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烈韓毅王正龍周滿紅梁昌強陸元蘭
(1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急診科 貴州遵義 563003;)
(2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 貴州遵義 563003;)
(3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干部保健病房 貴州遵義 563003)
烏司他丁對五步蛇咬傷患者機體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的影響
王瑞烈1韓毅1王正龍2周滿紅3*梁昌強1陸元蘭1
(1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急診科 貴州遵義 563003;)
(2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心內(nèi)科 貴州遵義 563003;)
(3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干部保健病房 貴州遵義 563003)
目的:探討烏司他丁對五步蛇咬傷中毒后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的影響。方法:98例五步蛇咬傷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n=48)和觀察組(n =50);對照組給予抗蛇毒血清及支持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烏司他丁,治療5d,分別于患者入院24小時內(nèi)、給藥后1d、給藥后3d及給藥后5d檢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細胞介素6(IL-6)的水平。結果: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在治療后各時間點TNF-α、IL-6及MDA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但觀察組下降更明顯(p<0.01);SOD水平均升高(p<0.05),但觀察組升高更明顯(p<0.01);與對照組相比,治療后觀察組各時間點TNF-α、IL-6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SOD水平均升高(p<0.05)。結論:烏司他丁可降低五步蛇咬傷患者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升高SOD水平,減輕氧化應激及抑制炎癥反應,因此有利于減輕五步蛇咬傷所致中毒的損害。
烏司他丁;五步蛇;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高敏C-反應蛋白;氧化應激;炎癥反應
烏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從人尿液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種糖蛋白,具有抑制過度炎癥反應、抗氧化應激、保護器官功能等多種作用[1],但關于烏司他丁對毒蛇咬傷中毒的影響國內(nèi)外研究較少,本研究擬觀察五步蛇咬傷患者用烏司他丁治療前后氧化應激及炎性因子指標的變化,探討烏司他丁治療五步蛇咬傷及對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及診斷標準
1.1.1 一般資料
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五步蛇咬傷患者共98例,其中男53例,占54.08%;女45例,占45.92%;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2 診斷標準
⑴有五步蛇咬傷史;⑵被咬傷部位疼痛或局部麻木,傷肢腫脹;⑶咬傷處有毒蛇牙痕,其周圍出現(xiàn)血水泡、瘀斑;⑷有發(fā)熱、頭昏、嗜睡、視聽覺障礙,嚴重者出現(xiàn)意識淡漠或昏迷、聲音嘶啞、吞咽困難、流涎或瞳孔散大或皮下內(nèi)臟出血。
1.2 分組及治療方法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98例五步蛇咬傷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n=48)和觀察組(n=50);對照組給予抗蛇毒血清及支持對癥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烏司他丁(廣州天普生化制藥公司)20萬U+5%葡萄糖250ml靜脈滴注,2次/天,療程為5d。
1.3 觀察指標
測定給藥前、給藥后1d、給藥后3d及給藥后5d血清SOD、MDA、IL-6及TNF-α的水平。
1.4 藥物及試劑
SOD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產(chǎn),批號20110609)、MDA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產(chǎn),批號20110521)、TNF-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10112)和IL-6試劑盒(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10112)。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OD及MDA結果
