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衍宗
(福建省武夷山實驗小學,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化靜為動 繪聲繪色
——看圖習作指導的實踐與探討
周衍宗
(福建省武夷山實驗小學,福建 武夷山 354300)
看圖習作是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思維、邏輯想象和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的重要平臺和訓練方式,但也是當前習作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難點,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內(nèi)容空洞,脫離生活,缺乏生命活力;學生容易把圖片看成靜止、黑白、單一的畫面;缺乏適當?shù)南胂蠛蜐櫳磉_沒個性。本文謹以人教版第八冊第四單元習作《照片背后的故事》為例,交流分享在看圖作文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找景物、說特點、猜聲音、做表演、談感想、編故事,巧借眼前的實物照片,調(diào)取學生的生活體驗,在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理解、想象、思維上下足功夫,讓學生消除對作文的畏懼感,流暢寫出所見、所聞、所想、所感。
看圖習作;指導實踐;探討
1.觀察畫景,不留盲區(qū)。這是正確理解和表達圖意的關(guān)鍵一步。上課伊始,我用課件出示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南站的老照片。請同學們擦亮雙眼,仔細觀察,圖上有什么?同學們紛紛舉手說:一片廢墟、滾滾的硝煙、被積壓的軌道、破爛的天橋、倒塌的建筑、凌亂的垃圾、可憐的孩子、破爛的衣服、紅紅的血跡、行駛的火車、底矮簡陋的樓房、死氣沉沉的火車站、高高的煙囟、搖搖欲墜的電線桿……
2.觀察描繪,初解圖意。等到學生把車站的景物說得比較全面,我便引導孩子描述照片中的特定景物。學生1:建筑物一座一座地倒塌了,到處都是碎片,到處都是倒下的樹木,到處都是彈片,車站前的天橋搖搖欲墜。學生2:他身上穿著一件破破爛爛的衣服和一條打滿補丁的褲子,血跡斑斑的臉上充滿著恐懼,充滿了孤獨。學生3:熊熊大火燃燒著火車站,連站臺也倒塌了,硝煙彌漫在火車站……等到學生把照片中的特定景物基本描繪后,圖意的概括就水到渠成了: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站被日本侵略軍轟炸,這里面目全非,一個孩子在廢墟中等待別人的搭救。
1.競猜聲音,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說完圖意,我隨即引導學生:既然是戰(zhàn)爭的場景,這里又是火車站,肯定有許多聲音,猜猜,會有什么聲音?學生的想象極其豐富,紛紛舉手說:哭喊聲、轟炸聲、倒塌聲、機鳴聲、槍聲、爆裂聲……我邊聽邊判斷,邊讓說對的同學把詞語板書在黑板上相應的方框內(nèi)。
2.情境表演,喚起體驗。無論是單獨的漫畫、照片,還是連環(huán)畫、多幅照片的內(nèi)容。情境表演是學生非常喜愛的課堂活動。用得適當,容易引領(lǐng)學生很好地投入教學情境,為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任選黑板上的一兩個詞自編自演。小組1表演:孩子心裂肺地呼喚:“爸爸——媽媽——你們在哪里呀!爸爸——媽媽——你們在哪里呀!”小組2表演:有一位媽媽在廢墟里醒來,她看到自己的女兒躺在廢墟里一動不動的,她不顧一切地跑向自己的女兒,哭喊著,媽媽頭上的鮮血順著發(fā)絲稠稠地流到臉上,把發(fā)絲粘成團塊,她卻渾然不知,一遍一遍地呼喚著自己女兒的名字……小組3表演:偶爾傳來幾聲烏鴉的啼叫聲!風兒呼呼地刮著,馬路上破爛不已的天橋碎片時時傳來撕裂聲和碰撞聲,天空似乎傳來了鬼子的歡笑聲:東亞病夫!哈哈哈……看見學生入情入境,我接著特別選擇了哭喊聲、呻吟聲、叫罵聲讓學生表演,把現(xiàn)場情緒明顯調(diào)動起來,也為學生特寫細節(jié)做材料、語言上的鋪墊準備。
3.暢談感想,感悟抒情。經(jīng)過充分的想象、表演、交流,學生的情感不再平靜了,而是百感交集?!墩撜Z·述而》指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边@時,可是趁熱打鐵讓學生說出內(nèi)心的感受的最佳時機了。我滿懷深沉地遞話筒給學生。學生1說: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學生2說:救救孩子們吧,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學生3說:我真痛恨日本侵略者。他們毀掉了多少個幸福的家庭,讓多少個母親失去了孩子,使多少建筑毀于炮彈之中!我們一定要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還有的說:我的心沉痛極了,在沉痛中情不自禁地吶喊:和平!和平!和平!……至此,照片的內(nèi)容與主旨已基本呈現(xiàn),剩下的是學生自編故事情節(jié)的事了。
