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紅丹
浙江省德清縣中醫(yī)院外科 浙江 德清 31320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50例痔瘡的療效探討
錢紅丹
浙江省德清縣中醫(yī)院外科 浙江 德清 313200
目的: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痔瘡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輕中度痔瘡患者10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口服甲硝唑片+維生素C+維生素B2,混合痔及外痔者加用消炎痛片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口服及坐浴治療。結果: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痔瘡療效確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中西醫(yī);痔瘡;臨床療效
痔俗稱為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臨床常見病,可見于任何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fā)生概率也會隨之增高。有資料統(tǒng)計顯示,在所有肛腸疾病中,痔瘡約占87.2%,給人們的健康及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1]。我院對50例患者應用中西醫(yī)方法治療,收效確切,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輕中度痔瘡患者10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研究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6.5±3.6)歲;病型:內痔32例,外痔15例,混合痔3例。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6.3±3.5)歲;病型:內痔32例,外痔14例,混合痔4例。在性別、年齡、病型等一般情況對比中,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服用0.4g甲硝唑片、0.2g維生素C,10mg維生素B2,3次/d;混合痔及外痔者加用50mg消炎痛片,3次/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治療,內服中藥:防風10g、當歸尾15g、澤瀉15g、枳實15g、秦艽10g、地榆炭15g;方藥加減:體質虛弱或出血甚者去枳實與澤瀉,加用黨參20g與黃芪20g;肛門不適及內痔脫出者加升麻15g、葛根30g、槐花15g。上述方藥以水煎服,1劑/d。外用中藥:黃柏20g、枳實30g、芒硝20g、苦參20g、內服中藥藥渣,加溫水3000ml混合后坐浴,30min/次,早晚各1次。需要注意的是,坐浴時可以手指按摩肛門處,促使藥物吸收;當藥液溫度偏低時,可適度加溫;女性妊娠期及月經期間禁止坐浴治療。兩組1個療程均為2周,治療時間為2個療程。
1.3 觀察方法
療效評估標準:臨床痊愈:經檢查痔瘡消失,且肛門疼痛、便血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治療有效:經檢查痔瘡明顯縮小,臨床癥狀顯著好轉;治療無效:檢查結果與臨床癥狀無變化??傆行?臨床痊愈率+治療有效率。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
通過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以率(%)來表示,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痔瘡是由靜脈叢曲張所致的血塊,根據(jù)發(fā)生部位的不同,臨床將其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目前,西醫(yī)主要采取藥物、坐浴及手術等治療方法。然而,許多資料顯示,西藥藥物及西藥坐浴的治療效果欠佳[2,3];同時,手術治療因出血量多,損傷機體,術后常易造成肛門排氣困難、疼痛等問題,僅適用于重度痔瘡患者。因此,應在此基礎上,選擇一種高效、安全的方法與常規(guī)西藥治療方案聯(lián)用,以提升臨床療效[4]。
中醫(yī)認為,痔瘡主要是由濕熱生積,氣血不暢,致使氣血凝滯,墜于大腸所致。故應采用清熱除濕,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法予以施治。我院自擬方藥中,當歸尾潤滑腸道,活血化瘀,改善淤血所引發(fā)的積滯腫痛;防風勝濕鎮(zhèn)痛,祛風解表,與枳殼聯(lián)合可升脾順氣,通便秘,降濁陰;澤瀉除濕泄熱;秦艽始于《本草正義》,可祛風理濕、消炎止痛,通利二便;地榆炭行氣止痛,清熱解毒。針對體質虛弱及出血量多者,去除枳實與澤瀉,加上黨參、黃芪以補中益氣;而針對肛門不適者加升麻、葛根及槐花可以通便止血,清熱解毒,改善便秘與便血癥狀。上述方藥聯(lián)用,可達消炎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血止痛的功效。此外,在內服的基礎上,應用中藥熏洗能夠促進血循環(huán),加快藥物的利用率。外用中藥黃柏、枳實、芒硝、苦參可以加強止痛消炎的作用。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可見,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痔瘡療效確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1]吳尉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痔瘡體會[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2(5):253.
[2]盛瑜烈,沈忠良.中西醫(yī)治療痔瘡手術后膿腫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2(4):142.
[3]李家剛,楊永紅,趙興武.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痔瘡254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20):36.
[4]彭志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痔瘡的臨床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中旬刊),2011,02(7):36-37.
R266
B
1009-6019(2014)11-0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