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梁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沈陽110102)
大學籃球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系的研究
由世梁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沈陽110102)
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對大學籃球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情況進行調(diào)查,根據(jù)典型相關分析結果,建立籃球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沖突處理方式、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結果發(fā)現(xiàn):籃球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對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沖突處理方式、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均可有效解釋;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對于團隊凝聚力、滿意度也均可有效解釋;沖突處理方式對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均可有效解釋;滿意度也可有效解釋團隊凝聚力。而籃球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沖突處理方式、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間的結構方程模型,主要是通過運動員感知的非專制式的教練員領導行為的展現(xiàn),影響運動員對于“領導與團隊”的滿意度,進而影響團隊凝聚力達到最高。
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滿意度
長久以來,存在于組織中由個體的行為表現(xiàn)所形成的組織行為一直是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所熱衷研究的焦點。而在組織行為中除探究個人的行為外,群體行為如規(guī)范、角色、團隊建立及沖突等也是組織行為研究范疇所關切的重要議題之一。以往有關運動隊領導、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及成員滿意度的研究,在變量彼此間的關系上大多著重于單一變量間的關系或差異探討,少有完整的4個變量間相互影響關系的探討。其次,在統(tǒng)計方法的使用上也多以差異比較、相關分析或逐步回歸分析,探究變量間的關系、解釋力與預測力,而且均為一對一的關系或預測力的探討。然而,為了運動隊能有上佳表現(xiàn),身為運動隊領導者將不僅只是針對單一會影響運動隊的和諧、績效或表現(xiàn)的點予以有效控制與管理,必須是針對整個會影響團隊表現(xiàn)的環(huán)境予以掌控。以往研究表明,教練員領導行為對團隊沖突、運動員滿意度、團隊凝聚力都有影響力[1-5]。因此,為了更進一步理清4個變量間的先后發(fā)生順序,本研究以典型相關分析了解存在于教練員、團隊沖突、滿意度及團隊凝聚力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并嘗試以結構方程模型(SEM)了解各變量彼此間相互影響的先后次序關系,試圖由研究結果建立一套因果模型,為各運動隊的訓練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大學籃球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系為研究對象,對參加2013年第16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的1 274名在校大學生運動員進行調(diào)查,其中男798人,女476人,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22.1歲,運動年限3~12年,平均運動年限5.4年。
1.2 研究方法
1.2.1 心理測量法
采用自編的《大學籃球隊團隊內(nèi)部運作調(diào)查問卷》為測量工具,問卷由4個部分組成,即《教練員領導行為量表》、《團隊沖突量表》(包括沖突發(fā)生原因量表和沖突處理方式量表)、《團隊凝聚力量表》和《運動員滿意度量表》。其中,《教練員領導行為量表》是依據(jù)Chelladurai修正的多元化領導模式[6],經(jīng)過翻譯、修訂、實際施測與信效度檢驗后編制而成;《團隊沖突量表》采用Jehn設計和編制的包含9個項目的量表[7],其中4個項目為沖突發(fā)生的原因,5個項目為沖突處理的方式;《團隊凝聚力量表》源自Henry[8],《運動員滿意度量表》源自張力為[9],上述量表皆經(jīng)過大量驗證,具有較高的信效度。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使用SPSS for Windows 9.0,并以α=0.05為顯著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間的典型相關分析
2.1.1 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的典型相關分析
2.1.1.1 教練領導員行為與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1結果可知,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的典型關系,主要是由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層面中的“訓練與指導”“民主”“關懷”“獎勵”“專制”通過第1個典型因素,影響其“認知與價值觀”“資源與權力”“溝通與分工”“人格特質”等沖突發(fā)生原因。且由“訓練與指導”“民主”“關懷”“獎勵”“專制”通過第2個典型因素,影響其“資源與權力”。表明大學籃球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其解釋的總變異量(重疊百分比)為28%。值得一提的是,由第1組典型因素間的正負關系結構也可以清楚地看出,當教練員表現(xiàn)較多的專制行為時,團隊沖突發(fā)生的得分情況也相對提高,而當教練員非專制式領導行為得分降低時,其團隊沖突的得分則會增加。換言之,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傾向對于團隊沖突的發(fā)生扮演著重要的影響角色。
