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進玲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047-01
“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詞語是有溫度的,它源于教師教學的溫度。正如一位老師所說:“文字平鋪在紙上,既無色彩又無動感,可是經(jīng)過老師的一讀一點,文字便從紙上立了起來,學生便看到了生活的本來樣子——花兒開了,人物活了,海中涌動著波濤,風里鼓蕩著清香”。我們只要在個性張揚的生成性語文課堂中,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潛心會文,就一定能體驗語文閱讀的一路花香。
請看下面的片斷:
生:老師,香港明明是一座城市,也不是女的,文中為什么要用“她?
師:你的眼睛真厲害,連一個“她”字也被你捕捉到了。是不是作者太馬虎,寫錯字了呢?
生:哦,老師,我知道了,是因為香港太美了,所以作者要用這個“她”。
師:有道理。
生:老師,應該說,香港就像美女一樣美,所以作者要用描寫美女的“她”。
師:很好。你理解得更透徹了。
生:我認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作者太喜歡香港了,于是,就情不自禁地用了這個“她”。
生:對,我也同意這個觀點。作者用這個”她”,不僅讓我們感受到香港像美女一樣的美,也表達了作者對香港的喜愛之情。
師:的確,一個小小的“她”字,蘊含著非凡的意義,還寄托著作者的情感??梢娺@個“她”字用得多好。
生:老師,如果我們特別喜歡一種事物,想贊美它,能用這個“她”嗎?
師:當然可以。用這個“她”字,更能表達你對這種事物的欣賞。
生:老師,香港就像美女一樣美,這讓我想起才學過的蘇軾的一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師:你的想象力這么豐富,確實讓人驚嘆。不過,我們現(xiàn)在要贊美的是香港,不是西湖。再想想,看能不能把這句詩改得更合適一點。
生:我能改。“欲把香港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師:太棒了。你簡直成了小詩人了。那就讓我們一起用這句詩來贊美香港這顆璀璨的明珠吧!
(全班學生齊聲動情朗誦。)
教學中,我緊扣“香港位于祖國漫長海岸線的南端,她面積不大,卻是亞太地區(qū)的航運中心、貿(mào)易中心和金融中心,還是購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處?!敝械摹八弊?,依托課文整體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從自己的情感體驗中來感受“她”所蘊涵的深意,品味出了香港的美麗和繁華,領悟到了詞語的準確與精妙。
在這個片斷中,我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去讀,去想,去說,在品讀交流的過程中,香港的美麗、繁華已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腦海中。學生與教師、與文本融合在了一起。王崧舟老師曾說:“要把詞語還原成生活中的某個形象、某個場景、某個細節(jié),這樣一轉換,這個詞語就活了,就有了生命的氣息?!痹谡Z文教學中,只要我們摒棄課堂表面上的熱熱鬧鬧、花花綠綠,于平平淡淡中做好語文教學的本份,通過扎實、有效的語言品味,就能盡顯語文教學的本色,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溢著濃濃的語文味。
(責任編輯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