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娥
摘 要:道路作為城市的載體,對于城市建設以及人民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促進城市道路設計不斷完善,提升城市建設的水平,本文對于城市道路設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促進道路工程的不斷發(fā)展。
關鍵詞:城市道路;道路設計;具體方法
0 引言
作為城市的支架,城市道路在城市的發(fā)展中有著很深遠的意義,道路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就是交通運輸,承載人與車輛通行,提升運輸與出行的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城市道路的建設水平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發(fā)展水平以及經(jīng)濟的水平,同時可以體出出城市交通發(fā)展水平。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在快速的發(fā)展,從道路建設的材料以及技術的應用在實際工程中,將不適應的部分以及落后的設計以及施工技術不斷的完善改革,應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完善道路設計,將城市道路設計更加的科學化、人性化、功能化,促進著城市道路不斷的發(fā)展。
1 城市道路的設計
1.1 道路橫斷面設計
城市道路橫斷面的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設計工作,要涉及到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觀綠化設計,一般來說,城市道路的橫斷面布置的形式有四種:一幅路布置:這種道路形式通常適合主干道、機動車流量較小或是在兩者高峰期可以錯開的道路,也可以適用在交通特征很明顯的“潮汐式”道路中,一幅路是所有車輛都集中在同一個車行道上混合行駛,車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同時這種道路形式是道路造價中較低,同時組織也方便。兩幅路布置:這種道路形式通常適用于主干道、快速路、機動車流量相對較大,但是自行車流量不大的次干道,這種道路形式被很多城市所采用,還由于其可以為遠期預留道路空間的原因。兩幅路利用分隔墩或是欄桿作為中央隔離帶,將一幅路的車行道一分為三,兩側是單項行使的自行車,中央是雙向行使的機動車。三幅路布置:這種道路形式適用于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流量較大的主干道和次干道,道路的兩側也要用分隔墩或是欄桿將道路一分為三,中間是雙向行使機動車,兩側是單向行使自行車,從道路綠化的角度來看,三幅路是很人性化的橫斷設計,結合道路綠化,對于騎車一族來說,享受夏季樹蔭下帶來的愜意享受。四幅路布置:是將中央機動車用隔離帶一分為二,這種道路形式原來適用于較大的機動車流量較多的道路,但是因為這種道路形式占地面積大,因此,采用的較少。就道路橫斷面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看,一幅路和兩幅路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要吸收三幅路和四幅路的優(yōu)點,依據(jù)大城市非機動車發(fā)展特點,結合城市道路實際發(fā)展情況,采用兩幅路布置應該是干道以上的道路。個別干道以及支路可以采用一幅路布置。在兩幅路設計中,可以引進路側帶,與人行道和道路兩側綠化結合,在經(jīng)濟條件允許范圍內(nèi),可以禁止自行車行駛。機動車與行人、自行車之間要設置綠化帶,在中央隔離帶設置安全島,確保人過馬路時的安全。在進行道路橫斷面的布置時,一定要按照某些布置原則進行:
(1)道路的規(guī)劃設計的理念一定要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
(2)為了提升道路的安全性,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要分離,降低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保證交通的安全和暢通。
(3)在設計道路橫斷面時,對于道路沿路中管線的敷設要避免與建筑物發(fā)生干擾現(xiàn)場。
(4)道路的設計要與周圍的建筑環(huán)境相互協(xié)調(diào),這就要考慮到建筑的性質(zhì),而后才能進行設計。
(5)面對日益增加的私家車數(shù)量,在進行道路設計時,為了提高城市交通運行能力,要提倡公交優(yōu)先,設計公交車專用道,或是港式車站。
(6)中央分隔帶的設置,通常要滿足這些條件:第一,自行車過馬路最小安全等待寬度,主次干道要考慮到路口轉彎的要求;第二,主干道車輛中間有掉頭的要求;第三,支路的設計要滿足機非混行以及路邊停車的要求。
(7)城市道路的設計要合理的布置綠化帶,要增加道路綠化率,符合城市道路綠化規(guī)范設計的要求。
1.2 交叉路口設計
對于交叉路的設計與規(guī)劃要滿足安全性,這是設計首先要滿足的一點。設計中比不可少的設計就是設置安全交通橫道,確保行人安全過馬路。直行車道與轉彎車道的數(shù)量以及寬度分配與設置也是實現(xiàn)人性化交叉路設計的重點部分。交叉路通過的行人和車輛要比普通的道路數(shù)量多,不論是直行,還是轉彎的車輛都要在此匯聚通行,因此,作為設計者來說,將不同方向的車流分開設計是進行設計工作的重點,如何讓使轉彎車輛與直行車輛在不干擾的,同時且安全的通行,改善交叉路汽車擁堵、等待時間長的問題,只有完善交叉路口設計,通過更加人性化以及合理化的設計措施,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減速道,減速道的設計可以控制車輛相撞的問題,增加道路安全性。
1.3 加大城市道路綠化工作的力度
城市綠化建設的工作力度要加強,為了使城市道路的功能性和觀賞性提升,作為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在設計城市道路綠化時,一定要根據(jù)城市的發(fā)展特點因地制宜進行,綠化地的設計要同時起到遮擋光線以及除塵凈化的作用,從觀賞性到實用性有機的結合,體現(xiàn)城市道路設計的多面性,體現(xiàn)城市發(fā)展的水平。
1.4 道路公共設施設計
城市道路的公共設施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組成部分,最主要的功能還是要服務于人,因此,進行公共設施的設計要將功能性與景觀性融為一體,體現(xiàn)“以人為本人”,設計要從人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感受出發(fā),將設施的體驗與人的需求更加完美的結合,例如,在休息座椅旁邊,可以設置花壇或是高大的喬木,人們可以乘涼觀景;在一些人流集中地,停車場的數(shù)量要夠,以便人們方便出行;道路的公共設施設計還要考慮到一些特殊群體,例如傷殘、老人、兒童的要求,設置殘疾人盲道或是坡道,老人設置廁所蹲位,兒童設置專用的坐具、場地和設施等,道路設計要全面的,才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
2 結語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fā)展,道路設計變的越來越重要,優(yōu)秀的道路設計對于城市發(fā)展以及居民生活質(zhì)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設計人員,要對城市特點與道路特點進行研究,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道路的重要作用,為城市交通與城市建設共同發(fā)展努力。
參考文獻:
[1]朱世峰.城市道路設計若干問題的探討[J].山西建筑,2009(18).
[2]代勇.城市道路設計的整體分析[J].廣東科技,2009(12).
[3]杜寧,高海燕.對城市道路設計中常見問題的簡要總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