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作者簡介:屈紅煊,女,河南省三門峽市衛(wèi)生學校講師,1990年起從事基礎醫(yī)學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基礎藥理學、臨床藥理研究和教學。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單一、刻板、教條主義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逐漸轉向多層次、生動、靈活的多元化教學模式,重應用、重技能、重綜合素質的教學理念已經成為當今我國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的關注點和切入點。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藥理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模式;協(xié)調發(fā)展;藥理學教學
所謂多元化教學模式,是指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情境,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法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將師生、生生互動有機結合,以達到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
筆者結合多年的藥劑專業(yè)藥理學教學經驗,談談多元化教學模式在藥理學教學中的運用。
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問題導向教學法,是將理論知識與臨床案例緊密聯系的有效教學方式。案例教學可以使復雜抽象的內容感性化,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例如,在講解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時,引入感冒發(fā)熱的病例——一18歲的男性患者,高熱39℃,渾身酸痛、頭痛乏力,素有胃炎病史。由該案例引出兩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①對此患者我們應選用什么藥物來退熱?②如何指導患者安全用藥?在該法的實踐過程中,借助真實案例所提供的問題,營造仿真的問題學習情境,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引發(fā)學生思考,使學生的思維方向直指新知識。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的欲望,而且可讓以學生養(yǎng)成善思多辨的習慣。
2情景模擬法
情景模擬法是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從社會現實中提煉、創(chuàng)設情景,并讓學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擬情景任務,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以降血糖藥物教學為例,教學安排情景模擬是l型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劇情的編排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完成,學生們邊欣賞由自己編排表演的生動鮮活的模擬情景,邊進行糾錯練習。整個教學過程“活”而“動”,顯得寬松、和諧、愉快,生生互動中既檢驗了他們對重要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又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能力。情景模擬法把直觀、形象、生動的知識表現和豐富、深刻、具體的實踐鍛煉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主體意識,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接軌,素質教育與社會需要、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3比較法
把比較法引入藥理學理論課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歸納、概括能力。在比較法中常將需要比較的內容制成表格形式,列出要點,加以歸納串聯。這樣不但方便記憶,而且有益于訓練思維。例如,學習抗消化性潰瘍藥時,將各類藥物的代表藥、作用方式、臨床應用和不良反應等進行列表比較,各類藥物的特點一目了然,可使學生對其有一個全面、準確的掌握。
4小組自學討論法
在專業(yè)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不同知識層次的學生,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問題,采取小組自學討論的方法,強化理論知識的傳授。例如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將藥理學必須掌握和熟悉的內容,以疑問式、選擇式、圖形式、總結式、列表比較式、病案式、處方式編寫出藥理學總論部分,列出神經系統(tǒng)藥,心血管系統(tǒng)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血液、消化、呼吸系統(tǒng)藥,化療藥物四大板塊,根據各板塊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討論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組成興趣學習小組,并以討論題為藍本,開展主動學習活動,相互討論、自我設疑、互相解答。然后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思考、邏輯推理,講透重點、難點、疑點,并在與臨床聯系的基礎上,總結出若干順口溜。如用“一個受體(阻斷M受體),兩塊肌肉(虹膜括約肌及睫狀?。齻€效應(擴大瞳孔、升高眼內壓、調節(jié)麻痹),四種用途(檢查眼底、驗光配眼鏡、治療虹膜睫狀體炎、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眼部癥狀)”的順口溜,強化學生掌握阿托品對眼睛的作用與用途。用“四抗一血一中樞,皮質激素作用廣(指抗炎、抗毒、抗免疫、抗休克,對血液系統(tǒng)和造血系統(tǒng)的影響,興奮中樞及降低體溫調節(jié)中樞對致熱源的敏感性)”的順口溜,加深學生對糖皮質激素作用、用途的記憶。
5實驗教學法
實驗教學是通過學習小組共同完成實驗操作、實驗現象觀察、實驗結果的分析處理、得出實驗結論等的一種學習方法,可加強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及記憶,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影響藥物作用因素”時,首先讓學生觀察一組現場實驗:取2只家兔分別耳緣靜脈注射與肌肉注射同等劑量的戊巴比妥鈉,要求學生觀察結果并分析其異同。學生在這種直觀而又新鮮的方法面前,學習興趣極濃,頻頻提問,各抒己見。教師要抓住這一有利形勢,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維,不失時機地將巴比妥類藥物的作用及臨床應用、給藥途徑對藥物吸收過程的影響、臨床休克患者的給藥方法等重要內容傳授給學生。如此一來,課堂生動活潑、趣味橫生,學生學得輕松,教師講得自如,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理解力、記憶力及邏輯推理均得到培養(yǎng)。
6調查實踐法
在指導學習藥理學中“藥物的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內容時,為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我們從做社會調查入手,發(fā)動學生到各級醫(yī)院收集一些因處方用藥及配伍不合理造成患者身體損害和精神損害的資料。資料表明,門診處方一張用藥4~5種約為20%,6種以上占7%左右,最多達13種藥物,住院病歷中患者一日用藥品種最高達27種,且不合理用藥處方占總處方數的14%。如此紊亂的用藥情況,給患者造成的身體上、經濟上的損害使學生震驚,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渴望掌握知識、學到真正本領的熱情。此時,教師從分析這些資料入手,將藥物相互影響、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導致影響血藥濃度高低,藥理作用的相互增強或抵消,藥物混合后外觀變化及潛在改變等知識傳授給學生,可起到純理論教學無法達到的效果。
7多媒體教學
現代網絡多媒體技術融聲、形、貌為一體,把枯燥、瑣碎的專業(yè)課變得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向學生播放藥理實驗影片和用藥案例,介紹實用的藥學網站及藥學資料查詢知識,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提高了教學效率,有事半功倍之效。
教學是一門藝術,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是教學的根本。在醫(yī)學教育教學實踐中,更新觀念,擯棄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法,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藥理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及團隊協(xié)作等多重能力。
參考文獻:
[1]崔忠生,李慶華.新形勢下的藥理學教學改革探討[J].河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6,23(1):66—67.
[2]郭素華,王二麗,陳美燕.藥學專業(yè)工學綜合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0,18(7):606—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