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琴
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和戶外活動的增加,意外受傷來醫(yī)院就診的孩子也多了起來。很多家長在孩子處理、包扎好傷口后都會問醫(yī)生一個問題:需不需要打破傷風針?
警惕破傷風桿菌的致命危害
破傷風屬于一種特異性感染,引起破傷風的病原菌屬于厭氧桿菌,它喜歡生活在沒有氧氣的環(huán)境中,大量存在于人和動物腸道中,由糞便污染土壤,經(jīng)傷口感染引起疾病。孩子如果被生銹的鐵釘扎傷或者傷口暴露在受污染的環(huán)境下就容易感染這種桿菌。
破傷風桿菌潛伏期長,發(fā)病時比較兇險,嚴重的會危及生命。我小時候曾聽母親講過一個實例:同鄉(xiāng)的一個年輕人手指受傷未經(jīng)包扎就去地里扦插馬鈴薯幼苗,結果沒過多久就因為傷口感染失去了生命,原因就是田地里使用的農(nóng)家肥中存在這種致命的病菌。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打破傷風針
打破傷風針之前需要進行皮試,皮試呈陽性的幾率在孩子中還是比較高的,而且會出現(xiàn)脫敏注射無效的情況。這種情況就不適合打破傷風針,而需要打破免針。破免針直接來源于人血免疫球蛋白,和人體不會發(fā)生過敏反應,不用皮試,也比較受歡迎,但是存在來源緊張的問題。
不是所有的傷口都需要打破傷風針
對于破傷風要重視,但不用恐懼。一般來講,感染破傷風的概率很低,不是所有的傷口都需要打破傷風針。如果發(fā)生磕碰的情況,首先要觀察一下受傷的環(huán)境,是否存在污染的情況。其次查看傷口,最好能用清水處理,將一些破碎的組織沖洗掉,條件允許的話,可涂點碘酒。
因為很多小孩受傷時不在父母的視野內(nèi),他們自己又講不清楚是如何受傷的,一旦感染破傷風桿菌就比較麻煩,所以出于防范心理,家長們多數(shù)會選擇打針預防。
破傷風防范有路可循
通常情況下,在兒童期按期接種百白破疫苗可以直接預防破傷風感染,其保護率為95%,孩子外傷后不需再注射破傷風或破免針。一般新生兒出生3個月、4個月、5個月都要連續(xù)接種三針的百白破疫苗,然后等到18個月后,再接種一針加強型百白破疫苗,6周歲時如接種白破疫苗,體內(nèi)的破傷風抗體一般能持續(xù)到16周歲。但遺憾的是,2周歲以后,孩子接種的疫苗越來越少,到6周歲后,家長接種疫苗的意識更淡,不少家長還會遺漏接種。
值得注意的是,家有小孩的家長特別要警惕寵物對孩子的傷害。現(xiàn)在孩子養(yǎng)小狗、小兔、小貓、小松鼠的非常多,這些寵物咬的傷口都又深又小,給破傷風桿菌提供了生存環(huán)境,一旦被咬不但要打破傷風針,還需要打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