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詩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入,因材施教是現(xiàn)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要做到因人而異,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來制定教學計劃。在小學教學中應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本文從因材施教出發(fā),對此種教學理念在小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重點探討了因材施教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教學;因材施教;應用;探討
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素質、實踐能力為第一原則,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學生,只有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社會需求的全方面人才,教育活動才有意義。小學教學是每位學生必經(jīng)的階段,因此,小學教學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關鍵的作用,目前小學教學中還存在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新時期下的小學教學模式與實際的教學方案不適應,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因材施教理念相互矛盾等。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教師對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性認識得不夠深刻,對新時期改革下的教學模式不夠重視。本文探討了因材施教在小學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方法,提出因材施教這一教學模式的在實際教學課堂中的重要性,具體說明如下。
1 因材施教的內容
事實上從古至今的教育與因材施教理念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教育家,他曾經(jīng)這樣說過,教育就是要從實際出發(fā)。以往的教學模式以教學大綱、教學內容為目的,盲目關注教學進度,而不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但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樣也與新時期的教育改革觀念背道而馳。小學教學對學生而言有著重要作用,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小學教學是構建學生行為習慣和思維能力的基礎,只有打好基礎學生綜合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道路起到一定的幫助,因此,小學教學中應用因材施教理念有著重要價值,小學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fā)展。
2 因材施教在小學教學中突出的問題
2.1 學生的個性化差異
每位學生從生下來就注定著各自的差異,這世上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現(xiàn)代教育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體現(xiàn)出人性化的特點,堅持按照因材施教理念來教育學生,這也是新時期教育改革下的必然發(fā)展。學生個體化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性格、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心理壓力等,會出現(xiàn)這些差異的原因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先天差異,而另一種是后天差異,其中后天差異可由個體成長環(huán)境、性格、興趣、愛好等特征來決定。在小學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必然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師如果按照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去授課,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并不能學習到太多的知識,學習效果也就相對較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好壞來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來提高教學效果。
2.2 教學方法不完善
現(xiàn)階段小學教學中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教學進度落后、學生學習能力差異明顯、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等,提高了對小學教師的教學難度,因此,為適應新時期的因材施教理念,教師的首要目標是提升學生在任一階段的學習能力。學生的進步與教師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解決學生切身存在的學習難題。因材施教理念就是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解決每位學生的學習難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xiàn)每位學生的共同進步。在小學教學中實際要解決的問題是建立起完善的教學方法,只有理論而不注重實施,教學效果也得不到體現(xiàn),在理論指導的前提下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是小學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
3 小學教學實行因材施教的具體方法
3.1 實行分層的小學教學
小學教學是學習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學生只有在小學階段具備良好的學習基礎,在后續(xù)的學習活動中才能更好的發(fā)揮優(yōu)勢。小學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找出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結合教學內容實施教學計劃,讓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始終貫穿小學教學中去。由于小學教學的學習對象年齡層較小,對思維、意識的構建尚不健全,因此,小學教學要根據(jù)學生在每一階段的學習任務進行分層,來制定與之對應的教學計劃。小學教學的分層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讓學生隨著教學進度得到進步。
3.2 制定不同階段的學習評價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教育始終秉持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觀念,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將因材施教理念貫穿到教學活動的每一階段,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愿意主動參與學習。小學教學應用因材施教理念,首先要從實際出發(fā),找出學生個性化差異,通過有效的、適當?shù)慕虒W措施,讓學生參與教學,最大程度掌握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提升教學效果,實現(xiàn)教學目標。根據(jù)小學教學各階段目標的不同,制定相應的學習評價,來輔助學生進行接下來的學習活動。學習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對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在小學教學中運用學習評價,來提升學生對學習效果的關注,從而不斷推動自身積極向上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彤彤.淺談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史志,2009(17).
[2]李莉.小組學習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杜娟.關于小學數(shù)學因材施教的方案研究[J].教師,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