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蘇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對學前兒童的“閱讀和書寫”發(fā)展作出明確的要求。作為兒童早期閱讀材料的新生力量——繪本,又稱圖畫書,以其出色的創(chuàng)意、聯(lián)想,幽默的表現(xiàn)手法和豐富的人文精神,深受到孩子的喜愛。體驗式閱讀是指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帶領幼兒進行體驗式閱讀,這樣能夠幫助幼兒最大程度地理解故事內涵、體會故事情感,真正進入到故事中。我園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嘗試從以下四個方面創(chuàng)設體驗式的閱讀情境。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孩子“想讀”
環(huán)境是繪本閱讀的最好向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閱讀內容,為幼兒提供閱讀機會和場所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園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為幼兒提供大量的繪本。
體驗式閱讀活動的主旨是從圖入手,由情而出,因此,活動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落實在幼兒的情感體驗上。要讓孩子和家長一起愛上繪本,“想讀”。我園創(chuàng)設適合孩子年齡段的“地面繪本”:小班創(chuàng)設《好餓的小蛇》利用階梯和地面,結合繪本內容創(chuàng)設走廊區(qū)域如:畫一畫、跳一跳,唱一唱、數(shù)一數(shù),在游戲時間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同時利用入園和離園兩個時間段讓孩子和家長一起走進繪本、感悟繪本、愛上繪本;中班,利用走廊懸掛、樓梯和地面創(chuàng)設《鼠小弟的故事》系列繪本;大班則以《母雞螺絲去散步》為主,在地面上貼上故事概況、幼兒互動環(huán)節(jié)等開展繪本閱讀活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研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在閱讀活動中增加一些環(huán)節(jié),可以調動幼兒快樂的情緒情感,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涵、體會故事情感,從而優(yōu)化閱讀活動的質量。
二、體味愉快的閱讀經驗,讓孩子“愛讀”
想讓孩子多讀書,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讓孩子愛上書。這就要讓幼兒有愉快的閱讀經驗,老師可以和幼兒共同尋找。
邀請家長兒幼兒和一起將自己所熟悉的故事或經驗自制一本書,利用睡前餐后時間讀給幼兒聽,與同伴分享;或是幼兒在編講故事時,老師要當忠實的聽眾,讓幼兒知道自己是被重視的,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在組織幼兒閱讀時,除了集體閱讀時間,我們還有個人的閱讀時間。個人閱讀時間主要是放在區(qū)域班級圖書袋中,讓幼兒自由地選擇閱讀材料,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閱讀活動前,教師提供相應的新圖書,并向幼兒介紹圖書的名稱和內容,以激發(fā)幼兒閱讀的欲望和興趣。教師以間接指導為主,讓幼兒在探索中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幼兒的閱讀習慣、能力,以便作個別指導。
而在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我們創(chuàng)設孩子喜歡的“圍裙劇場”,即利用小圍裙在口袋里面放上故事中的動物和人物,與小伙伴一起講述繪本、演繪本。在區(qū)域活動中投放“圍裙劇場”讓更多的孩子讀繪本、說繪本、演繪本,家長們也一起參與其中,感受繪本的魅力。
三、創(chuàng)設體驗式閱讀情境,讓孩子“會讀”
教師充分利用圖畫書的這一優(yōu)勢,根據(jù)故事情境創(chuàng)設真實的閱讀情境,讓幼兒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故事內容。
在春暖花開、枝繁葉茂的季節(jié)里,到戶外享受陽光,親近自然,講講圖畫書《與你有約》,,講述了小動物們之間的“約定”。 選擇孩子們熟悉和喜愛的自然場景作為閱讀地點,讓孩子們游戲中體驗什么事“約定”。?增加輔助材料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我們發(fā)現(xiàn),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并不一定每次都能尋找到與故事情境相類似的真實情境。有的故事情境很難再現(xiàn),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增加輔助材料,創(chuàng)設虛擬的閱讀情境,將幼兒引入到故事情境中。孩子們一起搭上“小車”和動物們一起走進“森林”,和小動物們做約定, 在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中,和父母做了不同的約定。在小小的“約定”中感受友誼,感受信任。
在閱讀活動中增加一些閱讀情景,不僅能幫助幼兒理解故事,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教育無痕化”,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四、創(chuàng)設情感體驗的閱讀情境,讓孩子“會愛”
在閱讀圖畫書時,幼兒常常會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情緒變化時喜時憂。當故事中出現(xiàn)矛盾沖突時,幼兒又會各執(zhí)己見,爭個不停。借助作品中的矛盾沖突、兩難問題組織幼兒進行討論,通過擺觀點、講理由,在思維的碰撞中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之后再返回作品尋找答案,從中體會故事主旨,這就是沖突討論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受幼兒認知經驗和社會性發(fā)展水平所限,沖突討論比較適用于中班后期和大班年齡段的幼兒。
在閱讀《愛心樹》時,孩子們就進行了這樣的爭論:“男孩已經取走了果子和樹枝,當他再一次回來時,大樹還會幫助男孩嗎?”一邊是急需幫助、大樹深愛的男孩,另一邊是看上去已一無所有,只剩下最后一絲生命的老樹,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驗和情感體驗開始了爭論。有的說:“因為大樹太愛男孩,所以會給它樹干?!庇械膮s堅決反對:“大樹被砍了樹干就會死的,男孩不會讓大樹死的?!眱煞秸l都無法說服對方。隨著故事的推進,孩子們看到了無私的大樹,也看到了坐在樹墩上的蒼老男孩,他們眼中閃爍著淚花,感受到了大樹和男孩之間濃濃的愛意,為大樹的無私奉獻而感動。
繪本就像是一列帶領孩子四處旅行的列車,在這列車上,即使是生活經驗有限的孩子,也一樣能夠在圖畫書的畫面中獲得更多的生活認知,帶給孩子無限的人生可能性。幼兒園開展體驗式閱讀更能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不同繪本之間的被成人忽略的線索又會點燃孩子的聯(lián)想力。因此,繪本閱讀的世界應該是無條件的有趣、快樂、充滿魅力和感動。好的繪本猶如一粒幸福的種子,播撒到孩子的心田,開出美麗的花朵。
【作者單位:常州市花園新村幼兒園 江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