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梅
摘 要: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備課前,應該先鉆研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成竹在胸,從備課抓起,夯實基礎,這樣實效性才能顯現,語文教學基礎才會扎實。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備課 方法
備課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備課是每位教師每天都要開展的一項最基本的工作。活動前通過備學生、備活動、備教師,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手中有方法”,在組織活動時就會有條不紊,活動時間也會相對充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當重視備課,了解并掌握備課的基本要領,切實提高備課能力,從而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chuàng)新設計,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創(chuàng)新在哪里?備課設計,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說:“所謂創(chuàng)新,往往只是將早已存在的東西加以變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備課前應當有“三見”:新見、遠見和創(chuàng)見。人云亦云、不知變化、原封不動地照搬別人的,永遠沒有出息。某些教師十分崇拜名師教案,不是自己在獨立鉆研備課,而是在“復制”名師的課。但令他們苦惱的是往往事與愿違,“復制”的名師教案,用在課堂上效果卻很差。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簡單,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其學習與培訓需在反復活動中作行為自省與調整的跟進才能見效。事實證明,教案不能復制出效果。教師備課不僅要考慮課前的預設,還要預見課堂的生成變化。
二、摸清底子
小學語文教師每當接手一批學生時都應從不同渠道,以最短的時間,全盤掌握學生的情況。只有明了學生的基礎水平、對本學科的興趣程度、學生個性發(fā)展空間,才可能從容面對全班學生。我們必須承認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異,道德水平的不同,才能針對學生實際,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活動。只有結合自己學生實際情況、個人教學習慣、風格對教學設計進行個人修改后的課堂教學,才能在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下按照各類學生的知識水平,有計劃地安排組織不同深度的課堂活動,以求得各類學生在心理上的一種平衡,促使優(yōu)等生更加聚精會神,積極思維,后進生在心理上也會感到教師也在時時注意和關心他們,以增強他們趕上全班整體水平的自信心,從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吃透教材
吃透教材不僅是對某一篇課文或某課時教學內容的熟悉和理解,更現實的理解,應是教師對教材的靈活處理。首先,我們要精讀課程標準,找準各時段的學科總體教學目標。其次,要縱觀整冊教材,了解全學期的教學內容,把握編者的編排意圖,制定自己的教學預期目標。再次,要全面掌握學校已有的能為本教材教學提供參考的資源,初步確定教學思路和方法。
四、編寫教案
這里所說的編寫教案,絕非抄寫教案。雖說寫教案不等于備課,但備課不可能不寫教案。做任何事,成功的前提都離不開精心的準備工作,教學這項系統(tǒng)的工作更是如此。當我們摸清底子吃透教材之后,必須把自己確定的預期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教學的重點難點、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梳理成章記錄下來,這是教師的先期備課工作。
五、寫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fā)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令人遺憾不已。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不僅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而且將其記錄下來,可以成為今后教學的豐富材料養(yǎng)分。
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應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fā)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qū)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在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六、板書設計要有創(chuàng)新,體現重點
板書滲透教師的學識、智慧和技巧,體現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審美素養(yǎng),反映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好的板書能提綱挈領、突出重點,配合講述、畫龍點睛,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七、從教學手法做好備課工作
語文教學過程其實是一個十分靈活的教學過程,也如我們常說的“教無定法”,任何教學內容都沒有一套死的教學規(guī)則,任意一節(jié)課,不同的教師會有自己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樣,任意一個教師都不會只有一套固定的教學結構。所以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們大可不必千篇一律,模仿名家教學模式,只要能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學習,或者不知道寫什么,而教師教的寫作方法對他們來說都太過于抽象,剛好那段時間學校特別流行折“千紙鶴”,很多學生都癡迷于折紙游戲,我靈機一動:既然他們對“千紙鶴”這么感興趣,不如就寫一篇關于“千紙鶴”的作文好了,于是在上課的時候我對大家說:既然大家都喜歡折“千紙鶴”,那就寫一篇介紹如何折千紙鶴的作文吧。這么一說,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于是,一節(jié)最“可怕的”作文課就這樣上完了。
總之,備好課是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認真搞好備課,是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發(fā)展教學能力的重要保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