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森瑞
要使學生對所教的課感興趣,課堂的導入是不容忽視的。那么,如何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呢?
一、復習導入法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 ”。在備課時,我努力去挖掘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注意找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通過針對性的復習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教師可以通過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而導入下一節(jié)新課的教學;或者結合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導入到新課的學習。從舊知識自然地銜接、過渡到新知識的導入,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舊知識,而且把新知識簡單化,易于學生接受和掌握。可謂一舉兩得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學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4 Section A “What would you do?”的設計,考慮到本節(jié)課的重點語法內容是虛擬語氣,如果教師直接講新內容,既單調、枯燥,學生也不易理解,因此我就利用學生在八年級學習過的條件狀語從句來導入新課。我先說:If I am free tomorrow, I will go shopping. 然后問學生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free tomorrow?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并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這時候我就會呈現(xiàn)有關的句子。然后再利用這些句子導入新課虛擬條件句的學習: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charity. 隨后讓學生注意觀察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不同,并拋出一系列問題:虛擬條件句的結構是怎樣構成的?什么是虛擬語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愉快地走進了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圖片導入法
圖片色彩豐富,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使人一目了然。在上課初始之伊,教師用合適的圖片導入新課,創(chuàng)造一定的教學情景,可以立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引發(fā)學生注意,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課堂增添生動活潑的氣氛。而且還會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我在教學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3 Section A “Why do you like koalas?”一課時,我就是采用圖片導入的形式。因為這一課有許多動物的詞匯,所以我就向學生出示一張動物園的彩圖和與本課有關的動物彩色圖片,讓他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圖片一展出,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通過圖片,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有關動物的英文單詞。然后,我和學生進行這樣的問答練習Do you like to go to the zoo? What kind of animal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由此自然過渡到新課“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教學中,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歌曲導入法
工作在第一線的英語教師都有著這樣的一個同感,那就是上語法課是最枯燥、最無味的,也是學生最不喜歡上的課。而且語法課有一定的難度,這就更加深了學生的厭惡感。如果一開始上課,老師就一味地給學生講授語法知識點,那樣會讓學生感覺課堂枯燥無味,失去興趣,進而失去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但是如果我們上課前,能給學生播放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歌曲,那效果就會不一樣。優(yōu)美的音樂能愉悅學生的情緒,能活躍和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學生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和輕松歡快的節(jié)奏,會饒有興趣地參加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例如我在進行定語從句復習課教學的時候,就借助多媒體播放了含有定語從句句子的動畫歌曲“Lemon Tree”。動感的Flash很符合學生的口味,其輕松活潑的旋律、生動有趣的畫面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學習興趣一下被調動起來。接著我讓學生分析歌曲最后一句的語法現(xiàn)象:Yesterday you told me about the blue blue sky and all that I can see. 由此就很自然、輕松地導入到本節(jié)課的語法話題的復習,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 情景導入法
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與本節(jié)課內容有聯(lián)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去吸引學生參與,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引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使學習語言的單調過程變成活潑有趣的活動過程。例如在教學外研版八年級上冊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中的has been to和has gone to的學習時。我先讓一名學生去教師辦公室然后回到教室來,進而學習He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 然后再讓一名學生去教師辦公室,在這名學生還沒有回到教室之前,就學習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 用同樣的方法再設情景并改換人稱來進行操練這兩個句型,讓學生在使用中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就活躍多了,課堂氣氛熱烈。這樣的導入就會使句型的操練變得生動、有趣,能使教學活動形象直觀,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五、故事導入法
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都有著愛聽有趣故事的心理。故事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種特殊的魅力,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特點,使用一些學生能聽懂的、簡單的英語,并借助圖片、動作、手勢等輔助手段,給學生講述一個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其注意力 ,進而輕松地進入所學的新知識。例如我在教學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11 Section A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的設計中,結合本課的學習內容——學會指路和問路。我借助簡筆畫和手勢,用簡單的英語向學生講述這樣的一個小故事:“Tom 想去鴿子廣場,但他不認識路。首先他詢問了路邊的一個大叔,問道:Pigeon Square?這位大叔聽后疑惑地看著他,什么也沒有說。這時Tom看到有一輛出租車過來,于是他走向出租車司機,這次Tom沒有說話,只是做了一個鴿子飛翔的動作,司機立刻讓他上了車??墒菦]有想到Tom并沒有到達他的目的地——鴿子廣場,而是被司機誤送到了飛機場。”我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同時還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也參與到故事發(fā)展的猜測中來,當結局和他們想的完全不一樣時,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就這樣在輕松的氛圍中,教師很自然地導入到新課的學習。
