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慶望
一、霍桑效應對班級管理的啟示
所謂霍桑試驗,就是將科學化的管理模式當作實驗的基本條件,關鍵目標是改善工作環(huán)境、工作條件等各方面的客觀因素,通過這些措施來探索提升工作效率的措施。從霍桑效應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當被觀察者得知自己正在受到別人格外關注的時候,會出現改變其行為傾向的效應。從本質方面來看暗示的作用,人類自身的理念與感情都會受到他人潛意識的干擾,而這種干擾是具有差異性的。人類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去接受自身所尊敬、喜愛、信任的人的一言一行,即便是暗示,也會接受一部分。從上面的分析中很容易得出兩個關鍵詞:鼓勵和自信?;羯P獙ξ覀冊诎嗉壍掠芾碇械膯⑹驹谟冢簭V大教師對于學生有美好期望,才能夠讓學生從內心萌發(fā)一種主動改善自我、不斷提升自我的潛在能力。而教師的這種期望能夠逐漸銘刻在學生的內心。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擁有機會成功,是否可以獲得成功,關鍵在于其身邊的人是否能夠像看待成功人士一般,去信任他、引導他、期盼他。
二、霍桑效應在班級管理中的實踐策略
(一)構建“被關注”的德育環(huán)境
學生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班集體當中度過的,而一個具有良好的德育氣氛的班集體,對于學生未來各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這就需要廣大班主任注重班級的氛圍建設工作,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氛圍,使得學生的一言一行有準則,所接受的是正確指引的教育,所看到的是和諧、融洽、積極的班級文化,處在這樣的班級環(huán)境中,學生才能夠不斷成長。首先,傾注愛心因材施教,一粒豆子不能長成一株好的豆苗,有諸多原因:或是因為缺少陽光水分,或是因為缺少合理的養(yǎng)分,或是因為豆子本身的原因。差生的產生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班級當中所開展的各類活動不可以人為地去排斥差生,教師應當鼓勵這些差生主動地參與到班級中的活動中來,通過活動去展現自身的優(yōu)點,在活動當中尋找自身的定位,從而逐漸提升自身的信心,進而不斷提升健全自我的能力。一個班級當中,應當具有一股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力量,使得這些差生在這個環(huán)境當中能夠輕松、愉快進行生活與學生?;羯P砻?,隨著滿意度、參與度以及歸屬感的不斷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深刻的滿意度、參與度以及歸屬感則來自于個人需求的持續(xù)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則是更為關鍵的內容,即“被關注”的潛在層面需求。要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教育的時候,應當從感情方面切入,以身作則,通過自身的真情流露與言行舉止去實現鼓勵學生的目標。針對差生來說,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感情,由于差生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都屬于存在問題的學生,不能獲得理解與尊重,非常容易導致差生的內心變得扭曲,長此以往,其內心就會排斥他人的看法,因此,轉化差生更需要注重信任與鼓勵,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當加倍注意。首先,依照差生的知識水平與基本能力來調整教學的目標,設計對應的教學內容,使得差生只需要稍加努力就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其次,應當盡量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積極構建良好的教學條件去進行不斷的指引。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差生是否能夠跟上,課堂當中應當重點關注差生,同時加強對于差生的輔導,循序漸進,充分挖掘差生的學習興趣,指引其主動參與到學習實踐中來,例如,教師在進行教案設計時要突出對后進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讓他們能夠從簡到難,逐步消化教學內容,讓他們有成功的喜悅,在下階段的學習中更有自信。
其次,打造互幫互帶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各個學科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同樣也可以運用在班級管理當中,小組合作這種個別化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后進生擺脫困境,又可以使他們有歸屬感,獲得教師和同學的關注,能抬起頭走路,輕松愉快地學習,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健康成長。當然,在具體分組過程中要對學生有詳細的了解,掌握學生的成績差異、個性特點、同學關系等,為有效分組做好準備,最后依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統(tǒng)一分組,經過一段時間磨合后,再進行調整,最后確定合作小組的最終成員。筆者班級中即采用互幫互帶的小組合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小組合作后,我班的團隊凝聚力、向心力、帶動力不斷增強,后進生逐漸擺脫學習的困境。
(二)培養(yǎng)團隊意識,建立全員參與班級管理的機制
在霍桑的實驗工廠,客觀物質的變化沒有影響生產效益,倒是工人在實驗中對自己心理需求的滿足度和對集體精神的滿意度促進了生產。所以要發(fā)掘后進生身上的潛能,激發(fā)他們參與集體生活以及求知的欲望,讓他們在班級活動獲得成就感,提升他們熱愛集體、參與集體管理的熱情,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最終改正自身的缺點。
