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進 ( 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系 545005)
借鑒構成在服裝色彩教學中的運用
陸 進 ( 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藝術設計系 545005)
生動活潑、鮮艷亮麗的色彩世界,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色彩是服裝的主旋律,是服裝設計的靈魂。沒有色彩,服裝便缺乏生命力。針對職院部分學生繪畫基礎弱,色彩設計意識較差這一特點,在進行服裝色彩構成教學中,融入服裝色彩借鑒構成知識點,注重鍛煉學生對色彩的感受力,以情感為動力,調動學生的感覺、知覺、想象等各種心理功能的協(xié)調活動,使學生的想象力、靈感、頓悟等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有益的鍛煉和發(fā)揮。
借鑒;分析;歸納;創(chuàng)意
要“讓每一個學生學習是一種需要與愉快”,積極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多維的思辯能力和主動創(chuàng)新的意識。導入新課前,讓學生欣賞了幾組現(xiàn)代時裝設計大師作品。繽紛的色彩,目不暇接的款式,深深吸引了學生視線。通過作品分析,明確色彩是服裝設計三大要素之一。同時,讓每位學生回憶印象中感覺最深的兩款色彩搭配。大家踴躍發(fā)言,暢談自己對色彩的偏好,我引用色彩心理效應,對學生喜好的色彩進行性格分析,藍色代表理智,向往自由,較為沉靜;喜歡白色的人,純潔、寧靜、脫俗;而紫色的含義卻是高貴、優(yōu)雅、權威、浪漫及神秘;對具有喜慶色彩的紅色感興趣,則決定了熱情、奔放、開朗的性格。色彩給予人產生的心理感覺,引起了學生的聯(lián)想。
隨著學生興趣的展開,給學生談及色彩音感。根據(jù)牛頓能聽音辯色,從“哆到嗦”的音階,正好與紅到紫的光譜順序相同。繪畫大師康定斯基的觀點:強烈的黃金色給人的感覺象長笛聲;深藍色隨著透明度降低就像低音提琴的音響效果。接著讓學生感受從“哆”到“西”的韻律節(jié)奏,并寫出赤、橙、黃、綠、青、藍、紫所代表的音符。根據(jù)學生寫出的色彩順序,分析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色彩排列冷暖,明暗的不同,開朗活躍或沉穩(wěn)內向的性格便有不同的傾向。整個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們紛紛談及對色彩的感受。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提高學習主動性的目的。
設計構成的全過程:原型—借鑒—分析—歸納—提煉—再創(chuàng)意設計。
首先談談借鑒。大自然的色彩恢宏博大,大自然的色彩巧自天成,大自然是服飾設計、色彩構成取之不盡的信息寶庫。大至宇宙,小至微粒,浩瀚的天空,廣闊的海洋,山川、河流、森林、草地;從自然風光到曲徑通幽的園林;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從生活到生產,從人類的創(chuàng)造到自然的天成;還有那氣勢雄渾的交響樂,優(yōu)美抒情的輕音樂;繪畫、民間藝術、詩歌、散文、小說等等,都是服飾色彩構成的豐富源泉,蘊藏著大量的,可以啟迪服飾色彩構成的信息。這些構成或強烈,或渾然一體,無不給我們靈感與啟示。
而禪文化的“自然觀”以“無飾”為美,認為事物的美在于它的自然天性,“自然美”最突出的審美因素就是其服飾形態(tài)與色彩的仿生運用。電視劇《紅樓夢》服飾色彩仿生:以自然界植物和水果色命名的“荔枝色”“茄色”,以動物皮毛色彩命名的“銀鼠”坎肩、“鴨綠鵝黃”烏(鴉黑)紗巾,以自然界礦物色彩命名的“翡翠”洋絕裙,“玉色”綢襪等等。間接仿生服裝設計是一種意象仿生。主要以“形”或“色”表“意”,領悟詮釋“禪”的無窮魅力和萬物之靈性,它以傳“神”為主,表達精神境界的設計藝術。
