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賈玉忠
青春年少,意中人不知自己的思慕、一個人孤獨落寞的時候;仕途失意、不被重用、流放荒涼之地、空有一腔抱負無處施展、閑暇著軀體暫時無事的時候;夫妻離別乃至永遠分開、沒有兒女繞膝、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時候,大把大把的時間任自己消磨,于是無盡的“閑愁”如無盡的春水迢迢不斷,又如連綿的荒草更行更遠還生。于是“閑愁”萬種就成為中國詩詞史上一道特別的風景線,吸引著你我去靠近、去解讀其中的特別的凄涼之美。
宋代賀鑄的《青玉案》是第一類“閑愁”——青春懵懂、朦朧落寞的美麗“閑愁”的代表作。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那個美麗的意中女子漸行漸遠了,走出了自己的視線,無盡的惆悵像“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大的像煙草連天、亂的像柳絮滿城、從不停止像那梅雨季節(jié)的雨綿綿不斷。多么形象的比喻??!這樣的感受年輕過的我們都有過,因為感覺天地間只有這樣的一個人最重要,只有她可以讓自己喜怒哀樂。因為所有的希望都壓在這一根稻草上,當這根稻草沒入水中時,所有的一切就變成垂死的掙扎。多少的凄苦沒有詞能夠形容,只一個“閑愁”了得!多么神奇的“閑愁”?。≠R鑄一詞成名,被人稱為“賀梅子”,很在情理之中啊,他寫出了無數(shù)年輕人單相思和失戀時的心聲!當然也有人認為這里的美人指的是君王,賀鑄發(fā)表的是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悶,但我更傾向于前者,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從這首詞中感受到的是一位年輕的公子美麗的“閑愁”吧,多么朦朧、妙不可言的情感啊。
辛棄疾的《摸魚兒》是第二類“閑愁”——仕途失意、一腔抱負無處施展的代表作。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春且住,見說到,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wǎng),盡日惹風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huán)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摸魚兒》一詞中皇后陳阿嬌被貶長門,司馬相如替她寫了《長門賦》,情深意切,打動了皇帝,本來可以重新得到漢武帝寵愛,但最終希望還是破滅了,陪伴她的仍是凄凄涼涼的冷宮。在這里辛棄疾用陳皇后自喻,一生被貶十多次,起起落落,只在危急的時候才會被統(tǒng)治者任用,此次本有希望報國,但終因才華遭人妒忌而希望落空,壯志難酬之情無處傾訴啊。
辛棄疾,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注著時局變化,甚至睡夢中也不忘收復失地,魂縈夢系的都是攬轡澄清,收復中原,但是朝廷上的派系傾軋,使他沒有建功立業(yè)的機會。風刀霜劍,歲月蹉跎,馮唐易老,寸功未立,怎一個“閑愁”了得!多少故國無限恨啊!
南宋李清照的《一剪梅》是第三類“閑愁”——夫妻永別、孤單寂寞的代表作。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在這首詞中,李清照寫“閑愁”又翻出新意,語意飄逸,醒人眼目。“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在寫自己相思最苦、閑愁最深的同時,推己及人,到自己心愛的丈夫趙明誠的的身上,因為詞人深知相思不是單方面的,而是雙方面的,是兩心相印的證實。而且這種愁緒是無法消除的,下了眉頭,又上心頭。雖說這幾句詞脫胎自范仲淹的《御街行》“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但是“才下”“卻上”的起伏卻別出心裁,把“閑愁”寫的有形有狀,化虛為實,手法巧妙,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這樣的寫法,這樣的心心相印的“閑愁”,試問,天下幾人能夠呢?個中滋味只有清照自己心里清楚了。當年的賭書潑茶已成為當時的佳話,夫妻之間的琴瑟鳴和、相敬如賓又怎能不讓這位一代才女“不思量、自難忘”呢?天涯海角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閑愁”不閑,“閑愁”路上風景別樣,少年不顧一切的愛戀、辛棄疾的永遠無法施展抱負的憂傷、李清照的國破、家亡、夫死事事休的惆悵,古人們的心思,又豈是我們能體會的到呢?他們用奇思妙筆幻化無方的形式表述而出,怎能不讓我們久久沉浸和久久回味呢?
陳靜,賈玉忠,教師,現(xiàn)居山東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