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子
[摘 要]作文是語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作文成績的好壞往往決定了一個考生語文成績的高低??墒窃诂F(xiàn)實中,很多學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頭痛,寫起作文無從下筆。作為語文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解決方法問題,學會撥動學生心底的情感之弦,讓他們有感而發(fā),有話可寫,在寫作的天空里自由地飛翔。
[關鍵詞]學生;作文;教育;寫作
在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一看到“作文”就皺眉頭,這是為什么呢?這也許是不感興趣吧?要是把“作文”換成“做游戲”,他們就會高呼“耶!”,這是因為“愛玩、喜歡游戲”學生的天性,所以他們非常感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打開學生情感閘門的鑰匙,是點燃靈感的火花。如何使學生在作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寫作的快樂,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呢?讓學生的作文隨心靈自由地飛翔。這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孜孜不卷的追求。在具體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的作文自由飛翔呢?
一、指導學生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以豐富寫作素材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生活是學生寫作素材的源泉。因此,在教學中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是積累寫作素材的最好辦法。學生的生活離不開大自然,讓他們走出教室,去感受美麗的大自然。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野外,開展豐富多彩的野炊和郊游活動。這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事,學生會十分開心地投入,會全身心地去體會。在活動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全新的自己。他們在活動中會不由自主地體驗和感悟。通過活動,再要他們寫下活動的過程以及自己的體驗,他們就會覺得很輕松地就會寫好。在活動中每個人眼中的景物及心中的感悟都是不同的,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會多姿多彩,生動形象。這作文就是學生“自我”的體現(xiàn),是學生獨特情感的流露,是學生心靈的飛翔。
由于作文來源于生活,所以作為教師,還應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嘗試著跳出今天給學生布置,明天完成的傳統(tǒng)作文教學格局。在教學中嘗試讓學生的視線跳出教室,跳出校園,跳入社會。去從生活中不同的人和事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讓他們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從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從司空見慣的人和事中,能找出一點令人心動的東西來。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真實地寫作。這樣,一百個學生,也許會有一百個發(fā)現(xiàn),由此寫出來的作文就像盛開的花朵一樣——五彩斑瀾。
記得在一次作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寫好《記一次有趣的活動》這篇作文,我組織學生進行了一次“貼鼻子”的游戲。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非常投入,非常開心。在游戲結束后,我及時讓學生回顧活動場面和經(jīng)過及游戲過程中自己的心情。于是我就先讓學生說說活動的 過程,再談自己的感受。還讓他們互相評論,然后再要學生用作文的形式寫下來。結果,這次作文大家都有話可寫了,而且寫得有血有肉,有聲有色,非常成功。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思維,以豐富學生的話語
多年來,我們的作文教學都是老師命題學生寫。老師有時還講寫作過程,甚至給學生讀范文,這樣不僅使學生產(chǎn)生了嚴重的依賴思想,也深深地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我們應該多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的強烈欲望,鼓勵學生自己去找素材、用心去發(fā)現(xiàn)素材,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例如:木頭。本來是一塊木頭,我們可以想象成一個小木頭人,就像有趣的《陶瓷和鐵罐》一樣。因此,我們要提倡讓學生自己命題,在命題過程中,教師只需提供主題,教給學生命題的方法,讓學生的作文成為自己心聲的流露。學生命好題后,讓學生一起評價,教師歸納總結。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會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更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以來學生的作文就有“翅膀”飛翔了。
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在一次想象作文中,一名三年級的學生這樣寫道:假如我是一名設計衣服的人,我要做一種衣服,又薄又舒服,在炎熱的夏天,穿著它會感到無比涼爽;在寒冷的冬天,穿著它會感到非常暖和,那該多爽??!看到這里,我想,我們都會贊嘆這個小學生有著多么美好的聯(lián)想??!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預設一些適合的情景,讓學生的“心”動起來,讓他們興奮起來,讓他們的嘴巴講起來,讓他們都手舞足蹈起來。這時老師就可以試著輕輕去敲開學生的幻想閘門,去引導學生開始想象。小學生只要一興奮,他們就會想到什么說什么。老師可以好好的引導,然后讓他們把自己剛想到的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用作文的形式寫出來就很好了。
三、引導學生在寫作中注入自己的情感,把作文寫“活”
每個學生都有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的情感。而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只有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文章才能打動別人,才能獲得生命,才算是一篇“活”的文章。一篇文章要是沒有感情,就好象一個人沒有血,沒有肉一樣。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以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點燃靈感的火花。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找到需要表達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使“學生”從“要我說”變?yōu)椤拔乙f”。這樣激起學生的情感波浪,使學生產(chǎn)生要表達自己感想的欲望,這樣寫出的作文就是自己真情的流露,心靈的向往。要讓心靈放飛,只要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健康,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他們想要表達怎樣的感情就讓他們表達怎樣的感情。教師只要加以引導,而不能一味地否定學生的創(chuàng)新。應該讓他們的作文隨自己的心靈自由飛翔。
那么,為了讓學生的作文能自由地飛翔。我們平時在教學中就應該多指導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有趣的活動。用它去點燃學生的激情;在那個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用它去敲開學生情感的閘門。讓學生的作文自由、快樂地飛翔!這樣學生就會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在快樂中學會寫作。
參考文獻:
[1] 王學榮.引領學生愛上寫作文[J]. 文學教育(上). 2010(11)
[2] 賈水月.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J]. 中國校外教育. 2010(03)
[3] 丁陶蓉.在閱讀教學中撞開一條作文教學之路[J]. 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