班干部選舉制度要不拘一格,我在班干部任免中,采取推薦候選人,再進行差額選舉的辦法,對班干部的任用進行引導,給了許多有特長有能力的后進生許多機會;對不稱職的班干部,也有比較明確的罷免程序,形成班干部管理的有效機制。原本被排除在班干部選舉對象之外的后進生,也成了被關注的對象,他們的積極性被不斷提升,被選中進入班干部群體的后進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更多關注,使得他們能發(fā)揮出異常積極的工作熱情,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作業(yè)的正確率,最后提高自己的成績。如我所在的班級在班干部競選中,除了部分品學兼優(yōu)的同學外,還有四名后進生最后也眾望所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總分很低,有個別偏科現象,但是人緣好,有一定特長。當選以來,由于他們被老師和同學格外關注,自己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特別是對自己各方面的要求相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自身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四名班干部的工作成效非常顯著。
(三)疏導后進生的不良情緒,建立每周德育談心機制
霍桑效應的實驗告訴我們,不滿情緒的充分宣泄,能夠讓人感到心情舒暢,干勁十足。利用好學校的心理宣泄室,進行有效的情緒疏導,建立德育談心機制,及時化解后進生內心的積郁,調節(jié)情緒,就能促進其情感上的滿足,進而培養(yǎng)起和教師之間的感情,激發(fā)學習的動力。
許多后進生之所以成為后進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積郁的挫折太多,沒有及時發(fā)泄。當教師意識到某位學生對某門學科沒有信心、對某一位老師心懷芥蒂,就必須引導,如果發(fā)現有不滿及怒氣,應及時帶其去心理宣泄室,讓他的情感有所釋放。然后再進行進一步談心,分析問題所在;同時要告訴學生宣泄不良情緒是一種很好的方式,要注意,隨時任意的宣泄情緒也是不對的,必須要注重場合,慢慢學會控制。endprint
(四)借助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力量,擴大被“關注”范圍
班級只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小環(huán)境,學校、家庭、社會其實都是學生必須要面對的舞臺。要完善后進生的人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斗志,提高思想方面的覺悟,光靠班主任教師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應該借助班級之外其他環(huán)境當中的主體來共同幫助,擴大其“被關注”的范圍,這樣轉化的效果會更加明顯,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轉化機制。
任何一個人都具有其獨到的優(yōu)點,所謂差生同樣如此。盡管許多差生在內心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扭曲情況,但是其對于未來的美好追求、對于受到他人尊重的渴望、對于受到教師與家長鼓勵的期盼,都是其內心當中獨到的優(yōu)點,這些優(yōu)點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這就需要廣大教師主動構建良好的機遇,來發(fā)掘差生所具有的這些優(yōu)點,通過組織安排一些活動來為差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其優(yōu)點的機遇,同時要給予積極的指引與鼓勵,讓差生能夠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不斷的堅持,其自信心也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
當前,許多家長都存在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態(tài),再加上社會中各種思想觀念的影響,功利化的理念是家長群體普遍存在的價值觀念。家庭環(huán)境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關鍵的部分。教師應當不斷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使得廣大家長能夠清楚他們的孩子在校園當中是被教師所喜歡并認可的,讓他們關注孩子取得的點滴進步,體會到做家長的自豪感。此外,通過與社會力量合作,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注、被認可的歸屬感,在學習之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自信,讓社會力量的評價來激勵學生。如我在班級雷鋒日活動中與社區(qū)合作,讓學生走上社區(qū)服務的崗位,為社區(qū)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有文藝特長的學生去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進行表演,有電腦特長的學生去給退休老人解決電腦問題等,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受到了社區(qū)與被幫助者的贊揚,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更有學習的激情,希望學有所長,能在日后幫助更多的人。
三、霍桑效應的班級管理實踐成果
實踐之后,同學們無論在生活中、亦或是學習中都能夠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清楚怎樣的言行舉止才是受到老師與學生所喜歡的,班級團隊凝聚力大大提升,班級當中的學生能夠在和諧、友愛的環(huán)境中去進行學習與生活,有效防止班級中呈現兩極分化的狀況,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良好景象。學生們處在這個互相關注與互相尊重的班級當中,逐漸養(yǎng)成了關注他人與尊重他人的良好習慣。從以前自身需要受到他人的尊重,逐漸轉變成為能夠理解他人也需要自身的尊重;從之前需要他人去耐心傾聽自身的傾訴,逐漸轉變成為主動去傾聽他人的傾訴。自主管理的氛圍也逐步形成,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都認為自己是老師關注的對象,特別是原來拖班級后腿的后進生。加上在班級里并不存在兩極分化的優(yōu)生與差生的界限,全班學生在各個科目當中都有機會獲得鼓勵與贊揚,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班級的管理,學生自我管理的意識逐步增強。同學們你追我趕的氛圍形成,班級同學之間相處融洽,集體活動中團隊意識非常強烈。
(作者單位:浙江溫州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