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文
寒冬臘月,為了御寒,人們需烤火取暖。城里人用的是電暖器、空調等設備。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湖南桂東縣農村,時至今日,大爺、大嬸、大叔、大嫂、小朋友們依然提著一個個取暖神器——火籠,延續(xù)著千百年來古老的生活習俗。
以打火籠而“聞名”的村莊就有橫店村、尚義村。橫店村在橋頭鄉(xiāng)的西部,與甘坑、俠頭村莊交界,1380人的村子擁有8000多畝南竹,這里的南竹“竹葉青青不肯老,枝條楚楚耐嚴寒”。豐富的竹資源為桂東的巧匠們編造火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桂東的火籠,結構較為簡單,由籠身、籠柄、籠缽、籠蓋、籠底5部分構成,材料大部分是竹材。
今年52歲的何承初老師傅是打火籠的“老把式”,他說,打火籠,選材很重要。一根根竹子,有老有嫩,有柔有韌。一般來說,砍竹子在夏至后,挑選長在松沙土里,當陽、無蟲蛀、無腐朽的中年(三四個年頭)竹子,不要長在石山里或遮陰的竹子。為了“選美”,選材時常常舍近求遠。
竹子砍回來了,同一根竹子剖開之后,竹材質量也有高低。竹青是最上等的材料,竹黃稍微差些。對不同的竹材要做不同的物理、化學處理,加工、取用上也分門別類。
火籠的籠身呈圓柱形。何師傅介紹說,編制籠身,分外圍、內圍。外圍是展現美的地方,為了搶眼,用的材質是最上等的竹青,用一片片又薄又細的竹青篾片精細編制,且篾片的接口隱藏在火籠的一根根直柱里。內圍在火籠身的里面,人們看不到,所以材質用的是竹黃,且篾片也顯得毛糙、粗陋一些。篾片要剖勻稱,關鍵要擰緊剖篾機的螺帽,最好把鐵輪改造為皮帶輪,就能做到無間隙。做圍子的篾片,剖好了,不僅要煮,而且要曬干,這樣才能保存。
為了讓火籠姿態(tài)美,在制作中,各構件要注意布局。比如,直徑8寸大的火籠,籠身高是14厘米,火籠柄則是28厘米,而直徑9寸的火籠,籠身高是15厘米,而火籠柄是30厘米。火籠的其他部件——籠缽、籠蓋、籠底,也要相應調整。
此外,籠提手也就是籠柄,不能用老竹,老竹在彎曲過程中易裂、易斷。為了讓籠柄定型,還得蒸煮?;鸹\夾要圓滾,這是基本功,做得多,就熟能生巧。籠底是一塊圓圓的木板,籠蓋由鐵絲扭成鏤空罩子?;鸹\缽放置在圓柱形的籠身內圍。過去,火缽多數是泥缽。而今,火缽用鋁盆,或洋鐵皮敲打而成。火缽的器具形狀也挺講究,一般來說,上大下小,類似花盆,裝載時與籠底有一點間隙,這樣,就避免了火缽盛裝火紅的木炭時燒焦或燒壞火籠籠身。
在何師傅家,我們看到他加工火籠是按火籠的構件分別進行制作,再把一件件做好了的部件,進行組裝。這大概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據他說,他編制火籠30年了,當年因為家里窮,學了這門手藝,迄今為止至少打了6000個火籠了。
一個個火籠編造好后,上市之前,巧匠們還會給火籠“美容”,漆上桐油。如今,桐油少了,就用梔子這種天然植物的果實熬成水,水成黃色,涂抹到火籠上打底,再漆上明油,火籠就魅力四射,油光發(fā)亮了。
何師傅說,過去村民扛一根竹子從橫店往上坑拜師的人絡繹不絕。而今就未見了,學會了的也去了外面打工。
制造火籠用材并不多,造價成本低,但制造的環(huán)節(jié)卻達20多個。桂東除了橋頭鄉(xiāng),其他各鄉(xiāng)鎮(zhèn)也會編造火籠,巧匠們造火籠,以家庭為“演出”單位,男的唱主角,女的打幫手,唱配角。一對夫妻熟練工一天可制造3個火籠。
火籠帶來了商機,市面上一個火籠,可賣到100元。打火籠的不少農家造起了“洋房”。在尚義村,騎著摩托推銷火籠剛剛歸來的彭石佑師傅說,火籠大部分批發(fā)銷往江西,銷路好,曾有一個福建老板要一萬個,由于沒貨源,就沒接這一單業(yè)務。據了解,桂東的火籠最遠銷到了臺灣。
桂東第一個制造火籠的是誰沒有文字記載,但火籠無疑是桂東人勤勞智慧的結晶。
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火籠,還承載著一個地方濃厚的民間歷史文化。桂東人用火籠烤火,稱“灼火”,離開暖暖的火籠時,邊走邊說“熱火難離”。有人還曉得唱火籠山歌——“十一月來雪紛紛,手提火籠進房門……”
大嬸、大娘們用火籠烤火,喜歡系上一條黑底白花的圍裙,這無非是取暖的范圍寬些,火的資源利用率高一些。大爺們烤火,嘴里含著一根長煙筒,用手支起,伸向火籠里,“吧嗒”“吧嗒”,一霎,煙鍋就冒出了一縷濃煙。俗語說,“煙筒起水必有雨”,大爺的長煙筒還能預報天氣呢。
桂東人串門、赴宴、看電影……也喜歡提火籠。在土坪里交流閑談,缺少凳子時,火籠柄上也可坐人。做媳婦的早晨煮食,不會忘記鏟好一兩個暖烘烘的火籠火,裝好后遞給遲起床的公公、婆婆,以表晚輩對長輩的孝順。做母親的,或用火籠當“烘干機”烤尿布,或準備好火籠火,為孩子上學御寒,點點滴滴,留下了母親對兒女們溫馨的愛。
火籠不僅是農村必備的生活用品,而且還是女兒的嫁妝呢!如今這一習俗依然在綿延伸展著。
桂東火籠,稱得上是一件上好的民間手工藝品,也是桂東人生活習俗的一張“明信片”,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和諧了一個又一個村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