治療前兩組血清SOD及MD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治療后1、3、5d,SOD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但觀察組升高更明顯(p <0.05);兩組MDA水平治療1、3、5d均顯著降低(p<0.05),但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OD及MDA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OD及MDA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SOD(nU/mL)MDA(nmol/mL)對照48給藥前80.6±7.0512.34±0.98給藥后1d88.2±9.37*9.97±1.25*給藥后3d94.6±9.03*7.23±0.88*給藥后5d107.0±12.53*5.89±1.04*治療50給藥前81.2±8.9913.01±1.23給藥后1d96.34±13.19*#8.02±0.93*#給藥后3d109.3±7.58*#4.05±0.72*#給藥后5d117.25±13.24*#2.93±0.47*#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及IL-6結果
治療前兩組血清TNF-α及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治療后1、3、5d,TNF-α及IL-6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及IL-6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及IL-6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TNF-α(ng/ml)IL-6(ng/ml)對照組48給藥前43.46±4.2380.28±9.12給藥1d37.05±5.81*71.79±6.83*給藥3d30.35±7.03*53.34±9.28*給藥5d26.31±4.87*46.56±8.85*觀察組50給藥前42.82±4.1281.52±10.07給藥1d34.98±8.55*#66.56±8.07*#給藥3d23.26±6.53*#47.28±6.06*#給藥5d17.85±4.20*#29.23±7.01*#
五步蛇又稱尖吻蝮是黔北地區(qū)一種常見毒蛇,屬蝰蛇科蝮亞科下的一個品種。近年來研究認為毒蛇(包括蝮蛇)咬傷后機體的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與毒蛇咬傷中毒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TNF-α是炎癥反應的重要因子之一及炎癥反應的啟動因子,其致病機制是它能作用于多種細胞,作為重要的始動因子在細胞和亞細胞水平上激發(fā)一系列級聯(lián)反應,介導局部和全身炎癥反應[2,3];IL-6是一種重要的急性反應期炎癥介質(zhì),主要由單核細胞在TNF等誘導下產(chǎn)生,也是一種重要的炎癥反應始動因子。因此,血清炎性細胞因子TNF-α及IL-6水平的變化可作為毒蛇咬傷患者治療及預后炎癥反應判斷的重要參考指標。
蛇毒素成分十分復雜,主要成分是多肽和酶類等毒性蛋白質(zhì)。烏司他丁是從人類尿液中分離提純的一種糖蛋白及廣譜酶抑制劑。其具有抑制過度炎癥反應及減少組織細胞損傷、改善微循環(huán)和組織灌注及改善凝血功能等作用。本研究通過烏司他丁治療五步蛇咬傷患者,觀察其對細胞炎性因子TNF-α及IL-6的影響,結果表明觀察組及對照組在治療前TNF-α及IL-6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兩組在治療后TNF-α及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更明顯,提示烏司他丁可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一步降低五步蛇咬傷患者TNF-α及IL-6水平。由此推測,烏司他丁作為一種蛋白酶抑制劑,對五步蛇咬傷患者,其能抑制蛇毒素活性、穩(wěn)定細胞膜、阻斷炎癥因子的釋放,防止細胞因子的級聯(lián)反應及抑制白細胞的過度激活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氧化應激與毒蛇咬傷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4]。SOD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質(zhì),它可以清除人體代謝中不斷產(chǎn)生的自由基,保護肌體組織免受自由基和過氧化損傷;MDA是脂質(zhì)過氧化代謝的毒性終產(chǎn)物,其含量可間接反映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治療前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兩組在治療后SOD活性均升高,但觀察組SOD活性升高更明顯;兩組治療后MDA活性均降低;但觀察組MDA活性降低更明顯,提示烏司他丁可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五步蛇咬傷患者血漿的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提示烏司他丁治療五步蛇咬傷患者可減輕其氧化應激而使患者受益。
綜上所述,烏司他丁可降低五步蛇咬傷患者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升高SOD水平,減輕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因此有利于減輕五步蛇咬傷所致中毒的損害。
[1]景炳文.烏司他丁在急危重癥臨床應用的進展.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6,18(2):117-120.
[2]汪洋,熊京,吳河水,等.烏司他丁對蝮蛇咬傷患者肝腎功能的保護作用[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4,24(7):538-539.
[3]藍仲岳,岳軍,胡明倫,等.烏司他丁對中毒性休克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及凝血功能的影響[J].醫(yī)藥導報,2005,24(30):204-205.
[4]屠偉峰,韓琪,解立俊.烏司他丁與急危重患者重要臟器保護的研究進展[Z].2007年粵港臺麻醉學術年會會議論文.
S853.44+3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