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清
家支持/ 盛曉陽(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兒童與青少年保健科主任醫(yī)師) 編輯/覃靜
我們大家都有一些衛(wèi)生習慣,這些習慣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有些是靠不住的。今天,我們就來個重新洗牌,把那些該拋棄的拋棄掉。
該堅持的衛(wèi)生習慣
飯前便后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再干別的。
被子、枕頭經常晾曬、清洗,涼席使用前用開水燙燙,再晾曬干。
毛巾、牙刷用一段時間要換新的。
抹布要經常清洗,定期更換,不同的房間要用不同的抹布。
常洗澡,勤換衣服。
勤剪指甲。
不隨地吐痰。
不亂扔垃圾。
該拋棄的衛(wèi)生習慣
用白紙包東西吃
麗麗媽帶麗麗出門玩時,總不忘給她帶點兒零食,餅干來幾塊,麻花來兩根,再帶上幾塊糖。媽媽習慣性地將這些東西用白紙包好,放在包里,不占地方,吃完了把紙一扔,很方便。
為什么不能這么做?很多白紙在生產過程中都會使用漂白劑,使紙張看上去潔白、干凈。
但漂白劑在與食品接觸后,會引起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對食品造成污染。
用紙巾或衛(wèi)生紙擦拭餐具
牛牛爸媽都是愛吃的人,專愛找那些有特色的小店嘗鮮,有了牛牛也沒改變,帶著牛牛一起吃。牛牛媽愛干凈,每次在小店吃飯時,都要用紙巾把盤子和碗擦一擦,尤其是牛牛用的碗盤,更是仔細地擦。
為什么不能這么做?這么做是為了干凈,但前提是擦的東西得干凈。紙巾和衛(wèi)生紙品牌、種類有很多,而且良莠不齊,有的紙巾本身衛(wèi)生就不合格,飯館里使用的紙巾也并不一定都是合格的產品,如果用不合格的紙擦了餐具,不僅不能使餐具更干凈,反而會將細菌帶到餐具上。
經常使用一次性物品
小茜有輕微潔癖,而且很忙,所以家里買了很多一次性的物品,比如筷子、杯子、碟子等,干凈省事,給她省了不少時間。帶著寶寶外出用餐,她也習慣性地讓服務員給提供一次性用品。
為什么不能這么做?從衛(wèi)生和健康的角度來看,經常用一次性物品并不好。很多人都認為用一次性物品可以減少疾病的傳播,但由于一次性物品大多是一些小作坊加工而成,很難保證它的衛(wèi)生狀況良好。而且一次性物品里所含的化學物質會附著在食物上,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另外,從環(huán)保的角度考慮,也要盡量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用消毒紙巾給寶寶擦手、擦嘴
有了寶寶,文文媽也像很多媽媽一樣,備了不少的消毒紙巾,寶寶手臟了,拿消毒紙巾擦,寶寶吃東西前后,都要用消毒紙巾擦手、擦嘴。帶寶寶外出,更是要把消毒紙巾帶上,不然在外面寶寶到處摸,手多臟啊,要經常擦擦。
為什么不能這么做?消毒紙巾,顧名思義,里面含有消毒劑,用這樣的紙巾給寶寶擦手、擦嘴,手上、嘴上殘留的消毒劑會隨著寶寶吃手、用手拿東西吃而被吃進去。消毒劑進入體內,不僅會使局部的黏膜受到損傷,嚴重的會出現(xiàn)出血現(xiàn)象,而且還會引起人體內的菌群紊亂,造成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的損傷,使寶寶出現(xiàn)過敏等疾病。
用毛巾擦干鍋、碗、盆、杯等餐具
小布丁出生后,媽媽就請了個保姆。她要求保姆每次洗完餐具后,都要用干凈毛巾把餐具擦干,她覺得這樣才能保證清潔,否則有生水附在餐具上,不夠衛(wèi)生。
為什么不能這么做?我國城市所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嚴格清潔處理的,用自來水沖洗過的餐具及水果很干凈,不用再用毛巾擦。即使毛巾經常清洗,也會存留細菌或微生物,用毛巾擦干餐具和水果,反而會造成二次污染。
飯桌上鋪塑料布
姥姥從小文出生起就來帶他了。姥姥一來,就把家里的餐桌鋪上了塑料布,說這樣好清洗,干凈。小文媽媽也同意了,因為她從小到大,家里的餐桌都是這樣的。
為什么不能這么做?餐桌上鋪了塑料布,雖然收拾起來方便,但容易積累灰塵、細菌等,而且有的塑料布中含有有毒成分,餐具和食物長期與塑料布接觸,會沾染有害物質,留下健康隱患。而且,家有寶寶,餐桌上鋪塑料布也不安全,萬一寶寶把塑料布拉下來,可能會被燙傷或砸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