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非
讓馬修·麥康納贏得一頂奧斯卡影帝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從一位美國肥料巨頭那里找到了投資;《華爾街之狼》則從馬來西亞首相家屬名下的企業(yè)融到了大筆錢……
喬·紐科姆(Joe Newcomb)是
位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企業(yè)家,在肥料行業(yè)蜚聲多年,身價可觀。幾年前他去洛杉磯度假,受邀和朋友前往好萊塢影視劇明星查理·辛的家中共進午餐。觥籌交錯間,查理向紐科姆聊起他眼下正在為一部新電影《大聯(lián)盟》尋找投資商。盡管這個項目最終并沒有落實,但這次會面卻把喬·紐科姆帶進了影視圈,在各種飯局酒會上游刃有余的肥料大佬很快就結識了不少電影圈內人。
當時,以艾滋病患者為主角的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還差幾周時間就要開拍,但囊空如洗的制片人仍然苦于找不到投資,喬·紐科姆和他的合伙人喬·諾塔吉科姆(JoeN0targiacomo)“挺身而出”,斥資近200萬美金力挺馬修·麥康納。最終,一座金燦燦的奧斯卡小金人讓這筆投資顯得相當劃算。
“要投身一個全新的行業(yè)十分困難。”作為一家化學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喬·紐科姆形容自己富于冒險精神:“我之前從未不知道獨立電影的存在,但真正參與其中時,它讓我萬分興奮,我以后還會嘗試?!?/p>
尋求行業(yè)外的投資在好萊塢不是什么新鮮事,近幾年還出現了像梅根·艾利森(Megan Ellison)這樣的大金主,她是硅谷大亨勞倫斯·埃里森(Lawrence Ellison)的千金,也是獲得201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她》和《美國騙局》的投資人。這些因缺乏票房號召力而不被電影公司看好的項目,艾利森卻迎著風險拍下數百萬美元全力支持。
縱觀今年奧斯卡各路影片背后的“金主”,可謂“生冷不忌”。除了肥料巨頭喬·紐科姆,還有投資《華爾街之狼》的馬來西亞首相繼子里扎-阿茲(Riza Aziz),投資《白宮管家》的NBA球員邁克爾·芬利(MichaelFinley),而最終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為奴十二年》,投資人為比爾·波拉德(Bill Pohlad),其父是資深銀行家,坐擁數家金融機構及美國職業(yè)棒球大聯(lián)盟中的明尼蘇達雙城隊,比爾是其財產繼承人之一。
今年出手最闊綽的非傳統(tǒng)投資方,是一家名為紅色花崗巖(Red Granite)的獨立制片公司,公司創(chuàng)始人是名不見經傳的麥克·法蘭德(Joey McFarland)和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布·拉扎克(NajibRazak)的繼子里扎·阿茲。紅色花崗巖公司為《華爾街之狼》支出的預算超過1億美金,雖然派拉蒙影業(yè)負責發(fā)行這部由馬丁·斯科塞斯(MartinScorsese)執(zhí)導的電影,但由于前期無人看好,該片在立項的起初幾年里直面臨經濟危機,直到麥克法蘭德和里扎·阿茲出手,才解決了財務的燃眉之急。雖然紅色花崗巖公司對于資金來源始終含糊其辭,聲稱錢主要來自中東和亞洲的富商投資人,但一些批評家——尤其是英國的產業(yè)博客寫手克萊爾·蕾卡斯爾·布朗(Clare RewcastleBrown),她懷疑資金來源于阿茲身為富商首相的父親,多年未始終沒有放棄查實這家公司的幕后運作。
相比起來,比爾·波拉德可謂好萊塢娛樂圈里的資深玩家。在入行之初,波拉德相當謹慎,每年只選擇兩部作品,且規(guī)模都不大。李安執(zhí)導的《斷背山》就是他投資的。近幾年來,波拉德開始變得更大膽和富于創(chuàng)造性,他甚至擔任了泰倫斯·馬利克(Terrence Malick)導演的藝術片《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制片人,該片在2011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上搞得金棕櫚大獎。正是因為這部電影,他與主演兼制片人布拉德·皮特相識,也促使波拉德投資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皮特也是這部電影的制片人之一,還出演了片中一個角色。
在《白宮管家》的制片過程中,兼任導演的李·丹尼斯可是操碎了心,為了尋求資金,他耗費了無數時間精力與數個大財團談判,但投資仍然沒有著落。最終,NBA球員邁克爾·芬利仗義相助,和另外一位運作扶貧基金的外行投資人慷慨解囊,才成就了這部后來大受好評的電影。李·丹尼斯回憶:“在前期尋找投資時,《白宮管家》被業(yè)內默認是一部黑人電影,根本得不到任何支持,哪怕是傳統(tǒng)的獨立投資人都不敢接手?!?/p>
這類電影大批進軍奧斯卡的同時,投資人也趁機把自己推到聚光燈下。里扎·阿茲和麥克法蘭都得到美國制片人公會的提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制片人協(xié)會還向麥克法蘭拋出了橄欖枝。與此同時,喬·紐科姆通過與《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制片人的關系拿到了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入場券,他雖不是提名候選人,但在頒獎典禮之后的例行酒會上可結識更多明星大腕。
如《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這樣的小型獨立電影似乎是最不可能被“外行”投資人看好的,理論上,越是“外行”,越應該看重明星效應和特效規(guī)模,他們本未應該去投資更具有典型元素的商業(yè)電影。曾為《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和《白宮管家》四處籌資的獨立制片人卡西恩埃爾維斯(Cassian Elwes)說:“看起來似乎不合常理,但實際上投資藝術片要比投資高成本大片更為保險的多,這其中的玄機很難用道理說清?!?/p>
喬·紐科姆說:“把娛樂圈稱為娛樂產業(yè)是有原因的——這是一門生意。”如今喬·紐科姆已經組建起娛樂部門專門審查電影腳本:“最重要的是要有靠譜的商業(yè)計劃,打消盈利的念頭,也許就離成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