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量
摘 要: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有客觀方面的也有主觀方面的,這些因素對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制約作用。這些因素具體包括教師的素質及數量、學校中硬件的配備情況、學生體育意識的高低、傳統(tǒng)習慣及地區(qū)差異等。針對諸多因素,總結在農村體育教學的開展上采取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應對措施
一、充分利用學校資源,擴大學生活動空間
體育教學離不開教學場地及體育器材。場地作為教學的必要條件,但在很多農村學校,學生可以活動的范圍很小,無法滿足真正的教學需求及學生日?;顒拥男枰?。因此,針對教學內容,盡可能在學校進行教學。如果學校內部無法滿足教學,筆者在保證每一名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和學校協(xié)商,盡可能帶領學生進行校外活動。充分利用校外條件,對學生進行有效組織,進行有計劃教學。在教學方式上,結合教學內容和要求,利用鄉(xiāng)間小路進行跑步的練習,可以根據需要組織學生越野比賽等。還可以利用校外自然環(huán)境進行登山等活動,克服了教學器材短缺的問題,提升了學生積極參與的樂趣,順利地完成了教學大綱的要求及任務,且收效良好。
二、轉變和提高管理者和教師的教育思想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面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僅需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也需要及時改變教學模式。隨著新課標的實行,學生作為受教的主體,學校管理者也應該改變觀念,不應該再以應試教育作為衡量學生的砝碼,而是要從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入手,加大學校體育設施的投入;建立并完善學校有關體育工作的規(guī)章及制度,促使學校的體育教育更加科學及規(guī)范;對于優(yōu)秀的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樹立典型,本著趕、超、比的理念,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授課環(huán)境。同時,體育教師也要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質,其中包括職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性知識的掌握等,從思想上予以重視,行動上得以提升,使得教學和訓練不斷得到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三、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作為體育老師,要努力營造寬松的授課氛圍,充分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興趣是一個人的內在動力。因此,在設計活動項目時,既要把握教學原則,又要融娛樂于其中,以提升活動的趣味性,使活動生動、趣味性強。這樣,才會極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在活動中克服各種困難,努力完成既定任務。例如,在和學生玩斗雞活動時,充分考慮到柔道的動作,讓其部分動作與活動相結合,這樣,就使得活動的趣味性大大得到提升,學生的參與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授課效果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開通鎮(zhèn)七井子小學校)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