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海
【摘要】當今社會需要未來建設者具有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才能適應這全新的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新作文就是一個啟迪新思想、新觀念的一種寫作方法。創(chuàng)新作文突出了一個“新”字。本文就作文如何創(chuàng)新談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創(chuàng)新作文思考立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066
創(chuàng)新就是有鮮明的獨特盼個性,就是鼓勵學生培養(yǎng)自己創(chuàng)造性思維,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見解新穎,不落俗套,要敢于打破作文中的條條框框,寫出個性,寫出靈氣,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下面就作文教學中的幾點體會談談寫作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立意新
“意”是文章的中心,是作者要表達的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是謀篇布局的依據(jù)。立意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文章的成敗。新穎別致的立意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輝,意蘊深刻雋永。要做到文章見解新穎,就要在“審題立意”上下功夫,其中“審”猶為重要。首先,對寫作中同一命題或同一材料要善于從不同角度來思考、來分析,找準題目或材料在不同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屬性,進而從多角度中選擇出最佳、最新角度以立意。如讓學生作這樣一道作文題:虹看到弧形的石橋,向它說:“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命比我長久?!笔瘶蚧卮穑骸澳隳菢用溃阍谌藗兊挠洃浿斜厝皇怯篮愕??!备鶕?jù)這則對話,自己立意,寫作文。從上面這則材料中可引導學生去體會虹和石橋的對話,就可從這幾個方面由淺入深地立意。①從情趣著眼:②從動機著眼;③從價值著眼;④從看待問題角度著眼。僅這四個立意,就可寫出見解不同的文章來。
又如,我曾讓學生作這樣一個話題作文:“我們的事業(yè)就像是一只船。
昨天建造船體,今天揮動雙槳,明天到達彼岸。
不必為自己出身太晚而感到遺憾。揮動雙槳工作不是同樣壯觀?
它是昨天的發(fā)展,明天的必然!”
要求學生根據(jù)上面的這首小詩,寫一篇議論文。
這首小詩的內(nèi)容含義比較明了,學生對這類材料也能較好地抓住其論證要點,一般來說,是不會偏題的。但越是這樣審題較容易的題,學生越是寫不出新意,這次作文,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情況,出現(xiàn)這幾個方面的立意:①認為應該以說明“昨天、今天、明天”的關系立意:②認為論證今天的事業(yè)比明天更加偉大;③認為應該從“不要只悔恨過去,抓住今天,也能成才?!碑斎灰陨蠋讉€方面的立意也能體現(xiàn)原材料的意見,但顯得太一般,如第①方面的立意是找不到詩的重點應在四、五句上。第②方面的立意,詩的全旨并不完全是從事業(yè)的偉大與否將今天和昨天進行比較。而第③個方面,顯得太個人化,格調較低了。
其實這詩的重點是四、五兩句,它鼓勵青年把握今天,積極投身到揮動雙槳的偉大事業(yè)中去,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八亲蛱斓陌l(fā)展,明天的必然”中的“它”指代“揮動雙槳的工作”,在這種前提下,強調了與“昨天”、“明天”的關系,這樣全面地分析小詩,立意就新,論證也會深入。其次,立意創(chuàng)新,還可運用逆向思維的方法。針對題目和材料可以從反面闡述自己的獨到見解。在選擇最佳最新角度時要避開人云亦云,力求作文立意的深刻與獨到,做到人無有我,人有我精的立意構思原則。如一作文題,大家普遍都立意為“取長補短”,你可選擇“揚長避短”;眾人都論“不進則退”,你可從辯證關系的角度立意論證“欲進先退”;別人都感慨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你又何不“學海無涯樂作舟”呢?
但是運用逆向思維一定要合理、正確、有充分的論據(jù),否則會造成觀點錯誤,“新”過了度也是不可取的?!耙狻奔热皇俏恼碌摹办`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文章的立意要靠材料來支撐。新鮮的材料能便形象地再現(xiàn)五光十色的社會,詮譯異彩紛呈的人生,雄辯不倒的真理。這里所說的材料出新,并非是學生去挖空心思奇思怪想,怪異并不是“新”。其實,說到底,中學生的作文材料大都不外乎是平常不過的人、事、景、物、理。要掌握好選材新穎這一尺度,除了平時對學生要求,其有意的觀察生活、理解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外,還要求學生廣博地閱讀、學習,善于廣泛地搜集和積累寫作的素材,我比較贊同讓學生廣讀各類散文,散文的內(nèi)容廣,表達的方式較靈活,所以我建議學生讀朱自清的、讀余秋雨的文章。那么落實到具體的寫作時,對所掌握的寫作材料,要做到巧取、精選。做到“以少勝多”,“以小見大”。在看似平常的材料中,發(fā)掘出新意。
二、深刻、豐富
作文審題正確,立意有新意,還得進一步靠深刻豐富的表達去體現(xiàn)。作文的深刻透徹是就作文的思想內(nèi)容而言,能認識水平高,一語中的,對待事物必須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闡述問題必須提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表明自己的觀點,必須是具有啟發(fā)作用。作文中的豐富就應是議論文體材料要豐富;記敘文,小說人物形象要豐滿,散文等創(chuàng)設的意境要深遠。而深刻的文章往往表現(xiàn)在較深的立意和完滿的內(nèi)容達到高度的統(tǒng)一,即見解富有深刻性,說理富有邏輯性思想具有哲理性。但學生大多數(shù)的作文在內(nèi)容深刻有力度這方面,是比較差的。特別是在議論文方面,學生的閱歷淺,再加上平時看的書少,議論文的論證往往是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上,就現(xiàn)象議現(xiàn)象,就一論一,就二論二,每次作文下來,全班幾乎一個觀點,一個調子。沒有幾個學生能深入地發(fā)掘問題的本質,引入更深一層含義的論證。而記敘文,卻又沒有豐富生動的形象,無外乎記父母、記老師、記同學,給人以似曾相識的感覺。對一事一人的記敘,敘完文章就完,缺少那種能深化主題,揭示人物性格的關鍵性的議論句式段,文章顯得蒼白無力。但這幾年的高考作文,從材料和話題來分析,符合寫議論文和散文文體的最多,所以在這幾個文體訓練中,我要求學生必須做到這幾點:①分析問題要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應在本質上挖掘提煉觀點和認識;②要用事理說話,擺事實講道理。說理要充分,分析耍全面,由小及大,由點及面,善于聯(lián)系、聯(lián)想,推而廣之;③注意適當引用名人名言來加強文章的厚重感和理性色彩。當然學生要寫出深刻的作文,是有一個過程的,除了理論性的東西,還要引導學生注重平時對生活中某些現(xiàn)象的思考,現(xiàn)實生活才是一本最好的作文指導書。
綜上所述,立意翻新離不開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創(chuàng)造性思維又是以其思維的敏捷性、廣闊性、深刻性,獨特性為特征的。學生如能在平時作文和考試中就題目加以深思。認真審題,即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原因到結果,由正面到反面,由表及里地加以思索,是不難寫出立意新巧內(nèi)容深刻的好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