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
摘要: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是我們教師刻不容緩的事情,這樣就要想辦法提高他們的思想觀念,提高思想認識,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我們要做到用心與心進行交流,賞識與激勵學困生,幫助學困生確立明確的進取目標,激發(fā)學困生進取心 ,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習慣,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轉化學困生,學困生,賞識鼓勵
【中圖分類號】G420
前言:
作為班主任以及教師的我們常常會碰到學困生,學困生是指那些暫時學習能力比較差、課堂上表現(xiàn)積極性不夠、學習成績還需提高的學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學困生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教師天天辛辛苦苦備課、做課件等,然后把自己的杰作一口一口地喂給了每個孩子,也不問問孩子的胃口如何,直到孩子們真的吃膩了,孩子就會悄悄的把老師精心做出來的“飯”扔掉,時間久了,孩子的知識鏈里出現(xiàn)了無數(shù)處斷裂,孩子就會放棄學習,所以就會出現(xiàn)學困生,而且他們成了班級家庭特別關注的對象。這樣的現(xiàn)象關系著一個學生的前途和未來命運,還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一個班集體的榮辱和社會風氣。因此做好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是我們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刻不容緩的事情,這樣就要想辦法提高他們的思想觀念,提高思想認識,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社會中每一個成員都是為社會進步、民族富強做貢獻的一部分。下面我談談如何進行轉化學困生。
一、 用心與心進行交流。
要想讓學困生轉化成優(yōu)等生,我們首先要分析他們的特點:學困生學習的主動性差、獨立性差;對作業(yè)的態(tài)度也是表面應付、不認真完成;上課不認真聽講、愛搗亂,最終導致學習成績差。我們要學會用心去感化他們,平常多與他們溝通,不能歧視他們,最好讓全班同學都能團結起來幫助他們,善待他們,鼓勵其多多參加集體活動,做他們的好朋友樂于傾聽他們的意見,這樣才能讓學困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他們會慢慢的融入到班級這個大家庭中,積極學習。
二、賞識與激勵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作為老師我們要幫助學困生發(fā)揮自身的長處,規(guī)避短處,給他們足夠的自信去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點,挖掘潛在的特性,控制那些消極的因素,這樣才能徹底轉化學困生,提高教學質量,實現(xiàn)教育的真諦。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是人材。因此我們作為教師要做到以下 幾點:
第一、要確立學困生也能成材的信念,去賞識鼓勵他們多給他們一些學困生成為名人的故事,利用榜樣的力量去鼓勵他們。
第二、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身上的積極因素,用賞識激勵的教學方法,努力尋找學困生可賞識、可激勵之處。
第三、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身的積極因素,用嘗試激勵的教學方法,努力尋找學困生可嘗試可激勵之處。
第四、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點滴進步,去賞識激勵。
學困生的進步可能是點滴的,在轉化過程中,不可能以大多數(shù)同學的理想目標作為后進生的標準,而應以學困生的自身發(fā)展為基礎,要注意同層次學生的對比,而不是和其他優(yōu)生對比。
第五、抓學困生,要反復抓,抓反復,不斷賞識,不斷激勵。
學困生有動蕩的心理特征。其“通病”就是在前進中容易出現(xiàn)反復,對此教師要深入了解學困生在想什么,想做什么,愛好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數(shù)、胸中有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后進生的進步。
第六,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上課提問、作業(yè)適時表揚。如我常提問學困生,問題有層次性,而且簡單,讓學困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對學困生常常用“有進步”、“進步快”、等鼓勵性的語言。使學困生在潛移默化中修正了自己,升華了自己,使他們逐步由后進變?yōu)橄冗M,由反復無常變得有定向、有規(guī)則。這就是鼓勵帶來的教學效果。
三、?幫助學困生確立明確的進取目標,激發(fā)學困生進取心
班主任要多和學困生講一些生活問題,社會問題,告訴學生在今天沒有知識就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學習知識的必要性以及掌握文化專業(yè)知識的重要性,對學困生進行前途理想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進取目標和遠大理想。不僅要有遠大目標,更要有小目標,因為最近目標更容易讓學生實現(xiàn),最近目標的驗證不能超過兩個月。只要有了奮斗目標和遠大理想,就具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了動力才有目標,才會調動主觀能動性。精心組織學生設計,學生有趣味的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自覺地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質的飛躍,特別是學困生,感到學習是快樂的事,愉快的事;
四、培養(yǎng)學困生學習習慣,激發(fā)學困生學習興趣
對于學困生,我們要對他們多加關注,尊重他們。教師心中有他,他心中才會有老師,師生感情的一致性,會引起信息的共振,此時學生的接受能力最強,教學效果最佳。
更重要的是教給這些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要有不恥下問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有不懂的問題要及時問,不要有知識斷裂的現(xiàn)象,更不用說有不懂的地方還在自己磨蹭,最后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指導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善于靈活應用各種方法去學習的能力,作業(yè)一般要面批,指導他們?yōu)槭裁村e,學困生的學習能力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見效的,而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應該認真指導,課下耐心輔導。指導他們合理安排時間,讓他們懂的所學知識,從而使他們慢慢地對學習產生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思維,不斷地展示自己,優(yōu)化自己,發(fā)展自己、提高自己,這樣就能逐漸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當然,學困生想“一口吃個胖子”也是不可能的,他們開始會不停的反復進退,作為班主任,我們就要堅持教導,不斷鼓勵,在學困生身上多花時間,不能放過任何可以提高成績的機會。
以上是我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每一處都在班級管理和教學中實踐過。結果證明,學困生之所以困,“優(yōu)秀生”之所以優(yōu),關鍵是學習習慣和方法上的差和優(yōu)。“學困生”要轉化為“優(yōu)秀生”,關鍵是要提高思想認識,轉變學習習慣,掌握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格,習慣,智力的差異,是我們管理和教學中要了解與掌握的。教授知識不但要講究“因材施教”,而且也要講究“量體裁衣”學無定法,卻也不可無法。同時,班主任要與任課老師、同學、家庭相互協(xié)作形成教育合力,增加學困生受教育的時機,從而加快學困生的轉化。讓我們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熱愛之情,使每一位學困生都能在師長的關愛中健康成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