為了使照片中的故事能合理地展示出來,除了橫向的想象外,還需要縱向的想象,即梳理出轟炸前、轟炸時、轟炸后的情景。我引導學生想象,把板書中的聲音、景物,與相應時間段對應起來,動筆練習寫事情經(jīng)過的片段。過了10分鐘左右,學生紛紛舉手示意?,F(xiàn)摘兩個學生寫的片段:
學生1寫道:“嗡——鬼子的轟炸機來啦!快躲!——”隨著一聲大叫,火車站上的人們驚慌失措,有的在逃跑,有的在喊些什么,還有的被嚇得呆在原地一動不動。突然,傳來一陣炸彈掉落的聲音,數(shù)十枚炸彈一瞬間掉落下來。不一會兒,火車站就面目全非,有的人從廢墟里掙扎著爬出來,有的人在喊“救命?。【让。 庇械娜艘呀?jīng)奄奄一息,連求救聲也喊不出來……美麗的火車站一下子變得面目全非,天橋和站臺上到處是尸體,軌道上的火車成了一堆廢鐵……熊熊大火燃燒著火車站,連站臺也倒塌了,硝煙彌漫在火車站,不時從天上掉下來一塊水泥塊或鋼筋,整個火車站成了人間地獄。學生2寫道:1937年8月28日,上?;疖嚹险镜那宄浚蛔ㄖ锷势G麗,一列列火車像一條條龍似的,車站里人山人海,很是熱鬧。突然,雷鳴般的一聲巨響,人群立刻亂成一鍋粥,有的被炸死了,有的在亂叫,有的在哭喊,有的在呼號,還有的驚慌失措,這真是慘不忍睹啊!有一位媽媽在廢墟里醒來,她看到自己的女兒躺在廢墟里一動不動的,她不顧一切地跑向自己的女兒,哭喊著,媽媽頭上的鮮血順著發(fā)絲稠稠地流到臉上,伸手擦拭,即刻染紅了她的手指,纏在頭里的血卻很快就凝結(jié)了,把發(fā)絲粘成團塊,她卻渾然不知,一遍一遍地呼喚著自己女兒的名字……學生3寫道:這本是繁華、喧鬧的地方,人們在候車室送別朋友、告別親人,希望早一點逃脫這片籠罩著戰(zhàn)爭陰霾的故鄉(xiāng)。安妮的爸爸媽媽正準備帶著她從混亂的上海逃到美麗的香港,他們迅速地躲著從天而降的炮彈。越來越多的炮彈從天而降,火車繼續(xù)火速地走著。突然,火車停了下來,因為前面的路被炸壞了。小安妮的爸爸媽媽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就用最后一口氣把小安妮推上火車,日軍看小安妮等旅客上了車,馬上把飛機升上天,把一個個炮彈發(fā)射到火車上,火車頓時爆炸了,小安妮從火車上滾出來,頭和身上都血淋淋的。
寫本照片的故事,是對本單元“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主題的鞏固提升,是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綜合實踐,更重要的是通過寫本張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日常學習中,常常會遇到根據(jù)漫畫、照片等看圖作文,就可以學習利用找景物、說特點、猜聲音、做表演、談感想、憶生活、理順序、編故事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良好習慣。因為有了前面的實踐,學生很輕松地總結(jié)出看圖(照片)作文的常用方法。
1.巧擬標題。常言道:種好一年谷,題好一半文。作文宛如人的眼睛,擬一個好題目是寫好作文的關(guān)鍵一步。學生有了前面的教學活動為積淀,擬的題目就很漂亮了,黑板上展示的有:“恐怖的8月28日”、“可憐的孩子”、“欺人太甚”、“硝煙中的火車站”、“奄奄一息的孩子”、“廢墟中的孩子”、“?。∩?、“???戰(zhàn)爭!”、“恐怖的戰(zhàn)爭”、“No,不要戰(zhàn)爭”、“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和平!和平!和平!”、“廢墟中的火車站”、“戰(zhàn)爭的喪鐘”、“喪鐘為誰響起”、“一個傷心的故事”、“戰(zhàn)爭真可怕”、“無家可歸的孩子”、“救救孩子”……個個鮮活亮麗,充滿情感,新穎簡潔,緊扣主題。
2.連綴分享。從交流的優(yōu)秀題目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為已所用,根據(jù)照片畫面對轟炸前、轟炸時、轟炸后的情景片段描寫進行補充,加上開頭與結(jié)尾,有感受的適當寫一點,一篇像樣的看圖作文就出爐了。
總之,看圖作文的教學,一定要巧借眼前的圖片(照片),調(diào)取學生的生活體驗,在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觀察、理解、想象上下足功夫,讓學生對作文沒有畏懼感,好像在說一個自己剛剛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一樣,在看、說、猜、找、想、做、編等一系環(huán)節(jié)的實踐中,發(fā)展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創(chuàng)造力,這是看圖(照片)作文教學的根本之所在。
G623.2
A
1674-9324(2014)27-0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