六、問題導入法
課本教材內容大多數(shù)都與學生的生活很貼近,是學生所熟悉的。甚至有的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經歷都有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課文重難點,精選切入口,精心設計與課文相關,新穎、巧妙、有趣的問題,制造懸念,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求知心理。使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心積極探索,進而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例如我在進行人教版九年級英語課本Unit 8 “Merry Christmas”的教學的時候,設計了以下問題導入新課: Do you know why December is the favorite month for peop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How do westerners spend Christmas Day? Can you sing any Christmas songs? 學生都很熟悉這一節(jié)日,因此對老師的問題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七嘴八舌地展開了討論。然后我又向學生提出了問題:How do people sing on Christmas Day? Do you know what the spirit of Christmas is? 并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來閱讀課文,找出答案。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了將要學習的內容中。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學習效率就會更高。
巧妙的課堂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好的課堂導入,就能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能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進而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邱 麗endprint
要使學生對所教的課感興趣,課堂的導入是不容忽視的。那么,如何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呢?
一、復習導入法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 ”。在備課時,我努力去挖掘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注意找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通過針對性的復習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教師可以通過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而導入下一節(jié)新課的教學;或者結合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導入到新課的學習。從舊知識自然地銜接、過渡到新知識的導入,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舊知識,而且把新知識簡單化,易于學生接受和掌握??芍^一舉兩得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學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4 Section A “What would you do?”的設計,考慮到本節(jié)課的重點語法內容是虛擬語氣,如果教師直接講新內容,既單調、枯燥,學生也不易理解,因此我就利用學生在八年級學習過的條件狀語從句來導入新課。我先說:If I am free tomorrow, I will go shopping. 然后問學生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free tomorrow?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并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這時候我就會呈現(xiàn)有關的句子。然后再利用這些句子導入新課虛擬條件句的學習: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charity. 隨后讓學生注意觀察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不同,并拋出一系列問題:虛擬條件句的結構是怎樣構成的?什么是虛擬語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愉快地走進了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圖片導入法
圖片色彩豐富,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使人一目了然。在上課初始之伊,教師用合適的圖片導入新課,創(chuàng)造一定的教學情景,可以立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引發(fā)學生注意,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課堂增添生動活潑的氣氛。而且還會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我在教學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3 Section A “Why do you like koalas?”一課時,我就是采用圖片導入的形式。因為這一課有許多動物的詞匯,所以我就向學生出示一張動物園的彩圖和與本課有關的動物彩色圖片,讓他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圖片一展出,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通過圖片,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有關動物的英文單詞。然后,我和學生進行這樣的問答練習Do you like to go to the zoo? What kind of animal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由此自然過渡到新課“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教學中,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歌曲導入法
工作在第一線的英語教師都有著這樣的一個同感,那就是上語法課是最枯燥、最無味的,也是學生最不喜歡上的課。而且語法課有一定的難度,這就更加深了學生的厭惡感。如果一開始上課,老師就一味地給學生講授語法知識點,那樣會讓學生感覺課堂枯燥無味,失去興趣,進而失去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但是如果我們上課前,能給學生播放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歌曲,那效果就會不一樣。優(yōu)美的音樂能愉悅學生的情緒,能活躍和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學生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和輕松歡快的節(jié)奏,會饒有興趣地參加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例如我在進行定語從句復習課教學的時候,就借助多媒體播放了含有定語從句句子的動畫歌曲“Lemon Tree”。動感的Flash很符合學生的口味,其輕松活潑的旋律、生動有趣的畫面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學習興趣一下被調動起來。接著我讓學生分析歌曲最后一句的語法現(xiàn)象:Yesterday you told me about the blue blue sky and all that I can see. 由此就很自然、輕松地導入到本節(jié)課的語法話題的復習,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 情景導入法