表1 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的典型相關分析
2.1.1.2 教練員領導行為與沖突處理方式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2結果可知,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沖突處理方式的典型關系,主要是教練員領導行為5個變量(訓練與指導、民主、關懷、獎勵、專制)通過第1個典型因素,影響其“合作”“順應”“妥協(xié)”等沖突處理方式。其次,“關懷”“專制”通過第2個典型因素,影響“退避”“競爭”。第三,“訓練與指導”“民主”“獎勵”“專制”則通過第3個典型因素,影響其“順應”“退避”“妥協(xié)”。也顯示大學籃球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沖突處理方式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其解釋總變異量為19.1%。
就各組典型因素內(nèi)部各變量間相互的關系而言,由第1組典型因素間正負號關系得知,當教練員表現(xiàn)較少的專制行為時,運動員在沖突處理方式的選擇上比較傾向采取積極性的沖突處理方式;其次,由第2組典型因素可以發(fā)現(xiàn),當教練員表現(xiàn)出較多專制行為時,運動員在沖突方式的選擇上比較傾向于采取競爭的方式處理;由第3組典型因素發(fā)現(xiàn),當教練員表現(xiàn)較少的關懷行為時,運動員在沖突處理方式的選擇上會較傾向于采取退避、非積極性的沖突處理方式。這一結果提示,當教練員表現(xiàn)出較為強勢的領導風格時,運動員的沖突處理方式也會相對地采取非積極性、抗爭性、破壞力較強的沖突處理方式;反之亦然。由此可見,教練員的領導風格與運動員在沖突處理方式的選擇上有確切的關系。
表2 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沖突處理方式的典型相關分析
2.1.1.3 教練員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3結果可知,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關系,主要是由教練員領導行為5個變量(訓練與指導、民主、關懷、獎勵、專制),通過第一組典型因素,影響其團隊凝聚力4個變量(團隊合作、人際親和、團隊適應、人際吸引),表明大學籃球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間有典型相關關系存在,其解釋總變異量為30.1%。
表3 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就各組典型因素內(nèi)部各變量間的關系而言,由第1組典型因素可以發(fā)現(xiàn),當運動員感知到教練員有高度的非專制式行為、低度的專制式行為時,其在團隊凝聚力各層面的得分情況也相對地提升。由此可知,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對于運動員團隊凝聚力確有其影響力存在。換言之,如要有效提升運動員的團隊凝聚力,有必要加強非專制式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表現(xiàn),反之對于會使團隊凝聚力降低的專制式教練員領導行為則有必要予以控制。
2.1.1.4 教練員領導行為與滿意度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4結果可知,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的典型關系,主要是由運動員感知的教練領導行為的訓練與指導、民主、關懷、獎勵、專制,通過第1個典型因素,影響滿意度的訓練與領導、團隊內(nèi)部、成績表現(xiàn);其次“訓練與領導”“專制”通過第2個典型因素,影響滿意度的“團隊內(nèi)部”“成績表現(xiàn)”;第三,“專制”通過第3個典型因素,影響滿意度的“團隊內(nèi)部”“成績表現(xiàn)”。此結果說明,教練員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間有典型相關關系存在,其總解釋變異量為36.4%。
表4 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員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的典型相關分析
就各組典型因素內(nèi)部各變量間的關系而言,由第1組典型因素可以發(fā)現(xiàn),當運動員感知到其教練員表現(xiàn)高非專制式、低專制式教練員領導行為時,運動員會有較高的滿意度;其次,由第2組典型因素中發(fā)現(xiàn),當運動員感知到教練員有訓練與指導和專制行為時,運動員在團隊內(nèi)部、成績表現(xiàn)維度上會有較高滿意度;第三,當運動員感知教練員較低專制行為時,運動員的團隊內(nèi)部滿意度會提升,反之對于成績表現(xiàn)的滿意度則會下降。這一結果提示,教練員領導風格對于運動員滿意度確有其影響力存在。以往研究[10]也支持運動員滿意度會影響成績表現(xiàn)的說法。換言之,大學籃球隊教練員有必要展現(xiàn)較多非專制式的領導行為,以增加運動員滿意度,進而提升成績表現(xiàn)。
2.1.2 團隊沖突對滿意度及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2.1.2.1 沖突發(fā)生原因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5結果可知,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關系,主要是由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4個變量(認知與價值觀、資源與權力、溝通與分工、人格特質)通過第1個典型因素,影響其團隊凝聚力四個變量(團隊合作、人際親和、團隊適應、人際吸引),其解釋變異量為15.5%。此結果說明,大學籃球運動員的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與團隊凝聚力間有典型相關關系存在,只不過其影響關系并不大。
