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琳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成語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華文庫的瑰寶。它結構完整,含義豐富,風格高雅,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和表現力。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擁有深刻的含義,真是華章薈萃,群星燦爛。如何讓幼兒接觸成語、熟悉成語、體驗成語的樂趣呢?我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從中得到如下體會。
一、營造成語氛圍,激發(fā)幼兒興趣
愛聽故事是孩子的本性,許多成語都來自寓言故事、神話傳說、歷史傳奇,不僅情節(jié)生動,而且寓意深刻。首先,我們在教室里創(chuàng)造“成語吧”的環(huán)境:布置看圖識成語、成語故事圖片、成語故事連環(huán)畫,讓成語氛圍感染孩子,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其次,我們在成語的選材上,從三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所選成語故事較簡單,但又不失生動的情節(jié)、深刻的寓意,且容易理解,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第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所選成語都是幼兒喜歡的,如畫蛇添足、井底之蛙等。第三,源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如盲人摸象、揠苗助長等,讓幼兒聽過之后,很快理解,并將故事簡單地講出來,同時也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
二、巧用園內資源,隨機進行教學
環(huán)境育人,教育無痕。為發(fā)揮環(huán)境在教育中的價值,我們利用幼兒園現有的環(huán)境資源進行隨機教學。如在一樓的走廊上,掛滿符合小班年齡段的成語圖片,讓他們在看一看、認一認、說一說的過程中輕松理解。在戶外的操作園,畫滿生動有趣的成語繪畫,每當午后散步、戶外活動的時候,幼兒都喜歡跑過去欣賞?!伴喿x吧”也是孩子非常樂意去的地方,這里有各種各樣的成語故事書,可以學到成語,同時在看的過程中進行交流、討論,潛移默化地受到成語文化的熏陶。
除此之外,我們利用晨間早操,讓孩子們在第一時間邊做早操邊積累成語。如小班成語操:左邊打氣,右邊打氣,這招叫做揚眉吐氣;踢踢左腳,踢踢右腳,這招叫做頭出馬腳……中班成事操是由數字構成的成語,如:一步登天、天倫之樂、樂而忘返、二人同心、心想事成……這些成語簡單,朗朗上口,簡單易記。另外,我們經常讓孩子三三兩兩坐好后,進行看圖搶答或成語早操比賽競賽。孩子們拿著卡片找一找說一說,別有一番趣味。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相關的游戲規(guī)則,自由輕松地體會玩游戲學成語的快樂。除了這些,孩子們還會把從家里學到的成語教給其他孩子。
三、利用游戲形式,深入理解內容
著名教育家洛克說:“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都變成一種游戲?!币虼耍覀儼延螒蜃鳛橛變簣@成語教學的載體,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通過游戲、同伴學習等方式積累成語,積累語言經驗,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如教學成語“亡羊補牢”時,先進行游戲:孩子們手拉手圍成一個圈,其中一段斷開,請幾個孩子站在圈內當小羊在里面玩耍,老師當狼。狼從斷開的籬笆中偷走兩只羊后,問:“你們的羊為什么不見了?狼為什么能偷走羊呢?現在該怎么辦?有什么方法能防止狼再次來偷羊?”孩子們通過聽聽、說說學習成語,理解成語的意義,從而懂得在錯誤沒有出現前要避免讓它發(fā)生;當錯誤出現后要想辦法補救,避免繼續(xù)受到損失。
如教學成語“盲人摸象”,先進行游戲:我請幾名幼兒上來扮演盲人,然后再拿出一個他們不熟悉的物體,請他們摸一摸。在幼兒摸的時候,我讓他們摸的部位是不同的,他們在說摸到什么的時候,說出的內容是不一樣的。于是我提問幼兒:“為什么他們說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他們說的對不對?為什么?”通過這樣的導入,幼兒的印象特別深刻,而且活動中幼兒活動的氛圍特別和諧。于是我再讓幼兒們通過看看、聽聽、說說,理解成語的意義,從而讓幼兒明白觀察事物、看問題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四、利用網絡設備
為避免在成語教學的過程中出現枯燥無味的現象,我們采用網絡設備,比如多媒體課件、視頻、磁帶進行教育活動,通過這些視頻的觀看,讓幼兒有直觀、生動的體驗,促使幼兒清楚、明白地理解成語故事所富含的意義。孩子們通過這些生動有趣、色彩艷麗的動畫,輕松地理解成語所蘊涵的意義,由此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例如“狐假虎威”就是用動畫片的形式讓幼兒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的。第一步,先讓幼兒分段看視頻。第二步,揭示故事的名字是一個成語,然后認讀成語。第三步,通過提問理解成語的深刻含義,加深印象。如教學成語“井底之蛙”前,也先讓孩子們觀看這個成語的視頻,從而對故事內容有初步的了解。
幼兒年齡越小,良好的能力既容易培養(yǎng),又易于提高,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fā)現也易于糾正。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教育過程,我們必須樹立全局觀念,將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中,因勢利導地進行教育,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過的人生第一過渡期。良好的傾聽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它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的能力持續(xù)穩(wěn)定地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