左花蘋
(河南工業(yè)貿易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舞臺美術是一門空間的藝術,通過舞臺美術的布景能夠為整個表演藝術營造出表演所需要的各種藝術環(huán)境,提升舞蹈表演的效果。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先進技術被應用在了舞臺美術中,成為目前舞臺表演藝術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促進了舞臺表演藝術的進步和發(fā)展。
在舞蹈作品演繹的過程中,合理恰當的舞臺美術能夠很好地渲染舞臺作品的時間和地點,有效增強舞蹈作品的現(xiàn)場感染力,達到烘托情感和渲染氣氛的作用,提升觀眾對于舞臺表演的滿意度。在舞蹈作品的表演過程中,運用一定的舞臺美術知識是表演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同時舞臺作品表現(xiàn)形式和內容的不斷向前發(fā)展,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進舞臺美術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因此兩者有著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作用。
舞臺美術的應用是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創(chuàng)作和構思的,是人們進行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所以在舞蹈作品的創(chuàng)造過程中應當科學應用舞臺美術,這樣才能夠很好地提升舞蹈作品的表現(xiàn)效果。在實踐中要依據舞蹈所要表達的內容合理、恰當地使用美術技術,依據舞臺的美術的使用來對舞蹈的動作進行有效的編排,可以說舞蹈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舞臺美術的應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應當給予足夠的關注。比如在舞蹈《剪紙姑娘》中就成功的應用了舞臺美術。在服裝方面不僅僅成功應用了中國民間藝術剪紙的相關元素,而且還將服裝的正面和反面設計成了不同的風格,僅僅依靠服裝就能夠巧妙地塑造出剪裁人偶和剪紙姑娘兩種不同的形象。在開展舞蹈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編導也是依據這兩種風格迥異的服裝進行了不同舞蹈動作的設計。在演員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服裝上一正一反的舞蹈動作,好像是剪紙姑娘和自己手中人偶所進行的對話,人物也是在剪紙姑娘和人偶之間進行不斷切換表演,這使得兩種不同的形象達到了合二為一的效果,增強了舞蹈作品的表現(xiàn)效果。
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燈光的作用不僅僅是為演出區(qū)進行照明這么簡單,燈光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創(chuàng)造出動態(tài)的效果,對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進行烘托,有效推動舞蹈演出向前發(fā)展。通過應用燈光的不同亮度,能夠營造出不同的舞臺表演氛圍。比如群舞《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就選擇了很多比較新潮的燈光,在表演的過程中將演員的手套和頭飾刷上了熒光粉,同時關掉了其他的一些燈光,僅僅只是通過紫外線燈進行照射,這樣就可以通過演員手部的動作來進行舞蹈的展示。當演員的手掌張開的時候,就好像是一片一片舒張的花葉,最終通過手的動作去實現(xiàn)枝葉的卷曲。舞蹈美術的燈光應用很好地提升了舞蹈作品的藝術效果,促進了舞臺表演氛圍的提升,有助于觀眾更好地欣賞舞蹈作品。
舞臺布景的作用不僅僅是對空間進行恰當的營造,更多的是通過舞臺布景來進行傳情達意,達到對舞臺表演氛圍的渲染。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布景的使用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在舞劇中布景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對事情所發(fā)生的地點和時間進行交代。但是由于舞劇一般都存在著場次的區(qū)別,所以每一場表演的環(huán)境和地點也都會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布景也應當產生一定的變化,以適應舞臺作品故事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同時,因為舞劇中每個場次之間也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所以布景和布景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劇目中的布景則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劇目的時間往往比較短,也不太會產生地理位置的交換,所以布景一般不需要進行大量的轉換。但是我們應當看到不管是劇目還是舞劇作品,布景都起到了對空間進行營造的作用。如果在布景的過程中過分強調虛化,則很難配合舞蹈動作的敘事需要,使得觀眾很難理解;如果布景過于寫實,那么空間感則會比較局限。因此,在對舞臺作品進行布景的過程中,應當注重虛實的結合應用,以此來獲得比較合理的空間效果,促進舞臺作品表達效果的提升。
舞蹈《小城雨巷》的布景不僅僅是進行了平面的布景,同時還有著一定的立體功能。在女演員表演中轉身向后走去的同時,布景也慢慢打開了,另一個演員相對走來,兩位演員一正一反在青瓦墻背景中漫步,好像是走進了畫中,又好像是從畫中走出,這給觀眾營造出了十分美好的景象。在舞蹈《小城雨巷》中,演員一直都是以一種滿足的姿態(tài)在進行行走,布景相應地也進行著一定的移動,似乎女演員是走過了不同的巷子,但是如果在表演的過程中,布景沒有進行相應的移動,這將會使得舞臺作品所要營造的真實感和敘事性大打折扣,會影響到觀眾對于舞蹈作品本身的理解。由此可見,在舞蹈作品的表演過程中,布景的準確選擇不僅僅會影響到舞蹈作品的光彩問題,同時還會對整個作品的成敗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在實踐中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舞臺美術中的造型設計主要包含了服飾和化妝兩個方面。由于舞蹈的表演一般都強調表演的連續(xù)性和流動感,所以舞蹈服裝的面料一般都比較的漂移,色彩上也較為艷麗。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舞蹈的服裝雖然和生活的服裝有著一定的區(qū)別,但總的來講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大多數的舞蹈服裝都來源于生活服裝。民族性的服裝也是舞蹈服裝中比較多見的一種形式,主要的特點是保留了民族特有的一些風格,同時也結合了時代發(fā)展過程中的一些特點,使得舞蹈表演中的民族服裝更加具有美感。化妝和服裝的作用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主要是用來對人物進行表現(xiàn)。演員是舞蹈作用表演的核心,所以演員的服裝和妝容是了解和認識舞蹈作品最為直接的途徑。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人物個性的不同都能夠在化妝的過程中直接反映給觀眾。另外,化妝和服裝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使得服裝和舞蹈成為了一個緊密的整體,為促進舞蹈作品的效果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舞蹈作品《進城》中,演員的服裝就著力要表現(xiàn)出農民的形象,演員所穿的中山裝表達的是以前做的舍不得扔掉的一些舊的衣服。還有一些化肥袋以及編織袋等道具的應用,更是農民所慣用的一些工具。通過這些道具和造型的應用,深刻形象地刻畫了農民的形象,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農民的全貌。
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舞臺美術并不是舞蹈藝術的附屬品,也不僅僅是對舞臺進行渲染和美化的工具。舞臺美術不僅僅能夠運用在舞蹈作品呈現(xiàn)的過程中,同時在舞蹈作品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也能夠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舞臺美術應當被看作是舞蹈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構成部分,是除舞蹈演員之外另外一個對舞蹈的情感和內容進行表達的重要媒介。在舞蹈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表演過程中科學的應用舞臺美術,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金秋.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狀況及前沿[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2):3-7.
[2]周蓓.桃李芬芳,論舞英才——淺談舞蹈比賽選手應具備的素質[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3):80-83.
[3]王毅.綜合視野中的音樂與舞蹈觀照[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1):71 -76.
[4]王昕.淺析斯琴塔日哈蒙古族舞蹈教材的構建特征[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8(4):78-84.
[5]李蓉,王娟.論默斯·坎寧漢的“純舞蹈風格”[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11):320 -321.
[6]張敏.淺談舞蹈教育對青少年美育的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