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
【內容摘要】在生物學科上,人文精神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初中生物 人文精神 培養(yǎng)
初中生物教學與我們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和大自然接觸??萍及l(fā)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物質文明也在不斷進步,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只有科技進步和物質文明的發(fā)展,沒有人文精神的進步,人類面臨的將是災難。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學校的教育也要進行改革,在生物學科上,人文精神的滲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初中生物中,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對怎樣培養(yǎng)初中生的人文精神進行了探究,并進行簡單的闡述。
一、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對于剛剛步入初中學生來說,初中生物是一門非常陌生的學科,他們的主觀意識里面還停留在小學階段,他們對自然界、對社會和周圍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認識與看法。就此來說,教師在給學生傳授新知識的時候,需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感悟、認識作為學習生物的基礎,借助投影、錄像等教學手段,通過講述生動形象的故事,將學生們引入課堂,使學生把課堂知識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更加深刻感受學習的樂趣。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是讓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從而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例如,在“認識生物的多樣性”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ppt課件展示一些學生十分熟悉的大陸、水資源、稀有動物,由此來引導學生親身感受大自然中動物與我們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微妙的適應關系和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之美,還可以通過演示大陸上的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動物ppt課件,如緬甸大象、中國熊貓、孔雀等等,甚至還可以是我國古老神話傳說中的鳳凰、龍、麒麟等,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的思維突破原有的地域、時空、環(huán)境,更廣泛地感受大自然生物界中豐富多彩的面貌,領略從古到今人們對生物界的各種認知。
二、關注社會動態(tài),關注未來
當今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已經(jīng)深刻地影響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關注社會發(fā)展、關注社會動態(tài)對學習生物知識非常重要,也可以說是學習生物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在當前的教學中,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都真切指出了科學與社會的相互聯(lián)系,并且設置了專門的欄目,要求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動態(tài)發(fā)展,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未來的生活中去。
例如,初中教材中有一課時講到“細菌”,在教材中,主要針對的是“細菌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相應的案例就是“烤雞翅毒倒一家人”,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的時候一定要結合實際,為什么烤雞翅會毒倒一家人呢?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地分析問題并認識到其中的重要性,學生也可以就“細菌、真菌與食品的保存”結合現(xiàn)實生活進行思考。
三、關心身邊的人,共同進步
在學習生活中,比較重要的是與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關系,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作都幾乎不可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所以說在生物學習中也是如此。所以,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合作精神。但是,我們實際面臨的問題卻是,由于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較多,并且在家中是中心,所以心中有一定的優(yōu)越感,內心比較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這些和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性人才是十分不相符合的。正因如此,教師就要在教學中找到突破口,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幫助他們在學習中共同進步。在獨生子女較多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學會與他們溝通,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告訴他們在學習中,并不是一個人就可以獨自完成學習任務的,特別是在生物學科中是最需要團結意識的,只有與他人協(xié)作,才有可能完成學習任務。我們也要抓住獨生子女的特點,他們渴望與別人交流,渴望獲取知識,同時教會他們如何去應對壓力,如何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在觀察家兔的成長過程一課期間,讓學生們輪流將小兔子帶回家飼養(yǎng),這樣可以既增加讓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們分為多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小組成員之間能夠形成更加協(xié)調的關系,可以共同進步。學生們只有學會了關心他人,與他人共同進步,才能將課本知識學習得更加牢固。
總之,在初中生物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至關總要的,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開發(fā)與課程有關的人文精神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學習課堂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處理好自然、社會、他人之間的關系。學生要把生物學科中的書本知識和生活中的實際相結合,要時刻關注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動態(tài),讓學生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與世界溝通,學以致用,使學生主動關注社會的變化,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樓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