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娥 陳芳
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提問前要做好問題的設計,提問時要考慮問題的數(shù)量、提問的形式、提問的類型、提問時機,注意被提問學生的心理和情感變化,最后還應注重提問后的反饋,教師反饋時不但要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而且還要及時糾正其中的錯誤。
中學英語提問策略課堂教學一、提問前問題的設計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效提問面臨的關鍵問題便是教師要研究分析怎樣設計問題。Brown在1981年時曾說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倘若引起了所有同學的思考,就算得上是成功的提問?!苯處熜枰龅氖窃O計一個有效的問題。設計有效問題必須將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考慮在內,簡單來說也就是將教材與學生這兩個主要因素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分析,只有在這種基礎上才會設計出效果顯著的問題。
第一,教師在給學生上閱讀課之前需要對要教給學生的閱讀材料包括的重難點進行認真研究與分析,估測學生對于閱讀材料可能遇到的詞匯、語法以及理解上的問題。
第二,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應結合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比如,可以用五個“W”(即“when”“where”“what”“why”以及“which”)再加上一個“H”(即“how”)進行提問,讓問題覆蓋更多的角度,更加多樣化。
第三,教師設計出來的問題要跟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相一致,做到先簡單后困難、先淺后深。教師需要設計具有更大思考價值的問題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類比以及想象思維,通過提問要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與結構,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不同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知識能力與學習水平,所以,教師設計出來的問題應符合所有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對于那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要擅于引導他們根據(jù)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去創(chuàng)造和探索新知識,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批判性思維。
二、提問時的技巧
提問策略必須考慮的另一個問題是提問時需要注意的技巧。問題的關鍵不是應不應該提問,而是應怎樣進行提問、什么時候進行提問和針對文章中的哪些內容進行提問。
第一,提問的數(shù)量。就閱讀課而言,提問是一個檢驗教學效果的良好方式,提問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在課堂中究竟提幾個問題比較好呢?教師應按照學生的能力與課堂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不能整堂課都在提問,也不能整堂課都由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一個問題也不提。
第二,提問的形式。課堂提問可以采用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以及對譯式提問等很多種形式,倘若教師頻繁使用一般疑問句進行提問,學生只能機械地回答“YES”或“NO”,沒辦法激發(fā)學生去積極思考,可以算作無效提問,只會浪費很多寶貴的課堂時間。教師可以以特殊疑問句的形式來提問學生,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大膽說出自身想法與觀點,又可以進一步增強其語言交流能力。
第三,提問的類型。課堂提問是將參考性問題作為主要類型還是將展示性問題作為主要類型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重要問題。前者答案不是那么固定,這樣可以讓學生自由使用語言進行交際,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良好對話的展開。展示性問題可以看出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通過讓學生回答問題可以養(yǎng)成正確的語言習慣,教師從學生的答案中能夠得知教學效果從而更好地調整之后的教學計劃。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對于這兩種類型的問題都可以使用,但是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進行提問,最好不要頻繁地提問展示性問題,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參考性問題,這樣可以營造更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較為復雜的語言。
第四,提問時機。在課堂上進行提問需要在合適的時間提出適宜的問題。閱讀完文章內容后學生思維正好發(fā)展至活躍狀態(tài),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幾個參考性問題,可以讓學生分析評價文章內容,這樣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增強其學習興趣。倘若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思維由活躍轉變?yōu)槠届o,此時教師可以提幾個能夠鞏固所學知識或者與教學無關的問題,從而重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五,教師提問時要注意被提問學生的心理和情感變化。整個教學過程都由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因此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因素與情感因素。絕大部分學生在漫長的語言學習過程中往往都容易產生焦慮情緒,這種焦慮情緒導致學生在回答老師問題時就會非常緊張、不知所措甚至害怕,這就嚴重降低了學生學習語言的動機。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提問反而會使其焦慮情緒更加嚴重,導致其產生心理障礙,最后不愿意去學習。為了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教師需要積極進行反饋。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用微笑去鼓勵學生,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肯定或贊揚。如果學生回答得不夠完整,教師可以再讓別的學生稍作補充,最后再讓該學生回答一遍。這種做法能夠讓學生覺得成功是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并不是因為運氣好。
三、提問后的反饋
教師等候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與反饋方式對提問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對學生說出的正確答案,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或肯定,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也能改正學生不良的學習行為。教師對學生的反饋需要采用良好的策略,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使其更加主動地融入英語課堂交流中來,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在學生回答錯誤或回答不出來時,教師應主動鼓勵并提示學生。如果回答正確,教師就應立刻予以肯定,而且還要對該學生做出鼓勵性點評。從經驗中可以得知,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比成績較差的學生更容易獲得回答問題的機會,得到的肯定也多。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會因為回答不正確而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因此,針對那些性格內斂或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前告訴他們,讓其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教師反饋不要習慣性機械地進行反饋,答題學生在用語言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其他學生會將這種語言輸入自己腦中,倘若教師沒有及時對其錯誤進行糾正的話,很有可能會誤導其他學生,他們會認為這種語言表達也是對的。所以,教師反饋時不但要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而且還要及時糾正其中的錯誤。
參考文獻:
[1]劉春林,居珊珊.互動式英語教學中提問策略的調查[J].科技資訊,2010,(11):218-219.
[2]沈弘耿.新課標下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教學與管理,2007,(18):90-91.
[3]吳筱明.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課堂提問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3,(6):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