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平
摘 要: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越來越注重時效性,而非有效性。教學方式過于客觀、單一,教師過于注重寫作方法的灌輸,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學習興趣,降低寫作積極性,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本文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感情、平衡學生的寫作與閱讀教學、提倡作文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jié)合等途徑,在增強寫作趣味性的同時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 初中作文 教學現(xiàn)狀 有效性
語文作為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科,往往不受學生重視。尤其寫作能力訓練因為花費時間久,不能快速提高成績,同時由于傳統(tǒng)教學重閱讀、輕寫作的特點,因此學生的寫作水平難以有效提高,教師要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讓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寫作積極性和寫作素養(yǎng)。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語文教材偏向閱讀本位
目前初中語文教材仍然以舊有的編寫體制為主,只關注閱讀教學,而忽視以學生為主體的寫作方法及寫作思路的傳授。對于閱讀和寫作,到底哪一個才是作文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存有很大的爭議。從現(xiàn)今語文教材中的大篇幅閱讀板塊,我們不難看出編寫者將閱讀認為是寫作的基礎,而將寫作訓練放在課后的“學習建議”中,使寫作變成閱讀的附屬品。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大量仿寫讀過的文章,對于作文沒有自己的思考與真實感悟,缺乏情感。實際上語文作文教學應該是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而教材將閱讀作為本位,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二)教師過于注重寫作方法的指導
寫作本應該是學生對生活真實感悟的體現(xiàn),是學生情感的自然流露。但現(xiàn)在的寫作教學模式僵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qū)W生大量灌輸寫作方法,忽視寫作反映生活真實面貌的特征。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寫作時對情感升華部分不知道怎么下筆,或者干脆堆砌煽情詞匯,刻意營造感人氛圍,以博取閱卷老師的同情。這種寫作目的無疑是功利化的,學生寫作不是從生活出發(fā),而是從考試出發(fā),思考的不是生活本真而是如何使作文立意新穎。教師只注重寫作方法的教學方式其實是一種作文速成教學,使學生為了寫作而寫作,生活態(tài)度無從體現(xiàn),甚至使學生缺乏責任感,成為生活的旁觀者而不是思考者。
(三)學生寫作缺乏生活感悟
現(xiàn)在學生的寫作水平低,寫作缺乏真實情感,并不能完全歸結(jié)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問題。通過了解學生的作文練習,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生活經(jīng)歷缺乏思考及深刻認識,這就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語言簡單蒼白,傳達不出自己的生活感悟。反映出很多學生對作文重視度不夠,閱讀量小,認為寫作或閱讀會耗費大量時間,而更傾向于利用這些時間練習理科題目。另外網(wǎng)絡的發(fā)展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紙質(zhì)文字失去興趣,他們更熱衷快餐文化,同時一些家長為了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減少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使學生生活經(jīng)歷匱乏。
二、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平衡閱讀與寫作練習
對于教材中的課后練習,教師要予以重視。教材所選的閱讀材料都是十分精彩的文章,教師在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寫作手法進行講解時,要選取適合學生寫作的練習點,如環(huán)境描寫、心理描寫、情節(jié)想象、仿寫等,讓學生課后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積累課文中值得借鑒的東西,同時教師要注意使課后練習盡可能地貼近生活,選取與生活有聯(lián)系的課文給學生講解,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鞏固對課文知識的掌握,使作文內(nèi)容更真實、自然,更有生活氣息。對于一些經(jīng)典名作,教師要重點賞析其中可以運用到作文中的寫作特點,如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中運用了很多巧妙的修辭方法,又如《背影》對細節(jié)的描寫觸動人心,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
(二)開展課外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活動應倡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模式。要讓學生靈活應用知識,實踐是基礎。尤其在作文教學方面,更要注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寫作興趣,做到言之有物。因此學校應鼓勵學生參加課外綜合活動,擴大學生的寫作范圍,讓學生走入社會尋找寫作素材,并通過觀察思考得出感悟。反映生活的基礎是觀察生活,參加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的作文中不僅有細致入微的生活現(xiàn)象,還要有提升作文高度的獨特觀點。教師可以為學生的實踐活動確立一個主題,如“時間”,讓學生組成小組仿照央視的采訪模式對自己的家人進行采訪,讓學生在了解家人的同時有所感悟。
(三)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
教學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借助多媒體實現(xiàn)。網(wǎng)絡的普及使學生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上網(wǎng),卻不愿意在課下閱讀教材,這就提醒教師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改變以適應時代發(fā)展。如教師可以在講解課文之前,在課堂上放映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電影片段,寓教于樂,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對于網(wǎng)絡流行語,教導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例如,對于網(wǎng)絡中流行的“韓寒體”,學生可以加以改造,寫出有個性的語句,以體現(xiàn)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及個性特點。
三、結(jié)語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低,教學目的以應試為主,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等諸多制約因素阻礙著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教育工作者要對如何提高教學質(zhì)量這一課題進行不斷探索。進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改革,從理論到實踐,提高教學水平,改變僵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礎上,學會觀察與思考,塑造寫作個性特征,提高綜合素質(zhì),真正達到“作文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宋勝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法研究,2013(8):96-98.
[2]黃曉菲.新課程作文教學的思考[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07(7):72-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