對典型因素各變量間的關系而言,發(fā)現(xiàn)團隊沖突發(fā)生的得分情況越高,相對地在團隊凝聚力上的得分則會下降。結果顯示,團隊沖突原因的發(fā)生與團隊凝聚力的表現(xiàn)確有其關系存在,且是呈現(xiàn)負向的關系。換言之,當團隊沖突的情況越是嚴重時,會促使團隊凝聚力下降。
表5 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2.1.2.2 沖突發(fā)生原因與滿意度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6結果可知,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與運動員滿意度的典型關系,主要是由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4個變量(認知與價值觀、資源與權力、溝通與分工、人格特質),通過第1個典型因素,影響其運動員滿意度的2個變量(訓練與領導、團隊內(nèi)部);其次,“資源與權力”通過第2個典型因素,影響其“團隊內(nèi)部”與“成績表現(xiàn)”;第三,“認知與價值觀”“資源與權力”“溝通與分工”通過第3個典型因素,影響其“團隊內(nèi)部”及“成績表現(xiàn)”,其總解釋變異量為10.7%。此結果說明,大學籃球運動員的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與運動員滿意度間有典型相關關系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就各典型因素內(nèi)部各變量關系而言,第2組典型因素中,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的“資源與權力”的得分情況越高,其團隊內(nèi)部的滿意度則會降低。針對此結果,筆者認為,由于目前存在于團隊中的重要資源,例如:比賽機會、下場機率的匱乏與因某些成員的運動技術表現(xiàn)優(yōu)異伴隨而來的非合法權力的產(chǎn)生,因而引起的團隊內(nèi)成員間的沖突,相對地會引發(fā)球員對于團隊內(nèi)部較低的滿意度感受。
表6 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與滿意度的典型相關分析
2.1.2.3 沖突處理方式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7結果可知,沖突處理方式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關系,主要是由沖突處理方式的3個變量(合作、順應、妥協(xié)),通過第1個典型因素,影響其團隊凝聚力的4個變量(團隊合作、人際親和、團隊適應、人際吸引)。其次,沖突處理方式的“合作”與“競爭”則通過第2個典型因素,影響團隊凝聚力的“團隊合作”“團隊適應”“人際吸引”,其總解釋變異量為29.5%。此結果說明,大學籃球運動員的沖突處理方式與團隊凝聚力間有典型相關關系存在。
而就各典型因素內(nèi)部各變量關系而言,由第1與第2組典型因素可以發(fā)現(xiàn),當沖突處理方式越傾向于合作、順應、妥協(xié)等積極性的處理方式時,運動員的團隊凝聚力得分也相對地升高;而當運動員的沖突處理方式越傾向于消極的、破壞力較高的競爭方式處理沖突時,運動員的團隊凝聚力則會有降低的傾向。綜合上述發(fā)現(xiàn),可以清楚地了解到?jīng)_突的處理方式對于團隊凝聚力的高低,確有其影響力存在。
2.1.2.4 沖突處理方式與滿意度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8結果可知,沖突處理方式與運動員滿意度的典型關系,主要是由沖突處理方式的合作、順應、妥協(xié),通過第1個典型因素,影響滿意度的訓練與領導、團隊內(nèi)部滿意度。其次,沖突處理方式的合作、退避、競爭,通過第2個典型因素,影響其對于成績表現(xiàn)的滿意度,其總解釋變異量為19.5%。此結果說明,大學籃球運動員的沖突處理方式與運動員滿意度間有典型相關關系存在。
表7 沖突處理方式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表8 沖突處理方式與滿意度的典型相關分析
就各組典型因素內(nèi)部各變量關系而言,合作性、積極性的沖突處理方式會強化人際間互動的滿意度;反之,消極性、破壞性的沖突處理方式對于個人或團體的技術成績表現(xiàn)的滿意度有強化的功用,但對于因人際間互動而產(chǎn)生的滿意度則有削弱的現(xiàn)象,這應該與團隊中的代表該隊對外參賽的名額有限有關。一般而言,大學校隊中的運動員總人數(shù)遠多于實際上場的人數(shù),在名額有限的壓力下,運動員無不使出渾身解數(shù)以求爭取參賽權。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在爭取參賽權等有限資源的過程中,教練員如果無法制定一套有效的準則使大家信服,便很容易因此產(chǎn)生摩擦造成團隊成員間的不和。因此,當團隊面對沖突時,應強調(diào)積極性的沖突處理方式以強化團隊內(nèi)部人際互動的滿意度;同時,為強化其對于成績表現(xiàn)的滿意度,應謹慎使用競爭等消極性的沖突處理方式,必須盡量避免其對于團隊內(nèi)部人際互動上滿意度的降低。
2.1.3 滿意度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由表9結果可知,運動員滿意度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關系,主要是由運動員滿意度的訓練與領導、團隊內(nèi)部、成績表現(xiàn),通過第1個典型因素,影響團隊凝聚力的團隊合作、人際親和、團隊適應及人際吸引。其次,滿意度的“訓練與領導”“成績表現(xiàn)”通過第2個典型因素,影響團隊凝聚力的“人際吸引”,其總解釋變異量達44.7%。
此結果說明,大學籃球運動員的滿意度與團隊凝聚力間有典型關系存在。就各組典型因素內(nèi)部的各變量關系而言,當運動員的整體滿意度較高時,其團隊凝聚力也相對升高;其次,當運動員有較高的訓練與領導滿意度及較低的成績表現(xiàn)滿意度,其人際吸引的凝聚力會有降低的現(xiàn)象。這或許是因為運動員的成績表現(xiàn)較為突出,因而較容易使團隊成員接受、重視,也因此較容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由此可知,如要有效地提升團隊凝聚力,則必須建立一個健全、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強化運動員對于成績表現(xiàn)、團隊的人際互動關系上的滿意度,以促進團隊凝聚力的提升。