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與本節(jié)課內容有聯(lián)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去吸引學生參與,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引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使學習語言的單調過程變成活潑有趣的活動過程。例如在教學外研版八年級上冊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中的has been to和has gone to的學習時。我先讓一名學生去教師辦公室然后回到教室來,進而學習He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 然后再讓一名學生去教師辦公室,在這名學生還沒有回到教室之前,就學習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 用同樣的方法再設情景并改換人稱來進行操練這兩個句型,讓學生在使用中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就活躍多了,課堂氣氛熱烈。這樣的導入就會使句型的操練變得生動、有趣,能使教學活動形象直觀,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五、故事導入法
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都有著愛聽有趣故事的心理。故事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種特殊的魅力,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特點,使用一些學生能聽懂的、簡單的英語,并借助圖片、動作、手勢等輔助手段,給學生講述一個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其注意力 ,進而輕松地進入所學的新知識。例如我在教學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11 Section A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的設計中,結合本課的學習內容——學會指路和問路。我借助簡筆畫和手勢,用簡單的英語向學生講述這樣的一個小故事:“Tom 想去鴿子廣場,但他不認識路。首先他詢問了路邊的一個大叔,問道:Pigeon Square?這位大叔聽后疑惑地看著他,什么也沒有說。這時Tom看到有一輛出租車過來,于是他走向出租車司機,這次Tom沒有說話,只是做了一個鴿子飛翔的動作,司機立刻讓他上了車??墒菦]有想到Tom并沒有到達他的目的地——鴿子廣場,而是被司機誤送到了飛機場?!蔽以跀⑹龉适碌倪^程中,同時還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也參與到故事發(fā)展的猜測中來,當結局和他們想的完全不一樣時,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就這樣在輕松的氛圍中,教師很自然地導入到新課的學習。
六、問題導入法
課本教材內容大多數(shù)都與學生的生活很貼近,是學生所熟悉的。甚至有的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經歷都有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課文重難點,精選切入口,精心設計與課文相關,新穎、巧妙、有趣的問題,制造懸念,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求知心理。使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心積極探索,進而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例如我在進行人教版九年級英語課本Unit 8 “Merry Christmas”的教學的時候,設計了以下問題導入新課: Do you know why December is the favorite month for peop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How do westerners spend Christmas Day? Can you sing any Christmas songs? 學生都很熟悉這一節(jié)日,因此對老師的問題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七嘴八舌地展開了討論。然后我又向學生提出了問題:How do people sing on Christmas Day? Do you know what the spirit of Christmas is? 并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來閱讀課文,找出答案。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了將要學習的內容中。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學習效率就會更高。
巧妙的課堂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好的課堂導入,就能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能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進而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邱 麗endprint
要使學生對所教的課感興趣,課堂的導入是不容忽視的。那么,如何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呢?
一、復習導入法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 ”。在備課時,我努力去挖掘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注意找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通過針對性的復習為學習新知識作好鋪墊。教師可以通過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而導入下一節(jié)新課的教學;或者結合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導入到新課的學習。從舊知識自然地銜接、過渡到新知識的導入,不但可以鞏固所學的舊知識,而且把新知識簡單化,易于學生接受和掌握??芍^一舉兩得的好方法。例如在教學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4 Section A “What would you do?”的設計,考慮到本節(jié)課的重點語法內容是虛擬語氣,如果教師直接講新內容,既單調、枯燥,學生也不易理解,因此我就利用學生在八年級學習過的條件狀語從句來導入新課。我先說:If I am free tomorrow, I will go shopping. 然后問學生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free tomorrow?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并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這時候我就會呈現(xiàn)有關的句子。然后再利用這些句子導入新課虛擬條件句的學習: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charity. 隨后讓學生注意觀察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與不同,并拋出一系列問題:虛擬條件句的結構是怎樣構成的?什么是虛擬語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愉快地走進了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圖片導入法
