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波+彭玲藝
[摘 要] 通過組織調查湖南青少年文化產業(yè)的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湖南青少年文化產業(yè)具有傾向于娛樂型節(jié)目、宅男宅女型生活以及休閑型書籍等,并提出調查后的反思,相信對湖南乃至全國文化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青少年;文化產業(yè);調查報告
一、調查概況
我最近對湖南長沙的300多名青少年進行了文化產業(yè)的專項調查,列舉了你“最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欄目、業(yè)余時間最喜歡玩什么、最喜歡看的書籍、最不喜歡看的書籍”等題目。其中調查結果如下:
1、最喜歡看的電視節(jié)目欄目
在調查報告中問到:你最喜歡看的是什么電視節(jié)目欄目?絕大部分回答的是:《爸爸去哪兒》、《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以及一些相親節(jié)目等等。
2、業(yè)余時間最喜歡玩什么
在調查報告中問到“業(yè)余時間你最喜歡玩什么”的時候,玩電腦與玩手機獨占鰲頭,有80%以上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該項,其次是看電視、電影、聽音樂、打球、逛街、看書、旅游、滑冰、手工制作等等,但只有不到20%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這些項目。
3、最喜歡看的書籍
在調查報告中問到“現(xiàn)在你最喜歡看的是誰的書?哪一本書?”的時候,被調查者的回答是:高曉松《如喪》、張愛玲的所有小說、周國平《把心安頓好》、《安妮日記》、路遙《平凡的世界》、杜拉斯《情人》、姜戎《狼圖騰》、魯迅《魯迅文集》、施納德《瘋狂實驗史》等等。
4、最不喜歡看的書籍
相對應的,我們又調查了一下,“你最不喜歡的是哪一本書?”被調查者有一部分說沒有最不喜歡的書,有的認為最不喜歡的書是:《最丑陋的中國人》、說教類書籍、四六級詞匯書、《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高等數(shù)學》、《化學》等等,有的甚至寫不喜歡看急功近利讓人緊張的書。
二、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幾種主要傾向
1、傾向于娛樂型節(jié)目
傾向娛樂性、趣味性而忽視了思想性的節(jié)目。娛樂、搞笑、輕松、快樂,很容易讓人放松心情,這是很受人歡迎的,但娛樂并不等于真正意義上的快樂??鞓酚袔追N標志,哈哈大笑不是快樂的標志,那只是笑一笑而已。笑了以后,還要能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這才是“寓教于樂”,這就強調了文化的社會意義。在調查過程中當被問道:“你能否記得在這些節(jié)目中,主持人或者嘉賓說過的對自己人生有影響的話?”被調查者都是一臉茫然,大家都說只顧著看節(jié)目去了,只覺得挺開心、聽愉快的,其余的就沒有想那么多了。我們經常說:“雅俗共賞”,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我們都需要,但若一味地為了迎合觀眾的喜好而庸俗化甚至低俗化就不太可取了,由于庸俗或低俗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這種快樂本身就是有害的,因為庸俗的東西本身離黃段子就只有一步之遙了,這種東西叫軟刀子殺人,毒害青少年!
2、傾向于宅男宅女型生活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青少年業(yè)余活動單一,以靜為主。現(xiàn)在流行一個詞:“宅男宅女”,被調查的青少年大多數(shù)都宅在家中玩電腦、玩手機,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快餐文化。電腦、手機是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它們的特點是方便、快捷、簡單、直觀、視覺效果好、參與度高、信息量大,容易讓人接觸到最新鮮的事物、最新動態(tài)等。青少年最容易接收新鮮事物的特征讓電腦、手機成為青少年生活中的必需品與好伙伴。青少年對電腦、手機的熱衷,促進了動漫產業(yè)、網絡游戲產業(yè)鏈以及電子出版產業(yè)鏈等文化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與飛速崛起,在引發(fā)無限商機的同時也令人深思。
首先,網絡中的毒害信息,使青少年沉溺于其中,網絡中的色情暴力帶來的負面影響,使一些青少年將虛擬世界中的血腥暴力帶到了現(xiàn)實生活當中從而走向了犯罪的深淵。網癮形同毒癮,青少年沉迷于網絡,就會荒廢學業(yè),走上邪路。癡迷于網絡則會使人際關系疏遠,鼓勵,促使人際關系渙散,導致民族一群散沙,形不成團結,凝聚不了力量。
其次,玩電腦、玩手機所帶來的快餐文化的特點,注定人們更在意其娛樂性、趣味性,而忽視了其思想性,但文化產業(yè)的教化、引導作用與商業(yè)、盈利作用是兩架并駕齊驅的馬車,缺了誰都不行。重視文化產業(yè)的娛樂性、趣味性而忽視思想性的結果是賺了錢而失去了文化的引導、教化功能,那這樣的文化產業(yè)就成了純粹的賺錢機器,它就與其他商業(yè)機構沒有任何區(qū)別了,也就降低甚至侮辱了文化的內涵,在說文解字中,文化本身就包含有教化的意義在內。
3、傾向于休閑型書籍
