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師的素養(yǎng)關系和影響著學生的終生。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表率,優(yōu)秀的教師更是學生的偶像。有一位優(yōu)秀教師說過:“用教師的生命狀態(tài)影響學生的生命狀態(tài)”。這說明了教師給學生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教師給學生帶來的不僅是所教的那些知識,而且還有他的行為習慣、思想品德及對日常生活的態(tài)度等。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用自己的學識教育學生,而且還應用自己的靈魂去感化學生和塑造學生的心靈。
[關鍵詞] 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教育關系
一、教師要提高自己的高尚品德
溫家寶總理說過:“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因為我們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教師人格高尚、眼界開闊、知識淵博、志向遠大、思想活躍,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科學的知識,更要學會做人。因此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忠誠于教育事業(yè),要把培育優(yōu)秀人才當做人生最大追求,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文明當作人生最大的樂趣,做好終身從教的思想準備,甘為培育人才的泥土,滿腔熱忱地全身投入教育之中。其次,要嚴于律己,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做到心靈美與行為美表里如一,儀容儀表與言語美相一致,以良好的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感染學生。第三要誠信做人,嚴謹做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抵的住社會各種不良傾向的誘惑,時時處處以嚴謹仁愛,勤儉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真正無愧于“人類心靈的工程師?!?/p>
二、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
因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創(chuàng)造者,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教師要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因為,教師的文化素質是教學的必要保證。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文化知識,要能夠有“講得出、講得好”的本領。教師知識豐富,才能讓學生信服。有了廣博的知識,在課堂上就會游刃有余,對于課堂知識的把握也會有一個新的高度,無形之中就把學生引入更高的知識境界,教師只有知識面廣、能力強,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很好地吸收和理解所學內(nèi)容。一名教師是否有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對其教學的肯定?!澳芰κ侵行W教師素質的重要方面,是教育開展有效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如果教師知識面窄,在教學中就不能多方面連貫的傳授知識,讓教學變得枯燥乏味,同時也會使學生對學習喪失興趣,對學科喪失積極性,對教師產(chǎn)生懷疑,從而降低教師的威信,所以說教師淵博的知識對學生影響是巨大的。
三、教師要語言風趣幽默
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教師的語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最直接工具。說話不僅是語言技巧,更是一門藝術,教師的語言魅力主要在于要有激情,“言為心聲”在課堂上要將自己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對學生的熱愛,對所教專業(yè)的精通融入語言,聲音要充滿熱情,富有感染力、號召力。說話清楚有力,生動風趣,思路清晰,語言豐富多彩,風趣,言之有度,就會使學生容易接受知識,樂于學習,不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就會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有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極大的積極性,有助于知識的提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教師具備了足夠的知識而不能用語言表述清楚就會使學生掌握知識產(chǎn)生了障礙,從而產(chǎn)生反感,導致對這門學科的反感。所以教師在上課時要有足夠的藝術性,給課堂賦予藝術活力,使得知識不枯燥,學生在愉快中接受了知識。所以教師在講課時要有無限的精彩和魅力。
四、教師要關愛每一名學生
霍懋征老師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當一名教師,首先要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老師的態(tài)度決定學生學習的方向和力量。我班上有一名同學,學習很平常,平時在課堂上也不積極發(fā)言,我就在一次作文點評時寫了這樣一段評語:看到課堂上,你那專注的神情,老師也感到欣慰;看到你在課外,和同學們友好相處,老師為你高興;看到你越寫越認真的作業(yè),老師真為你欣喜;我知道,你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這一學期,在你的努力下,你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老師和同學們都看在眼里,為你感到高興。如果你能大膽回答問題,鍛煉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那么你的成績將更上一層樓。學生看到這段話時很激動,在我上課時表現(xiàn)出了積極活躍的一面。有一次他的一篇作文寫的特別好,有很多經(jīng)典的句子,我就在作文點評時在全班念了他的這篇文章,從那以后這個學生一發(fā)不可收拾,每篇作文都寫得很認真,很精彩,上課也積極發(fā)言,作文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師的人格是教育事業(yè)的一切,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學生心靈的陽光。作為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師德修養(yǎng),堅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范教育和感染學生,要成為學生的榜樣,要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只有教師知識面廣、教學能力強,才能有效地進行教學,才能得到學生和家長的敬重和佩服。
參考文獻:
[1]溫家保:《談教育》.
[2]張文質:《一節(jié)好課需要的教育智慧》.
[3]林華民:《做一流的教學能手》.
作者簡介:鄭金紅(1965—),女,籍貫:吉林省洮南市,河北省廊坊市第八高級中學,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