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月蘭(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
別名諸葛菜,十字花科諸葛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70厘米?;~圓扇形,邊緣有不整齊鋸齒,莖上葉抱莖生?;ò?片,花瓣中有幼細(xì)脈紋,花多為藍(lán)紫色或淡紅色,隨著花期的延續(xù),花色逐漸轉(zhuǎn)淡,最終變?yōu)榘咨?,為頂生總狀花序,花?~5月。二月蘭以種子繁殖為主,再生能力強(qiáng),果實(shí)成熟后自然開裂,彈出種子。在不經(jīng)翻耕的土壤上,人工撒播種子也能成苗,并具較強(qiáng)的抗雜草能力,故栽培管理可相對粗放。播種時間夏、秋均可,8~9月最為適宜。每克種子300~400粒,畝播種量1公斤左右。二月蘭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具有較強(qiáng)的耐寒性、耐陰性,在具有一定散射光的情況下就可正常生長、開花、結(jié)實(shí),特別適宜林下、路邊或草地成片栽植,也可用作花徑栽培。其嫩莖葉可作野菜食用,種子能榨油。
二、點(diǎn)地梅(Androsace umbellate [Lour.] Merr.)
別名喉嚨草、白花珍珠草、天星草。報春花科點(diǎn)地梅屬一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體全株被有白色細(xì)柔毛。葉叢生,半圓形至近圓形,邊緣有三角狀鋸齒,長0.4~1厘米,寬0.5~1.5厘米。花葶自葉叢中抽出,直立,高4~17厘米,頂端生白色小花4~10朵,排成傘形花序?;ūL1~4厘米,總苞5~10個、不等大;花萼杯狀,有5個深裂,裂片卵形,長約0.3厘米;花冠白色,裂片寬卵形,與花萼等長。蒴果圓形,種子細(xì)小,多數(shù),棕色?;ü?~5月。點(diǎn)地梅南北各省區(qū)均有分布,喜濕潤、溫暖、向陽環(huán)境和肥沃土壤,常生于山野草地或路旁。種子能自播繁殖。適宜巖石園栽植及灌木叢旁作地被材料。
三、馬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 [Fisch.] Koidz)
別名馬蓮、馬蘭,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叢密,根莖粗壯,須根棕褐色,細(xì)長而堅(jiān)韌。葉基生,質(zhì)地堅(jiān)韌,條狀,長50~60厘米,寬4~6毫米,無明顯中脈;基部具纖維狀老葉鞘,葉下部帶紫色?;ü9饣?,高10~30厘米,有花1~3朵,藍(lán)紫色,外輪3片花瓣裂片較大,匙形,中部有黃色條紋,內(nèi)輪3片花瓣呈倒披針形?;ㄆ?~5月,8月種子成熟。蒴果長橢圓形。種子近球形,棕褐色,有棱角。馬藺原產(chǎn)我國,廣泛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既可種子繁殖也可進(jìn)行無性繁殖,直播種子出芽率達(dá)80%以上,用成熟的馬藺進(jìn)行分株移栽繁殖成活率也很高。新苗生長迅速,翌年即可發(fā)育成熟。馬藺抗逆性強(qiáng),不僅抗旱、抗寒、抗鹽堿、耐踐踏,而且具有極強(qiáng)的抗病蟲害能力,植被形成后不必進(jìn)行后期養(yǎng)護(hù),可用于水土保持,鹽堿地、工業(yè)廢棄地改造,園林綠化的地被、鑲邊或孤植等。
四、紫花地?。╒iola philippica Cav.)
又名野堇菜、光瓣堇菜,為堇菜科堇菜屬多年生蓮座狀草本;無地上莖,地下莖很短,主根較粗,根狀莖很短。葉基生,具長柄,葉片紙質(zhì),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6厘米,頂端鈍或圓,基部微心形,邊緣有淺圓齒,兩面被疏柔毛?;ù杭鹃_放,紫色,左右對稱,具長而上部弧曲的花梗,萼片5片,卵狀披針形,基部延伸為半圓形的附屬器,附屬器頂端截平、圓或有小齒;花瓣5片,倒卵橢圓形,下方一片大,雄蕊5枚,藥隔頂端具膜質(zhì)附屬體?;ㄆ?~5月,蒴果橢圓形,長約8毫米,3瓣裂;種子多數(shù)。紫花地丁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等地,常生于山野草坡和田野等濕潤處,喜半陰環(huán)境和濕潤土壤,但在陽光下和較干燥地方也能生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在華北地區(qū)能自播繁衍,在半陰條件下表現(xiàn)出較強(qiáng)競爭性,除羊胡子草外,其他草本植物很難侵入??稍杂谕@,裝飾花境或鑲嵌草坪。
作者簡介 馬明新(1968.8-),女,高級工程師,從事園林科研成果推廣及園林綠化養(yǎng)護(hù)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