表9 滿意度與團隊凝聚力的典型相關分析
2.2 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2.2.1 教練員領導行為、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專制式教練員領導行為對于運動員“成績表現(xiàn)”的滿意度有直接影響力;反之,對于領導與團隊表現(xiàn)則無直接的影響力。其次,非專制的領導行為對于“領導與團隊”“成績表現(xiàn)”的滿意度均有直接的影響力。換言之,教練員領導行為對于運動員滿意度程度有其影響力存在。
2.2.2 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專制式教練員領導行為對于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消極性沖突處理方式有直接的影響力;反之,對于積極性的沖突處理方式則無直接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非專制式教練員領導行為對于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消極性沖突處理方式及積極性沖突處理方式均有直接的影響力。換言之,教練員領導行為確實有可能是團隊內(nèi)部沖突發(fā)生的導火線,同時其對于運動員的沖突處理方式的選擇也有其影響力。
2.2.3 團隊沖突、滿意度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研究發(fā)現(xiàn),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對于運動員滿意度有直接的影響力;反之,沖突處理方式對于運動員滿意度則無直接的影響力。換言之,如能有效地掌握團隊內(nèi)沖突的發(fā)生,將能提高運動員的滿意度。筆者認為,運動員在團隊中,對于沖突處理方式的選擇有時并非其“希望”的沖突處理方式,而是“習慣”的處理方式。因為考慮到團隊的整體性,因而迫于選擇對團隊最有利的方式處理沖突,時間一久便成為一種慣性;也因為是慣性所以便無滿意與不滿意的差別。換言之,沖突的發(fā)生原因與沖突處理方式對于運動員滿意度的影響力并不一致。
2.2.4 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滿意度、團隊凝聚力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由表10的整體模型適合度指標表可知,本研究的χ2最佳適合度(χ2/df)、模型比較適合度(CFI)、標準適合度指標(NFI)、根號平均平方余差(RMR)所得的數(shù)值而言,除標準適合度指標(NFI)略微低于最佳模型的標準之外,其余均達到模型的最佳適合度指標所要求的標準,因此本研究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運動員滿意度及團隊凝聚力的結構方程模型是可被接受的。
表10 運動員感知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滿意度及團隊凝聚力整體模型適合度指標
其次,由各變量間的結構系數(shù)得知,在教練員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力方面,專制式教練員領導行為對于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力(0.27)達顯著水平;其次,非專制式教練員領導行為對于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力(-0.13)未達顯著水平。另一方面,由運動員滿意度與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力分析得知,“領導與團隊”及“成績表現(xiàn)”滿意度對于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力(分別為1.03,0.25)均達顯著水平。換言之,教練員領導行為及運動員滿意度對于團隊凝聚力均具有直接的影響力。此外,由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教練員領導行為、運動員滿意度、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間的相互影響關系,主要是由非專制式的教練員領導行為通過運動員滿意度的“領導與團隊”(0.67)進而影響團隊凝聚力(1.03)的影響力會達到最大。換言之,教練員領導行為對于團隊凝聚力確有其關系存在,不過必須通過非專制式教練員領導行為對滿意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力達到最大。另一方面,研究結果顯示,專制式的領導行為雖對于團隊凝聚力的形成有影響力,但并非是其主要影響力(圖1)。
圖1 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滿意度、團隊凝聚力的結構方程模型圖
3.1 結論
1)通過典型相關分析得知,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團隊沖突、滿意度及團隊凝聚力間均具有典型相關關系。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對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沖突處理方式、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均可有效解釋;團隊沖突發(fā)生原因對于團隊凝聚力、滿意度也均可有效解釋;沖突處理方式對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均可有效解釋;滿意度也可有效解釋團隊凝聚力。
2)教練員領導行為、運動員滿意度、團隊沖突、團隊凝聚力間的相互影響關系主要是由非專制的教練員領導行為通過運動員滿意度的“領導與團隊”進而影響團隊凝聚力的影響力達到最大。另一方面,研究結果也顯示,專制式的領導行為雖對于團隊凝聚有影響力,但并非是其主要影響力,未來體育教練員要增強團隊凝聚力,必須采取非專制式的領導行為,以提升運動員的滿意度,進而增強團隊凝聚力。
3.2 建議
教練員應謹慎使用專制式的領導方式,以維持團隊內(nèi)部的和諧,提升團隊向心力。為避免因為過分強調(diào)運動員的成績表現(xiàn),而引起團隊內(nèi)部成員間的失和,教練員應以非專制式的領導風格為主,輔以低度的專制式領導風格,以強化整體的滿意度,凝聚團隊向心力,提升團隊績效。
