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英語寫作歷來是中學英語教學的尷尬點,相比于貫穿整個課程教學始末的語法、閱讀等傳統(tǒng)重頭戲,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在英語教學中一直不夠。英語的寫作訓練是綜合能力的訓練之一,也是其中的難點。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農村初中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現(xiàn)狀令人擔憂。
一、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筆者針對本校2010屆初三學生進行書面表達能力的調查,以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并進行現(xiàn)狀分析。筆者讓學生就推薦本班某一位同學參加校十佳優(yōu)秀學生評選為題寫一封推薦信。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農村學生的書面表達更多表現(xiàn)為“漢語思維的英語表達”較明顯,歸結如下:①語法上有較大問題,如主謂不一致、詞法搭配錯誤,這在學生作文中屢見不鮮,基礎語法比較薄弱。②寫作時受母語思維影響,不能順利地用英語思維。加上詞性概念缺乏,寫作中很容易出現(xiàn)嚴重的漢英逐詞翻譯現(xiàn)象。③詞匯拼寫易出差錯。單詞的記憶還停留在死記硬背層面,英標教學的作用沒有體現(xiàn)出來。④部分學生不清楚如何組織語篇,寫作等同于翻譯和堆砌。
二、理論對策及實踐
筆者認為,要提高農村中學生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針對農村初中生在英語寫作學習上的種種不足之處,要求我們把注意力從評價、評估學生的成品轉向幫助學生更好地準備和認識寫作過程。我們可以在實踐教學中實施以下策略:
1.在聽、說、讀教學中滲透“寫”的訓練。
從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學生遠沒達到準確運用語言的水平,不能準確應用詞匯和語法結構,不能正確拼寫常用詞。由此可見,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應從“雙基”入手,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使詞語和語法的運用達到熟練的程度。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選擇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話題,設計討論提綱、問題、活動等,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嘗試用英語討論教師為他們設計的話題,再讓學生按教師的要求進行寫作,這樣會有效降低寫作的難度。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是作者向讀者傳遞信息的文字有聲的再現(xiàn),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他們養(yǎng)成開口說英語的習慣。在英語學習中,我們尤其更要做到讓學生每天大聲地朗讀,創(chuàng)造英語語言氛圍,讓他們通過讀出聲音去感受語言,力求做到對字母、單詞及句子讀準確與地道,注意連讀、重音、節(jié)奏、意群、停頓等,為今后的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常言說得好,能說就能寫。
2.充分利用閱讀材料,提高英語寫作水平。
這里的閱讀材料主要指課內精讀。學生在全面閱讀課文、感知內容后,教師可以提供漢語提示組成語段,讓學生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詞、短語、句型等零散的語言知識,根據(jù)語段設計內容,用英文進行短文書面表達,以訓練學生的英漢語言轉換能力,了解英漢語言結構特征和表達方式,避免漢式英語,初步形成英語語言思維。為此,教師應把范文分析作為寫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范文,系統(tǒng)地分析其內容、意義、篇章結構和寫作技巧等,讓學生利用范文中的這些信息,采用改頭換面的方法,模仿文章的寫作方法進行表達訓練。通過仿寫,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特點與技巧,另一方面讓學生自然地掌握和鞏固了課文中的詞、詞組和句型,由領會掌握到活用掌握,提高學生在具體篇章情景中綜合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3.小組討論學習,事半功倍。
學生獨立寫完并自我修改后,進行四人小組活動:每位學生向小組成員朗讀自己的文章,其他三位在聽的過程中提出修改意見,一般按以下規(guī)則進行:①欣賞,總結;②提問,質疑;③建議。然后,四人小組推薦認為最好的文章,四人運用集體的智慧共同修改這篇文章。最后,每個四人小組各推薦一位學生在班上朗讀。每次評出兩三篇師生公認的最佳作品,收入“班級優(yōu)秀英語作文集”中。
這些階段并不總是線性排列,有時幾個階段可以反復交替進行,互相滲透。教師主要起輔助作用,重在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學生獲取寫作技能,是一個無意識的潛移默化的思維受到訓練的過程。
4.教師批改,綜合提升。
教師的批閱從現(xiàn)實意義上來說是再多的學生活動也無可取代的。但是由于批閱寫作費時費力,通常教師都會選擇簡單的批閱,或者只是挑揀部分進行批改,有時只是打個鉤,寫個日期,就不要談面批了。通常一個單元才會有一次寫作練習,寫作又在單元的后半部分,所以常常發(fā)生這樣的狀況——上個單元的作文還未批改,下個單元的新課已經要開始。這樣,教師批改完作文與向學生反饋的間隔時間過長,學生的興趣點早就過了,加上重寫作輕講解,如此循環(huán),師生都淡化寫作這個本該重視的題型。久而久之,難免學生對寫作的不重視,養(yǎng)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慣。所以,將教師的批閱放在學生互閱之后,一方面減輕了工作量,縮短了教師批改完作文與向學生反饋的間隔時間,另一方面超脫出句法、拼寫、基礎搭配這些“雙基”的內容,轉而將注意力投放在邏輯表達及英語思維表達上,這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長足發(fā)展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結語
英語寫作是英語知識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英語寫作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復雜的過程,因此,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大面積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就要運用有效的英語教學方法。筆者初步探討了農村初中的英語寫作教學,還有很多考慮不足之處,比如課堂時間的合理劃分、小組學習的有效組織及實踐教學中的課時分配等,這些需要我們在實踐中繼續(xù)探討和研究總結,只要我們秉持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的信念,就一定會開創(chuàng)英語寫作教學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張在新,吳紅云,王曉露,張俊香.我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J].外語教學研究,1995.
[2]陳向明.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6.
[3]陳立平,李志雪.英語寫作教學:理論與實踐[J].解放軍外國語學報,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