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萍
四年前,我接了二年級,從原班主任的話語里,我了解到班上有個叫樂樂的學生,每天都要家人陪同才來學校,到了教室門口,就一直哭鬧,不肯進教室,語、數成績都只有二十多分,平時總是沉默不語,很讓人頭疼。
果然,開學第二天,樂樂就一直坐在教室門口,哭鬧著不愿進教室。“你再不進去,媽媽就不要你了!”他媽媽無可奈何地喊著。
“樂樂,來,老師幫你拿書包,好不好?”我蹲下身子,輕輕地對他說?!安缓?!”樂樂沖著我大聲嚷著。
“老師,別理他,一年級的時候他就一直是這樣?!薄罢媸菋蓺?!”圍觀的孩子七嘴八舌地說。
我示意其他學生回教室讀書,暗自思考,學校就在村子里,樂樂的家離學校不過幾百米,他拒絕進教室,一定有原因。“樂樂不哭,你是個男子漢,男子漢就是很堅強的,對不?”聽了我的話,孩子哭聲變小了。這時,早讀課鈴聲響了,學校的紅領巾小組要來檢查衛(wèi)生了,教室門口的花圃里飄下了幾片黃樹葉?!皹窐?,做件好事,把那幾片樹葉撿進我們班的垃圾桶里,好嗎?”沒想到他一聽,就站了起來,撿起樹葉就進了教室,然后又走出來了。孩子是愛集體的!我心里一喜,摟住他的肩膀,對他說:“你為班級做了一件好事,你真能干!像個男子漢,快去上早讀課吧,不然會被記遲到的。”我的夸獎顯然讓孩子感到有些詫異,他的眼神變得柔和多了。他終于走進了教室,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在走廊上,我與他媽媽輕聲聊天,了解到:從學前班到一年級,孩子經歷了兩次肩骨瘤手術,而且還有復發(fā)的可能。孩子住院回家后,性格變得越來越怪,總賴在媽媽身邊。原來如此,怪不得這孩子身體那么瘦弱,心里那么沒有安全感呢!他多么需要我們的關愛和鼓勵啊!
樂樂的媽媽離開后,我走到講臺前,對全班學生說:“同學們,我們班有一個非常勇敢的好孩子,他經歷了兩次手術,可他依然那么堅強,照常來校學習。更可貴的是他很熱愛班集體,主動把掉下的樹葉撿進垃圾桶。他就是樂樂同學,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闭f著,我?guī)ь^鼓起掌來,教室里立即跟著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放學時,我走到樂樂身邊問他:“還要媽媽接送嗎?”“不知道?!蔽衣牭贸鰳窐吩捳Z里帶著友好。他背起書包,自己走了。
因為擔心這種現(xiàn)象會反復出現(xiàn),我急忙到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我似乎找到了問題的結癥,心理學上把孩子的這種行為叫兒童分離性焦慮癥,病因不一。我認為樂樂的病因不僅是受病痛折磨,家長常在孩子面前流露擔憂情緒也是一個重要的誘因,這種情緒感染了孩子,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
找到問題癥結所在,我告訴樂樂的媽媽: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總是嚇唬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擔憂。同時,我與樂樂談心:在學校,老師可以隨時幫助你。我還利用班會課給孩子們講述了張海迪、霍金、桑蘭等人的事跡,告訴孩子們病痛害怕堅強的人。
平時,我格外關注樂樂,每天上早讀課,我總不忘走到他身邊,聽他讀書,剛開始他總默不作聲,我就俯下身子輕輕問他:“會讀嗎?”令我欣慰的是,遇到不會讀的字,他開始愿意問我了。慢慢地,早讀課上,我聽到了樂樂的讀書聲。于是我表揚他:“我聽到了你的讀書聲,你有進步了。”我感覺到孩子似乎也很需要我的鼓勵,讀書越來越起勁。有一次語文課上,我讓孩子們朗讀,樂樂的小手舉了起來,我忍住心中的喜悅,很平靜地請他起來讀,盡管他的聲音很小,但等他一讀完,我就帶頭給了他一陣掌聲。
他的轉變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加強與鞏固的。有時他還會不交作業(yè),我趕緊找到他:“是忘記了還是不會做?”會做的,我讓他及時補好;不會的,就慢慢講解,直到他做完為止。我發(fā)現(xiàn),他的智力并不低。不知不覺中,他的作業(yè)竟不用催了。漸漸地,他開始有了笑容,下課也會與同學們一同玩游戲了。
轉眼一晃四年過去了,想不到樂樂的那一次“耍賴”竟然成為最后一次?,F(xiàn)在他成績優(yōu)秀,性格開朗,這兩個學期,還被同學推選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同學們早已忘記了他當初的不一樣,我也早就不用再為他擔心了?,F(xiàn)在,每當遇到表現(xiàn)異常的孩子,我總是抱著期待,始終堅定地相信,只要哪天能接近孩子的心靈,得到孩子的信任,一切都會有轉機。
(責編 秦越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