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興芳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功能科 甘肅武威 733009
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中的診斷價值
何興芳
甘肅省武威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功能科 甘肅武威 733009
目的:探討彩色超聲在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診斷中的效果。方法:針對43例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43例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中,有42例患兒的腸系膜淋巴結有不同程度的腫大表現(xiàn),且腫大部位集中于左側和右側腹部以及肚臍周圍,本組患兒中無單發(fā)淋巴結腫大,均為多發(fā)性。結論:針對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采用彩色超聲進行診斷的價值較高,操作簡單方便,獲得圖像質量較高,為臨床提供了準確的診斷資料,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彩色超聲;診斷
本研究針對我院接收的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使用彩色超聲進行診斷,大大提高了該病的檢出率,現(xiàn)在將本次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收的43例腸系膜淋巴結炎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童26例,女童17例,年齡3~9歲,平均(5.1±1.3)歲。所有患兒均有突發(fā)性或者間歇性的腹痛表現(xiàn),并且均患有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以及發(fā)熱腹瀉等癥狀。在查體時,患兒并無固定壓痛部位,排除患有闌尾炎可能。經(jīng)實驗室對白細胞數(shù)目進行檢查,結果顯示和正常數(shù)目并無明顯差異。將本組患兒設為觀察組,同時再選擇43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
1.2 方法
患兒在接受彩超檢查前,需要禁食禁水6小時。采用GE LOGIQ P5彩色超聲診斷儀,使患者取仰臥位接受檢查,檢查順序從患者上腹部開始,依次為肚臍周圍及左側和右側下腹部,另外針對左側和右側下腹部和肚臍周圍進行有目的的重點掃查。對患兒腸系膜淋巴結的形狀、位置、大小、數(shù)量和血流情況進行詳細觀察,
并同時測量縱橫徑及其比值。同時,還要對患者的闌尾部位進行仔細觀察,避免患兒伴有闌尾炎的可能,觀察患兒腹腔內是否存在積液,以及檢查是否患有腸梗阻及腸套疊等情況的可能。
1.3 診斷標準
彩超結果顯示,對照組兒童的腸系膜淋巴結直徑約為2~5毫米左右,淋巴結門沒有血流信號表現(xiàn),胃部和腸管的充盈條件不確定,有一半正常淋巴結未顯示[1]。根據(jù)國內管相關研究文獻,本研究診斷淋巴結腫大的標準是:彩超顯示淋巴結內的血流信號有增多現(xiàn)象,縱徑不低于10毫米,橫徑不低于5毫米,縱橫比例不小于2,同一塊腸系膜區(qū)域內顯示淋巴結的個數(shù)在3個或3個以上,淋巴結聚集成簇狀形或者串珠形。
彩超根據(jù)血流情況主要分為3種類型:1型血流少,血流信號為點狀分布;2型血流較為豐富,血流信號為條狀或者帶狀分布;3型血流十分豐富,血流信號為樹枝狀分布,且能見血流信號從淋巴結門向淋巴結伸展。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使用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技術資料使用X2檢驗,P<0.05,表示比較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43例患兒,彩超顯示有42例患兒淋巴結腫大,占到總數(shù)的97.67%,所有患兒無單發(fā)淋巴結腫大,均為多發(fā)。有1例患兒確診為化膿性闌尾炎,淋巴結正常,沒有腫大現(xiàn)象。42例淋巴結腫大的患兒其彩超表現(xiàn)為腸道內有低回聲結節(jié),形狀為橢圓形,邊界清楚,中心部位的回聲相對為周邊部位的回聲較強,內部有部分回聲欠均勻,所見結節(jié)多呈串珠狀或者簇狀分布,且并無鈣化現(xiàn)象,淋巴結腫大的位置多集中在右側、左側腹部以及肚臍周圍,右側腹部相對于其它部位的結節(jié)更多。本組檢查中顯示發(fā)現(xiàn),右側部位的淋巴結腫大有32例,左側腹部的淋巴結腫大有7例,肚臍周圍有4例。彩超顯示淋巴結內的血流信號較豐富,基本都在2級以上。對照組43例兒童的腸系膜淋巴結均為正常,淋巴結周圍和內部并無血流信號表現(xiàn)。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詳細結果見表一。
表一: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彩超診斷結果
近年來,隨著彩超在臨床上廣泛的應用,小兒淋巴結的具體情況能夠被彩超直接的表現(xiàn)出來,能夠更清楚的觀察淋巴結是否有腫大現(xiàn)象,另外對于患兒伴有其他腹腔疾病的情況下也能一同檢出,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診斷資料[2]。因為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早期表現(xiàn)主要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惡心、嘔吐或者發(fā)熱等癥狀,和淋巴結結核和淋巴瘤的臨床癥狀較為類似,而通過超聲檢查能夠準確的診斷并排除其他疾病導致淋巴結腫大的可能。同時,彩超檢查具有操作簡單方便,檢查無創(chuàng),費用低廉等特點,患兒及家長的接受度較高的特點[3]。
總而言之,彩色超聲檢查能夠清晰準確的反應出患兒腸系膜淋巴結的具體情況,包括其大小、數(shù)目、形態(tài)及范圍等,且能夠準確的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淋巴結腫大,為臨床診斷提供了豐富而準確的資料,是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診斷的首選方法,值得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1]陳國勝,葉春紅.彩色超聲診斷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的效果[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5(4):51~53.
[2]蔡敏.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小兒腸系膜淋巴結炎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2012,10(19):105~106.
R445.1
B
1009-6019(2014)09-0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