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起身送別客人,何敏佳突然意外地發(fā)現了我,于是,邊和客人道別,邊滿臉笑容地向我迎了過來。我已記不得,這是第幾次和他在這種場合相遇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每次見面,他的身邊總是圍滿了客人,而我,也總是或坐或站在不遠處,聽上一陣子他和客人的談話。
說是聽他和客人的談話,其實不太準確,因為怕打擾他,就離得稍有些遠,談話的內容是聽不太清的,但他內心的喜悅卻可以感受得到。
在我的印象里,每次在這種場合,何敏佳總是很興奮,臉上寫滿了笑意,以至于我有時暗想:他這個老總當得倒輕松,怎么見不到他面色凝重呢?
當然,面色凝重的時候肯定會有,但在展會上,我確實沒見到。
這樣講,倒不是說他會“演戲”,而是欽佩于他的心態(tài)。
記得幾年前在北京的機床展上,也是剛送走客人,甫一落座,他就興奮地環(huán)顧左右,用他那粵味普通話告訴我:“不好意思,客人太多了,這個展會好像是給我辦的,客戶都見到了,不用我一家家去跑?!彼呎f,邊揮著手,那興奮勁兒,像是一個節(jié)日里的孩子。
看得出來,何敏佳對參展的效果很滿意,而我也在與他的交流中,一次次被他的樂觀情緒所感染。
說實話,在每次的機床展上,何敏佳所執(zhí)掌的廣州數控實在算不上“高大上”,但我總喜歡到他那盤桓一陣,聊上幾句。而每次過去,他的展臺總能帶給我一些驚喜。
這次上海機床展,我又看到了他帶來的機器人,和上次不同,這次不是一臺,而是幾組。如果單從外表上看,這些機器人也沒什么稀奇,遠談不上驚艷,可是說到性價比,則有點兒讓人興奮。據他介紹,這種專門給機床上下料的龍門式6關節(jié)機器人,價格20萬出頭,可以管4臺機床,相當于替代一個工人,只花5萬元。談到這些,何敏佳忍不住眉飛色舞:“剛剛有一個好消息,明天有一個大客戶要見面洽談,如果談成,會訂幾百臺??!”
“幾百臺?”那他今年爭取銷售千臺機器人的想法,也許真的可以實現了。告別何敏佳,我不停地在想,這個樸實的老總,其實非常具有企業(yè)家的特質:白手起家,從機床改造做起,一步步發(fā)展起自主的數控系統(tǒng),直到年銷售10萬套;而為了做好數控系統(tǒng),又研發(fā)并批量生產伺服電機,繼而又涉足機器人。每一步,雖然都不是“高大上”,但都是從解決問題出發(fā),走得大膽、踏實。這大概就是我喜歡每次到他那兒看看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