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
【摘要】目的 分析微?;侵Z貝特對高甘油三酯伴高尿酸血癥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謝的療效。方法 選取高甘油三酯伴高尿酸血癥患者122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例,觀察組采用微?;侵Z貝特治療,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脂水平、血尿酸水平、尿尿酸排出量及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 觀察組治療后TC、TG、HDL-C、LDL-C分別為(4.21±1.05)mmol/L、(1.95±0.63)mmol/L、(1.43±0.19)mmol/L、(2.20±0.65)mmol/L,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觀察組治療后血尿酸水平為(318.38±75.26)μmol/L,顯著低于對照組,而尿尿酸排出量為(3620.55±747.82)μ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1。結(jié)論 微?;侵Z貝特可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促進尿尿酸排泄,改善血脂及尿酸代謝異常,不良反應(yīng)少,治療高甘油三酯伴高尿酸血癥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
【關(guān)鍵詞】高甘油三酯 高尿酸血癥 微?;侵Z貝特 血脂 尿酸代謝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biāo)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064-02
高甘油三酯血癥是一種異族性甘油三酯蛋白合成或降解障礙,判定標(biāo)準(zhǔn)為空腹血清TG≥1.70mmol/L,高甘油三酯血癥可引發(fā)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堵塞、血栓等;高尿酸血癥指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tài)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420μmol/L,發(fā)病率約為10%,其水平與冠心病、肥胖癥、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有較高的相關(guān)性,可損害患者肝、腎及關(guān)節(jié)功能[1]。高甘油三酯血癥和高尿酸血癥均為人體代謝紊亂的重要標(biāo)志,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常見于代謝綜合征和2型糖尿病患者,且二者在臨床上高度伴發(fā),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2]。本文分別采用微?;侵Z貝特和阿托伐他汀對高甘油三酯伴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高甘油三酯伴高尿酸血癥患者122例,排除急性冠脈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胰腺炎、嚴(yán)重肝腎功能不全、嚴(yán)重心腦血管疾病、妊娠與哺乳期婦女、酗酒者等。將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1例,其中男36例,女25例,年齡33-79歲,平均(47.3±11.2)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2.1±1.3)年,體重指數(shù)(23.4±3.3)kg/m2;合并高血壓24例,糖尿病6例;對照組61例,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齡35-80歲,平均(48.5±10.4)歲,病程7個月-9年,平均(2.3±1.5)年,體重指數(shù)(23.7±3.1)kg/m2;合并高血壓22例,糖尿病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2周均停止服用其他調(diào)脂及影響血脂水平藥物,并給予口服維生素B1,10mg/次,3次/d,食用低脂、低嘌呤食物,進行適當(dāng)?shù)倪\動。在此基礎(chǔ)上,觀察組患者給予口服微?;侵Z貝特,200mg/d,每晚1次,對照組給予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1次/d,早上服用,兩組患者均以8周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biāo)
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水平、尿尿酸排出量及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處理,計數(shù)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X2檢驗和t檢驗,檢驗水準(zhǔn)為σ=0.05。
2 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C、TG、LDL-C明顯低于對照組,且HDL-C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1,具體見下表1。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血尿酸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1,且尿尿酸排出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具體見下表2。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9.8%,對照組為1.6%,兩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體見下表3。
3 討論
高甘油三酯血癥是高血脂癥的一種,血清甘油三酯升高會產(chǎn)生較多小而密的HDL-C亞組分和低HDL-C,過多的HDL-C顆粒及其不均一性,易引發(fā)冠心病。血尿酸是由核酸與嘌呤類化合物或食物中嘌呤經(jīng)細胞代謝而來,是嘌呤在人體內(nèi)分解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異?;颍ê停┠蛩崤判拐系K引起的,高甘油三酯血癥和高尿酸血癥在遺傳、病理機制方面密切相關(guān),調(diào)節(jié)血脂時要盡力控制好尿酸水平[3]。
阿托伐他汀和微?;侵Z貝特均為臨床常用的調(diào)血脂藥物,阿托伐他汀是一種組織選擇性HMG-COA還原酶抑制藥,通過可逆性競爭抑制肝臟HMG-COA還原酶,減少膽固醇生物合成,促進肝臟表面LDL-C受體合成,加快LDL的清除,從而有效降低TC及LDL-C,升高HDL-C;同時抑制URAT1,促進血尿酸排泄,改善尿酸代謝,但對降低TG和升高HDL-C的作用較弱[4]。微粒化非諾貝特是第三代苯氧芳酸類藥物,可激活過氧化體增殖物激活型受體-α(PPAR-α),大大減少小而密的LDL-C,抑制LDL-C合成,并加快VLDL和LDL分解,阻礙TG合成,同時增加載脂蛋白AⅠ和AⅡ生成,提高HDL-C水平,平衡調(diào)整血脂;另一方面,其衍生物可增加嘌呤及尿酸碎片的清除,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5]。文中采用微?;侵Z貝特治療的觀察組TC、TG、LDL-C、血尿酸水平均低于采用阿托伐他汀的對照組,HDL-C、尿尿酸排出量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1。由此看出,微?;侵Z貝特可有效改善高甘油三酯伴高尿酸血癥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謝異常,且不良反應(yīng)少,較為安全有效,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芳,孫瑞紅.非諾貝特與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及高尿酸血癥的效果比較[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17):2311-2312.
[2]李麗君,陳紅,任景怡等.微?;侵Z貝特對高脂血癥患者血脂及尿酸代謝的影響[J].北京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版),2009,41(5):541-544.
[3]鄧恩平,黃漢光,李艷.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高脂血癥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yī)學(xué)工程,2011,18(4):548-549.
[4]羅邵容.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非諾貝特治療混合型高脂血癥52例[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8):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