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那縣位于我國西藏山南地區(qū)的南端,與印度、不丹等國接壤,是西藏自治區(qū)的邊境縣之一。錯那因地勢北高南低,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卻只有18米,相對高差達7000多米。因此,在這里既可以看到雪光皚皚的雪峰、茂密的原始森林,也有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海、綠意融融的田園牧場、還有蜿蜒而下的河流。
錯那是六世達賴喇嘛洛桑仁青倉央嘉措的故里。根據(jù)古籍記載,倉央嘉措出生于門隅烏金林白卡爾宮(距達旺達約一小時騎馬路程)。在古藏語中,“門隅”被贊為“別隅吉穆炯”,意為“隱秘樂土”或者“隱秘樂園”,早在松贊干布時代就置于吐蕃王朝統(tǒng)治之下。以達旺為中心的廣大門隅地區(qū),從1951年以后被印度逐步蠶食、搶占。但在現(xiàn)今錯那縣境內,仍保留著許多倉央嘉措的故居及遺跡,流傳著眾多關于他的膾炙人口的故事及傳說。
錯那還被譽為“距離拉薩最近的森林氧吧”,錯那縣境內的勒布溝、浪坡溝,都是風景獨特的旅行目的地,那里氣候宜人、物種豐富、山川秀美、鳥語花香,四季常青。特別是勒布溝,還是我國西藏境內門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因其地形山高谷深,道路艱險,交通閉塞,與外界交往甚少,較好地保留著阿吉拉姆、拔羌姆、薩瑪酒歌等獨具一格的門巴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及木碗、竹編等手工技藝。
此外,錯那還有著千年生長歷史的曲卓木沙棘王林及地熱溫泉,“森木扎”朝佛圣地,以及以覺拉寺、扎洞寺、西午寺、卡達寺等為代表的多個教派的寺廟,可以說,這里是游覽和朝拜的圣地,是隱藏在藏南的“香巴拉”的隱秘、神圣的一角。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