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朝林
(瀏陽市中醫(yī)醫(yī)院 湖南瀏陽 410300)
ICU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
暨朝林
(瀏陽市中醫(yī)醫(yī)院 湖南瀏陽 410300)
目的:觀察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方法:資料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ICU的65例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標本,采用VITEK微生物鑒定系統(tǒng)進行菌株鑒定,同時采用K-B法進行藥敏試驗,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和真菌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銅綠假單胞菌主要對氨芐西林、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的耐藥性較強;鮑曼不動桿菌主要對氨芐西林、頭孢吡肟及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性較強;嗜麥芽假單胞菌主要對氨芐西林、亞胺培南及氨曲南的耐藥性較強;三種病原菌均對頭孢哌酮/舒巴坦最為敏感。結論:加強早期病原菌分布情況檢查及耐藥性分析,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ICU;肺部感染;病原菌;耐藥性
ICU收治的多為危重病患者,其大部分合并有慢性基礎疾病且免疫功能低下,極易受到病原體的感染和侵犯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主要對ICU肺部感染的患者的痰液標本進行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資料選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ICU的65例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痰液標本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女比例為32:33,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46.3±9.2)歲;基礎疾病:重癥肺炎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19例、糖尿病12例、腫瘤7例,其他4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ICU患者;肺部感染者;患者均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胸部X線和肺部CT均有炎性反應[2]。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資料不完全者。
1.3 方法
1.3.1 標本采集
使用一次性痰液收集瓶進行收集或在纖維支氣管鏡下使用保護性毛刷取標本;對于未盡力人工氣道者,則只能在纖維支氣管鏡下用保護性毛刷取痰液標本。
1.3.2 細菌鑒定及藥敏試驗
嚴格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過程》[3]進行細菌鑒定操作,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進行菌株鑒定;同時采用K-B紙片擴散法進行藥敏試驗。試驗培養(yǎng)基及紙片都由Oxoid公司提供;質(zhì)控菌株均由衛(wèi)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提供。
1.4 診斷標準
肺部感染情況參考《內(nèi)科學》第7版中關于醫(yī)院獲得性肺炎和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診斷標準;藥敏結果判定依據(jù)NCCLS頒布的標準[4]。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數(shù)資料用計算機Excel軟件的篩選及求和功能進行統(tǒng)計分析,相對數(shù)用率、百分比表示。
2.1 病原菌分布情況
65份痰液標本中共分離出119株病原菌,主要包括其中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及真菌,詳情見表1。
2.2 革蘭氏陰性菌耐藥性情況
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及嗜麥芽假單胞菌耐藥性情況見表2。
2.3 革蘭氏陽性菌的耐藥性情況
革蘭氏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G的耐藥性為100%,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20株,占95.24%,未發(fā)現(xiàn)對替考拉寧及萬古霉素的耐藥株。
醫(yī)院ICU常見的感染類型及并發(fā)癥為肺部感染,而近年來抗菌藥的使用不斷增強了病菌的耐藥性,加大臨床治療肺部感染的難度。本研究中主要針對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進行病原菌檢驗發(fā)現(xiàn),65例患者痰液標本中共檢驗出119株病原菌,其中主要包括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和真菌三大類,這與胡錫仙等研究發(fā)現(xiàn)肺部感染三大主要病原菌相類似[5]。其中革蘭氏陰性菌79株,占66.39%;革蘭氏陽性菌21株,占17.65%;真菌19株,占15.96%,表明大多數(shù)肺炎感染患者都是由于感染革蘭氏陰性菌而引發(fā)。
同時,排名前5位病原菌依次為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嗜麥芽假單胞菌及白色假絲酵母菌,臨床觀察和監(jiān)控過程中需重點監(jiān)測這幾類細菌的擴散并及時給予防控措施。在藥敏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銅綠假單胞菌主要對氨芐西林、左氧氟沙星及氨曲南的耐藥性較強;鮑曼不動桿菌主要對氨芐西林、頭孢吡肟及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性較強;嗜麥芽假單胞菌主要對氨芐西林、亞胺培南及氨曲南的耐藥性較強。三種病原菌均對頭孢哌酮/舒巴坦最為敏感,這與為臨床針對性用藥提供了科學依據(jù)。所以在ICU患者護理過程需要盡量控制感染情況出現(xiàn),根據(jù)肺部感染情況及時行病原菌檢查并針對性的選擇藥物予以有效治療。
綜上所述,臨床加強ICU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況檢查并予以耐藥性分析,合理性選擇抗菌藥物能加快患者的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表1 病原菌分布及構成比
表2 主要革蘭氏陰性菌對抗敏藥物的耐藥率(%)
[1]張會平,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3,12(3):59-61.
[2]來孺牛,等.ICU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53-55.
[3]張長春.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構成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47-49.
[4]劉歡.臨床肺部感染評分對重癥監(jiān)護病房機械通氣患者下呼吸道檢出多藥耐藥菌的臨床分析[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2,24 (11):680-682.
[5]胡錫仙.ICU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藥敏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472-2474.
R446.5
A
1009-6019(2014)07-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