畫家曹力曾說過,“當我懷著對生活的熱愛,飽吸自然之靈氣”再“面對一個空白的畫面時,有千萬種可能性容我去選擇”。日本服裝設計大師君島一郎,從黃昏的霞光云色中有所感悟而設計出系列服裝。世界上一些著名時裝設計師在談到自己創(chuàng)作的感受時,大都會提到自然界及藝術作品對自己的的啟發(fā)。理發(fā)特﹒奧茲貝克談到:“我總是運用古典大師作品的色調,用深酒紅、寶石藍和寶石綠等暗寶石的顏色來設計冬裝;我還喜歡涂鴉藝術。”另一位大師卡羅琳。羅姆說:“我注意到馬蒂斯畫中優(yōu)美的玫瑰色、綠色和藍色,如果我考慮如何把色彩結合起來的話,這些就是我一次又一次要回想起的色彩;我注意到樹林中美麗色彩的銜接和光線的變化?!?/p>
從詩詞中,我們看到語言的流利、音效的和諧外,一些描繪自然景物和抒情的小詩,也需要色彩調子與詩的內容的協(xié)調一致。歐陽炯有一首《南鄉(xiāng)子》,用二十八個字,描繪出幾種色彩,調色勻稱,濃淡適度,反映了客觀環(huán)境的真實,也表現(xiàn)出人的內在感情: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
兩岸人家微雨后,收紅豆,樹底纖纖拾素手。
“葉暗”足見葉子密密層層,顯示出生勢旺盛和它那綠森森的顏色。再看水里,蓼花盛開,一生鮮紅,桄榔的“暗”與蓼花的紅相映生輝,鮮明耀眼,色彩強烈。加上艷的紅豆與白玉般的素手,相映相襯,就更嫵媚動人了。而在這一片艷麗、明媚、秀雅、柔和的色彩中,人的倩影,依稀可見,旅人內心的暢意,也似可見,色彩,在這兒也傳出了人的感情。
音樂,運用音符的組合來表現(xiàn)人的豐富情感。柔和優(yōu)美的曲調可以聯(lián)想到柔美的中淺色調;節(jié)奏輕快的曲調可以聯(lián)想起明艷的色調;深沉的音樂旋律可以聯(lián)想到灰色調;低沉的音樂使人聯(lián)想到重色調;音樂的速度、音階的長短和高低使人聯(lián)想到色彩的深淺、疏密和濃度、比例等。約翰﹒斯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是作曲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受,優(yōu)美的旋律表現(xiàn)出寧靜的多瑙河,以及河兩岸美麗的風光,整個曲調爽快、明朗、流暢、抒情,從曲調速度逐漸加快的旋律中,使人感到青春的活力,在整個曲調的聯(lián)想過程中,好象看到了文靜、深沉的群青色,又好似恬靜南而富有活力的草綠色、爽朗的中黃色、明亮的粉綠色歷歷在目,這是一幅美麗的冷色調,卻給人以春光明媚的感覺, 正是一幅優(yōu)美的色彩構成。
在我國的《孫子兵法》里曾經對色彩有過相關的描述“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這里的無色也就是我們傳統(tǒng)的原色,就是黃、青、紅、白、黑。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最早確立了自己的色彩結構,形成了屬于中國人特有的色彩喜好?!爸袊t”這一有著中國特色的色彩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以及在國際上都已經有著特定的地位和內在的含義,它代表著我們血液的顏色,是很古遠的時候我們的先輩對于紅色的理解,從而紅色就顯得格外的神秘且神圣,成了我們最早對紅色的崇拜,而古往今來對紅色這一色彩的應用就沒有中斷過。如在動漫《哪吒鬧?!防锩婺倪傅男蜗螅砩系亩嵌狄约胺椂际墙Y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色彩元素,同時“中國紅”也體現(xiàn)在哪吒手上的紅彩帶以及發(fā)髻上的紅色裝飾上,這些都和諧的與整個身上的服飾相呼應,給我們展現(xiàn)出了一個活潑可愛、機靈、充滿激情的形象。我們要擅于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中汲取養(yǎng)份,更應該擅長于在服裝設計中,將這些特有的風情色彩靈活運用,使其與款式、材質巧妙結合,達到最佳視覺效果。我們廣西瑤族褲腳挑花邊飾,萬字紋反復排列出現(xiàn),但交替更換顏色,藍—綠—紅,形成節(jié)奏感強烈的裝飾效果。廣西南丹壯族女子圍裙上的繡花圖案均以一朵大花為中心,周圍繞飛鳥、蝴蝶和花枝,花的造型豐滿突出,四周的飛鳥和蝴蝶花枝講究平衡均勻,整體構圖飽滿,形象生動。色彩運用濃烈大膽,以黑色為底,圖案使用純度較高的紅、黃、藍及綠色,視覺效果強烈,這種具濃郁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的裝飾手法,充分表現(xiàn)出壯族人民對生命的渴望和崇拜心理。