[1]馮狄,朱紅偉.高校乒乓球隊教練員領導行為滿意度及影響因素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1):57-62.
[2]潘慧雯.大專院校運動員對教練領導行為與效能知覺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2.
[3]張如江.高?;@球教練員領導民主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分析研究——以第十二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湖北省預賽參賽隊為例[J].體育博覽,2011(19):53-54.
[4]張宏偉.教練員領導行為與運動團隊凝聚力關系的模型構建[D].重慶:西南大學,2009.
[5]焉石,糾延紅,楊俊.教練員領導行為對運動員信任、團隊效果的影響[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2(1):40-44.
[6]Chelladurai,P.Leadership[S].In R.N.Singer,M.Murphry&L.K.Tennant(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NY:Macmillan,2006.
[7]Jehn K.A Multi-method Examination of Benefits and Detriments of Intragroup Conflict[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5,40:256-282.
[8]Henry K.B.,Arrow H&Canny,B.A Tripartite Model of Group I-dentification:Theory and Measurement[J].Small Group Search,1999(10):558-581.
[9]張力為.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235-298.
[10]柴健.群體凝聚力、訓練比賽滿意感與比賽成績的相關研究[D].沈陽:沈陽體育學院,2011.
[11]任春剛,安輝,王亮.CUBA籃球教練員領導行為特征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4):114-117.
[12]程宏宇,王進,胡桂英.教練員領導行為與運動員競賽焦慮:運動自信的中介效應和認知風格的調(diào)節(jié)效應[J].體育科學,2013(12):29-38.
[13]于少勇.籃球運動員對球隊的信任與訓練比賽滿意度、團隊凝聚力的關系[J].體育科學2010(6):85-91.
[14]馬紅宇,王二平.凝聚力對教練員領導行為、運動員角色投入和運動員滿意度的中介作用[J].體育科學,2006(3):64-69.
[15]史為臨,季瀏.上海市學校籃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之間關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40-42.
責任編輯:喬艷春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sketball Coaches’Leadership,Team Conflict,Team Cohesion and Satisfaction
YOU Shiliang
(Sports Training School,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coaches’leadership,team conflict,team cohesion and satisfaction perceived by the basketball players,and constructed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of coaches’leadership,causes and solutions of team conflict,team cohesion and athletes’satisfac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aches’leadership could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team conflict,team cohesion and satisfaction.The causes of team conflict could also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team cohesion and satisfaction.Besides,the solutions of team conflict could effectively explain team cohesion and satisfaction as well.Satisfaction could also effectively explain team cohesion.However,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mong coaches’leadership perceived by the players,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team conflict,team cohesion and satisfaction mainly affected players’satisfaction to“l(fā)eader and team”,so as to reach themaximum influence on team cohesion,through coaches’nondespotic leadership perceived by players.
coach leadership behavior;team conflict;team cohesion;satisfaction
G8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0560(2014)04-0115-07
2014-06-05;
2014-07-12
由世梁(1973—),男,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