圖片色彩豐富,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和啟發(fā)性,使人一目了然。在上課初始之伊,教師用合適的圖片導入新課,創(chuàng)造一定的教學情景,可以立刻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引發(fā)學生注意,激發(fā)其學習的熱情,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給課堂增添生動活潑的氣氛。而且還會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我在教學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3 Section A “Why do you like koalas?”一課時,我就是采用圖片導入的形式。因為這一課有許多動物的詞匯,所以我就向學生出示一張動物園的彩圖和與本課有關的動物彩色圖片,讓他們有身臨其境之感。圖片一展出,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通過圖片,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有關動物的英文單詞。然后,我和學生進行這樣的問答練習Do you like to go to the zoo? What kind of animal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由此自然過渡到新課“Why do you like koalas?”的教學中,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歌曲導入法
工作在第一線的英語教師都有著這樣的一個同感,那就是上語法課是最枯燥、最無味的,也是學生最不喜歡上的課。而且語法課有一定的難度,這就更加深了學生的厭惡感。如果一開始上課,老師就一味地給學生講授語法知識點,那樣會讓學生感覺課堂枯燥無味,失去興趣,進而失去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但是如果我們上課前,能給學生播放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歌曲,那效果就會不一樣。優(yōu)美的音樂能愉悅學生的情緒,能活躍和豐富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學生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和輕松歡快的節(jié)奏,會饒有興趣地參加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例如我在進行定語從句復習課教學的時候,就借助多媒體播放了含有定語從句句子的動畫歌曲“Lemon Tree”。動感的Flash很符合學生的口味,其輕松活潑的旋律、生動有趣的畫面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學習興趣一下被調動起來。接著我讓學生分析歌曲最后一句的語法現(xiàn)象:Yesterday you told me about the blue blue sky and all that I can see. 由此就很自然、輕松地導入到本節(jié)課的語法話題的復習,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 情景導入法
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與本節(jié)課內容有聯(lián)系的真實語言環(huán)境去吸引學生參與,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引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使學習語言的單調過程變成活潑有趣的活動過程。例如在教學外研版八年級上冊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中的has been to和has gone to的學習時。我先讓一名學生去教師辦公室然后回到教室來,進而學習He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 然后再讓一名學生去教師辦公室,在這名學生還沒有回到教室之前,就學習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 office. 用同樣的方法再設情景并改換人稱來進行操練這兩個句型,讓學生在使用中學習,這樣一來學生就活躍多了,課堂氣氛熱烈。這樣的導入就會使句型的操練變得生動、有趣,能使教學活動形象直觀,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五、故事導入法
學生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都有著愛聽有趣故事的心理。故事對于學生來說有著一種特殊的魅力,教師可以利用這種特點,使用一些學生能聽懂的、簡單的英語,并借助圖片、動作、手勢等輔助手段,給學生講述一個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吸引其注意力 ,進而輕松地進入所學的新知識。例如我在教學新目標九年級英語Unit 11 Section A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的設計中,結合本課的學習內容——學會指路和問路。我借助簡筆畫和手勢,用簡單的英語向學生講述這樣的一個小故事:“Tom 想去鴿子廣場,但他不認識路。首先他詢問了路邊的一個大叔,問道:Pigeon Square?這位大叔聽后疑惑地看著他,什么也沒有說。這時Tom看到有一輛出租車過來,于是他走向出租車司機,這次Tom沒有說話,只是做了一個鴿子飛翔的動作,司機立刻讓他上了車??墒菦]有想到Tom并沒有到達他的目的地——鴿子廣場,而是被司機誤送到了飛機場。”我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同時還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也參與到故事發(fā)展的猜測中來,當結局和他們想的完全不一樣時,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就這樣在輕松的氛圍中,教師很自然地導入到新課的學習。
六、問題導入法
課本教材內容大多數(shù)都與學生的生活很貼近,是學生所熟悉的。甚至有的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經歷都有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教師可以根據課文重難點,精選切入口,精心設計與課文相關,新穎、巧妙、有趣的問題,制造懸念,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求知心理。使學生帶著問題和好奇心積極探索,進而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例如我在進行人教版九年級英語課本Unit 8 “Merry Christmas”的教學的時候,設計了以下問題導入新課: Do you know why December is the favorite month for peopl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How do westerners spend Christmas Day? Can you sing any Christmas songs? 學生都很熟悉這一節(jié)日,因此對老師的問題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七嘴八舌地展開了討論。然后我又向學生提出了問題:How do people sing on Christmas Day? Do you know what the spirit of Christmas is? 并讓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來閱讀課文,找出答案。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了將要學習的內容中。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學習效率就會更高。
巧妙的課堂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導入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好的課堂導入,就能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潑,能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進而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