通過分析,從自然界、音樂、詩歌、藝術、民族傳統(tǒng)文化等作品中感受到的色彩信息,使學生在色彩構成學習中,得到有益的啟迪。
有了借鑒的原型,分析原型,歸納色彩,展開聯(lián)想,根據(jù)設計服飾的款式風格、要求,提煉不同的色彩,進行新的設計。整個借鑒的過程,色彩和形的變化始終是緊密相連的,服飾色彩借鑒構成的成功與否,必然和款式的變化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
音樂、詩歌、散文等,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具象色彩,只能從音樂的情感、詩歌的意境中提煉出感情因素,升華為色彩的感情,為色彩重新構成設計時得到靈感。
從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作品中歸納、提煉色彩,能比較容易挖掘出再創(chuàng)作需要的色彩元素,因為它們本身就是有具像的色彩。但是,借鑒過程不是簡單單純的硬套照搬,而是通過分析、消化、整理成借鑒者的情感,重新進行創(chuàng)造,構成新的圖案,從而基本脫離了原型的形,而為創(chuàng)造服飾色彩做好充分的準備。
為輕松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我選擇了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向日葵》作原型,分析、歸納、提煉色彩,讓學生重新構成設計,充沛的陽光照射到向日葵,形與光色交融,顫動的筆觸表達出光的流動,呈現(xiàn)溫暖祥和的氣氛,在光與色的交響樂中,我們體驗到自然界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微妙的色彩變化、透明度、純度不同的紅、黃、綠,按畫面色彩構成進行色彩歸納,然后提煉出我們需要的色彩,再根據(jù)各自感受來啟發(fā)設計服飾。一系列設計新穎、充滿青春活力的休閑服飾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大紅、土紅、灰綠、中黃、暖灰,帽子、靴子,長上裝及緊腿褲,大膽的色彩搭配,跳躍極富動感,表達出強大的生命力。從原型意境到再創(chuàng)造的意境,不是簡單地從色彩形式出發(fā),再創(chuàng)造既保留了原型的意境,又融入了感受后的新的意境,水乳交融地注入到設計的作品當中。對色彩的再生與再創(chuàng)造,要突破常規(guī)性借鑒,領悟跨界內涵,尋求不同領域相融的切入點,可以從造型、肌理等本體設計和空間對色彩做出跨界,以形式語言體現(xiàn)對色彩的理解與表現(xiàn)。學生從中間接地得到了生活的體驗,培養(yǎng)了對美的熱愛,激發(fā)出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作靈感。
這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與作者的生活體驗、歷史文化修養(yǎng)、創(chuàng)作能力聯(lián)系起來,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新、更優(yōu)美的成功之作。人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聯(lián)想的美感就越強烈;人的歷史文化修養(yǎng)越高,審美想像力就越豐富,人的創(chuàng)造力就越強,對這些抽象符號的再創(chuàng)造,就能達到更深的意境。
服裝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博覽群書,不斷從優(yōu)秀的文學、民族傳統(tǒng)文化、藝術作品中吸取營養(yǎng)。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設計作品,美化生活。
[1]李斌.《傳統(tǒng)色彩與動漫服飾設計》.學術雜志網(wǎng).
[2]劉天勇,王培娜著.《民族 時尚 設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