雖然每個人對書籍各有品味與愛好,但一致的是大家都喜歡休閑的、輕松的文學書籍。雖然每個人的品味不一樣,但就如有的被調查者直接回答的令人緊張的書不喜歡看,這些令人緊張的書就包括教科書、高等數(shù)學、英語、馬列著作以及一些經典文學作品等等,當然也有一類他們認為本身就不好看或者不合自己胃口的書籍。但令人擔憂的,若最不喜歡的書就是自己必須每天學習才能拿到畢業(yè)文憑的書籍,那怎么辦?那就只有毫無樂趣的學習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盵2]從孔子時代就提倡的“快樂學習”,難道到我們這就會行不通了?這不禁令我們反思:如果被我們這個民族公認為非常經典的有價值的書籍被我們當作最不喜歡的書籍,到底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
三、調查之后的思索
1、人們喜歡娛樂、輕松是無可厚非的,人都喜歡快樂的生活,快樂既是素質,也是人生的一種方式,但首先要得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拔骱栉鑾讜r休”南宋的娛樂產業(yè)是很興旺的,南宋的商業(yè)經濟都很發(fā)達,但南宋的政權跨得很快,這與南宋的統(tǒng)治階級實行的政治方針有關,當時實行的政治方針就是“不談抗金、不談正義、不準老百姓談政治”。南宋的最高統(tǒng)治者宋高宗以及秦儈都不想抗金,而南宋的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陸游等都是抗金名人,但他們個人的命運都很悲慘。因此,因為失去民心,沒有鞏固的國防等等南宋很快倒臺。而南宋也是我國歷史上出現(xiàn)的奸臣、賣國賊最多的朝代,當時實行文人執(zhí)政,但“文人相輕”,文人膽小,內斗多、腐敗多,到最后金兵會要全部侵吞南宋了,皇帝身邊的大臣們還在搞黨爭而沒有一致抗金。endprint
2、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真理跨出一步便是謬誤”,娛樂也是如此,娛樂是上層建筑,屬于思想范疇,類似于教育,有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功能,古人云:“教之道,貴以?!薄ⅰ靶韵嘟?、習相遠”,這就論述了教育、教化的重要作用。傳道授業(yè)中的這個“道”實際上就是人們經常所講的社會價值,也包括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文化產業(yè)如果離開了道,就是精神鴉片,就會走上邪路。文化產業(yè)不能只考慮商機,如果離開思想性,離開道,就與鴉片毫無二致,為什么我們有精神鴉片的說法,精神鴉片實際上就是一種毒藥。在道的前提下,文化產業(yè)辦得好才是真正的好,離開道,那文化產業(yè)就是毒,冰毒、可卡因等精神鴉片。
文化產業(yè)不是現(xiàn)在才有的產物,從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時代就有文化產業(yè),當時孔子“弟子三千”,誰說這不是一種教育文化產業(yè)的雛形。文化產業(yè)從產生之日起就肩負著宣傳、教化、引導的作用,通過輿論導向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向美。從事文化產業(yè)的人,是在文化所起的宣傳、教化、引導作用這個基礎與前提下,通過規(guī)模效應,而得到商機,從而獲得物質利益。我們要防止文化產業(yè)走另一個極端,就是把文化產業(yè)直接等同于經濟實體,認為搞公益事業(yè),要宣傳、教化、引導等那是文化事業(yè)單位應盡之責,而搞好文化產業(yè)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以賺錢來衡量,為了賺錢而不擇手段屢見不鮮。于是,低級、庸俗、媚俗引導著文化產業(yè)的市場,娛樂至死,為笑而笑,“喜怒笑罵,皆成文章”,可為笑而笑是成不了文章的。如果說,文化產業(yè)市場中高尚、高雅文化不多,但中庸之道應該保持吧,也就是人們喜聞樂見、老少皆宜的那種文化產品是受人歡迎的。文化產業(yè)與文化事業(yè)有著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通過輿論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向美,而不是向下、向惡、向丑?!啊囊暂d道‘藝以載道,就是要把人的天性,引導到一個不至于泛濫的層面。”[3]
3、“笑”并不等于快樂,“笑”不等于娛樂,“笑”也不等于健康,這是我們開展文化產業(yè)所應該思考的。比如,黃段子能引人發(fā)笑,甚至可以在一段時間流行,但誰都不會否認黃段子是不健康的。人活著總是要有一定精神的,一定的信仰的,一定的精神支柱的,這就是我們所講的素質,而這些都靠教育、貫徹、宣傳到人的頭腦中、心中,這就是文化產業(yè)的重要功能。
參考文獻:
[1][2]孔子著,論語正義,選自諸子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96:83,126.
[3]楊曉華著,自覺樹立民族復興時代的文化主體——對話著名哲學家樓宇烈教授[J],載新華月報,2014(1),113.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軟科學項目,項目名稱“湖南青少年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課題編號:2013ZK3053)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雍容波(1975—),女,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2級博士生,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副教授,主要從事公共政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學與研究。
彭玲藝(1982—),湖南湘鄉(xiāng)人,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教科系講師,主要從事教育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