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勇 張遠超 李太玉
高級別腦膠質瘤術后單純放療與同步放化療療效研究
張義勇 張遠超 李太玉
目的 探討高級別腦膠質瘤患者術后單純放療與同步放化療的療效。方法 本前瞻性研究共納入116例患者,均于術后證實高級別膠質瘤,分為單純放療組與同步放化療組,放療均行三維適形放療,總劑量60~64 Gy;同步放化療組同時給予替莫唑胺同步化療。結果 同步放化療組有效率優(yōu)于單純放療組,分別為72.4%和44.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步放化療組1、2年生存率分別為75.9%、65.5%,優(yōu)于單純放療組的51.7%、41.4%(P<0.05)。結論 高級別腦膠質瘤術后同步放化療治療更益于臨床。
腦膠質瘤;替莫唑胺;放療
腦膠質瘤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最常見的腫瘤,約占顱內(nèi)腫瘤50%左右,復發(fā)率高、生長快、浸潤廣泛且預后差,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與生活質量[1]。且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放化療相結合等治療方法,但腦膠質瘤的5年生存率仍約為40%以下[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高級別腦膠質瘤術后單純放療與同步放化療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前瞻性研究共納入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期間在山東省濟陽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16例腦膠質瘤患者,均經(jīng)術后病理證實為高級別腦膠質瘤[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分級III~IV 級]。年齡27~68歲,平均(46±3)歲。手術肉眼全切45例,肉眼殘留13例。KPS評分≥70分。患者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正常,術前均未行放化療。將患者均分為同步放化療組和單純放療組,各58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6MV-X線直線加速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3D-CRT),參考術前、術后有關影像學資料勾畫靶區(qū)[3]:即GTV:術前腫瘤病灶及水腫區(qū)域;CTV:GTV + 2.5~3.0 cm;PTV:CTV + 0.3~0.5 cm。在TPS上進行計劃設計,使95%等劑量曲線包PTV危及器官受量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放射劑量2 Gy/f,5 f/W。照射劑量達Dt 50 Gy/25 f后縮野,將CTV縮小至GTV + 1 cm,PTV外放同前(縮野后PTV稱為PTV2),PTV2劑量Dt 10-14 Gy/5-7f。共治療6~7周。同步放化療組患者放療同時口服替莫唑胺化療。放療第1天開始用藥,劑量為150 mg/(m2·d),連用5 d,4周為1個周期,共化療6個周期。兩組在治療期間,每周復查血常規(guī),并根據(jù)病情給予地塞米松、甘露醇降低顱內(nèi)壓等對癥治療。
1.3 療效評價 兩組患者在治療結束后,每隔3個月行強化MRI檢查,進行療效評價。根據(jù)(WHO)實體瘤評價標準[4]:完全緩解(CR):即腫瘤消失,持續(xù)至少4周;部分緩解(PR):即腫瘤縮小超過50%持續(xù)至少4周;穩(wěn)定(SD):即腫瘤縮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過25%,無新病灶出現(xiàn),維持4周以上;進展(PD):即腫瘤增大超過25%以上或出現(xiàn)新病灶。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后隨訪2年,對生存率進行比較分析。總有效率=(完全緩解例數(shù)+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使用卡方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分析率之間的差異,使用t檢驗比較兩組間均數(shù)的差異,Kaplan-Meier比較生存結果。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近期療效評價 同步放化療組和單純放療組有效率分別為72.4%和44.8%,同步放化療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放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2.1 遠期療效評價 同步放化療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別為75.9%、65.5%;單純放療組分別為51.7%、41.4%,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腦膠質瘤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常見的惡性腫瘤,手術切除為首選治療方式。但高級別腦膠質瘤具有浸潤性生長、易侵襲轉移的生物學特性,腫瘤和周圍組織分界不清,使手術不易完全切除,導致術后易復發(fā),降低生存率。故此,對于高級別膠質瘤,無論手術是否殘留,均應術后輔以放療[5]。特別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3D-CRT和IMRT,可以提高腫瘤殘留區(qū)域放療劑量,更有效的殺死殘留的腫瘤細胞,控制腫瘤的局部復發(fā),并且降低了正常腦組織的放射性損傷。雖然手術聯(lián)合放療可以提高療效,但5年生存率仍較低。研究表明[6],輔助化療使生存率提高6%。但傳統(tǒng)的化療藥物難以透過血腦屏障,療效欠佳。替莫唑胺(TMZ)是新一代烷化劑,分子量小,脂溶性好,容易透過血腦屏障,腦脊液濃度可達血漿濃度的30%~40%。研究表明,TMZ對腫瘤細胞分裂的各個時相,均有抑制作用[7]。此外,與放療同步應用,還可以提高殘留腫瘤細胞的放射敏感性,起到協(xié)同效應[8]。王小虎等[9]Mete分析研究顯示,TMZ聯(lián)合化療是目前高級別腦膠質瘤術后較為合理而有效的綜合治療手段。
總之,對于高級別腦膠質瘤患者,術后放療同步聯(lián)合TMZ化療,能夠降低局部復發(fā)率,提高生存率,更益于臨床。
[1] 朱廣迎,殷蔚伯.放射腫瘤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1:197-200.
[2] 章翔.神經(jīng)系統(tǒng)腫瘤學[M].北京:軍事醫(yī)學出版社,1999:6-22.
[3] 谷銑之.殷蔚伯腫瘤放射治療學[M].4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8:1123-1123.
[4] 孫燕.內(nèi)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528-529.
[5] 谷銑之,殷蔚伯.腫瘤放射治療學[M].4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8:1123-1123.
[6] 汪學樂,孫文艷.惡性膠質的綜合治療[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 2013,20(3):185-185.
[7] 胡江,潘軍,駱志國,等.腦膠質瘤術后調(diào)強放療聯(lián)合替莫唑胺化療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1):166-167.
[8] 梁永平,馬曉東,王宇博.高級別腦膠質瘤手術后聯(lián)合放化療療效觀察[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1,32(6):557-559.
[9] 王小虎,郭麗云,馬彬,等.放療聯(lián)合替莫唑胺治療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的mete分析[J].腫瘤,2010,30(12):1056-1064.
R742.8+9
A
1673-5846(2014)08-0208-02
山東省濟南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山東濟南 2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