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摘 要: 本文闡述了教授小學英語單詞的幾種教學方式,并結(jié)合實例說明了如何提高單詞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 小學英語 單詞教學 教學方法
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就是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單詞。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小學畢業(yè)時“學習有關本級(二級)話題范圍的600~700個單詞和50個左右的習慣用語”(教育部,2001)。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記單詞上,有的小學生一提起英語單詞,就感到很頭痛。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學起來不感到枯燥、乏味,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每個人的學習才能得以充分發(fā)揮。
一、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就是采用圖片、實物、玩具和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以及手勢、動作和表情而開展新詞教學的手段”(余德敏,2002)。直觀教學法里用得最多的是使用圖片和實物。
1.圖片演示
現(xiàn)用《牛津小學英語》教材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課文中有單詞圖片,在上課時教師出示圖片,學生便知其意,這樣認知起來更加簡單、更加難忘。比如在學習動物類單詞時出示相應的圖片,鮮亮的色彩、可愛的圖畫一下子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但如果每次講解單詞都是用圖片的話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疲勞感,會使學生感到厭煩,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尋找新的教學方法,
2.實物演示
和運用圖片教學單詞相比,學生更喜歡看到教師出示實物,因為實物較形象,學生能直接感知。如果把生活中的許多東西經(jīng)過精心準備搬進課堂,就為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埋下了伏筆。
比如在學習《牛津小學英語》3A的顏色類單詞時,可以利用學生衣服上的顏色進行教學,教師指著學生的衣服說顏色,學生跟讀的同時也會跟著教師指,這樣不僅能知道單詞的意思,還能活躍課堂氣氛。
但運用直觀教學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使用圖片和實物,教師應根據(jù)需要進行適當?shù)剡x擇。
二、游戲法
游戲一直是學生最鐘愛的學習方式。把單調(diào)、枯燥的單詞學習融入游戲中,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介詞類單詞的教學是比較枯燥的,教師就可以選用“猜物體在哪”這一游戲。比如新授完介詞in/on/near/beside/behind/under等詞后,教師可以問學生:“Where is the pencil Guess!”學生就會興趣濃厚,都想讓自己猜對,所以此時他們的注意力是集中的,會積極地回答:“Its in/on/near/beside/behind/ under...”這樣他們就能掌握這些介詞。
動作類單詞的游戲教學是最生動豐富的,因為它們完全可以與學生的肢體語言相聯(lián)系,讓學生既動嘴又動身,好玩又容易掌握單詞。常用的游戲有“聽口令做動作”、“做動作猜單詞”、“ COPY不走樣”、“超級模仿秀”等。在進行這方面的游戲時,恰當?shù)匾敫偁帣C制,能夠提高大家的注意力與進取心。
英語教學中的游戲形式有很多種,教師應選擇合適的游戲操練不同種類的單詞。
三、歌曲、兒歌鞏固法
歌曲是大多數(shù)小學生所喜歡的。因為他們能在歌聲中感受學習的輕松和愉快,所以教師可讓學生邊唱邊記,在愉悅的節(jié)奏中輕輕松松記單詞。《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在利用歌曲促進學生學習方面頗具特色。如在《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3 中,學生唱會了We can sing and dance,可用ski,skate,swim等動詞代替歌曲中的sing,dance等。這樣,在歌曲中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了動詞鞏固復習的任務。
兒歌具有趣味性強、節(jié)奏清晰和朗朗上口等特點。如果教師能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生的水平及學生的喜好等,選取或創(chuàng)作兒歌、小詩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單詞,學生就能很輕松地記住這些單詞。例如在《牛津小學英語》4A Unit4中,學生針對動詞詞組編了首簡單的兒歌:“jump,jump,I can jump;skate,skate,I can skate;swim,swim,I can swim; basketball,basketball,I can play basketball; football,football,I can play football.”雖然這首兒歌很簡單,但再配以動作的話,學生會說得興致勃勃。
四、滲透語音學習法
音、形、義是詞匯的三要素,語音學習能幫助學生學習和鞏固單詞?!霸谠~匯的音和形的教學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統(tǒng)一與結(jié)合,使學生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對應的一定的形聯(lián)系起來,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對應的一定的音聯(lián)系起來,并經(jīng)過反復練習,在大腦高級神經(jīng)活動系統(tǒng)中建立起牢固的條件聯(lián)系,其中包括各個具體的詞的音和形的聯(lián)系,以及一類又一類詞的音和形的模式。學生既能見形知音,又能因音而記形”(胡春洞,1990)。因此,教師在教學單詞時應滲透語音知識的教學。
音標教學單詞并不是把音標全部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拼讀,畢竟教學對象是小學生,他們在短時間內(nèi)掌握不了這么多的音素,學得太多,反而不容易接受,因此,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到新單詞時,要求學生不僅要看單詞的構(gòu)成,還要看它的音標,教師分別把單詞里每一個字母的發(fā)音告訴學生,并引導學生輔音和元音是可以拼讀的,讓學生試著自己拼讀。比如我在教授“computer”時,會設計這樣一個過程:ccc「k」「k」「k」,o發(fā)「E」,ppp「p」「p」「p」,u發(fā)「ju:」,er「E」, computer.慢慢地時間長了,學生不但掌握了二十六個字母的一般發(fā)音,甚至還自己摸索了一些簡單的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使學生既體驗到了成功,又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所以,教師在教學單詞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對單詞進行語音的分類,幫助學生記憶。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小學英語教師只有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明確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不斷尋找新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對單詞善學、會學、樂學,使英語學習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余德敏.探索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20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