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加梅
傳統(tǒng)的師生觀、教學觀、理性觀完全置學生于被動管轄的地位。而青少年學生正是處在思想活躍、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長期圈在壓抑的學習氛圍中,導致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泯滅,因而造成英語課堂僵死、了無情趣的被動局面。
因此,教師最大限度地適應學生需要,因材施教、尊重學生人格,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創(chuàng)設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是時代精神的要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呼吁。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如何活躍教學氣氛、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我作了如下三點改革:
一、以寓教于樂作為英語教學的主旋律
作為普通高中,我校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普遍薄弱,一方面,英語是他們的天敵;另一方面,學生們生活在多媒體的包圍圈之中,見多識廣、樂觀、開朗、大方交際能力強,特別貪玩。教師過去的那一套威逼利誘的手段在他們那里根本不起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無果的較量,我決定“投其所好”。首先,我挑選出五個正能量強的學生擔當組長,讓其他學生們自投“組門”,而且煽動他們說,行動晚了,就“特立獨行”了。學生們基于要和趣味相投的同學捆綁一塊,同時基于臉面,誰也不想特立獨行,不到半天功夫五個小組正式成立了。我發(fā)動五個組長帶領各自組員舉起學習英語的大旗,從簡單的考單詞比賽入手,搞小組評比。組長麾下的成員都是“自投羅網”的,各個都想一顯身手。一時間,在組長的帶領下,學生們課前課后,你幫我我考你,讀英語背英語蔚然成風。第一輪單詞競賽結束,我緊鑼密鼓地開展第二輪、第三輪,感覺學生們有些懈怠了,換一種招法:比賽背句子;這樣循序漸進地進行朗讀比賽、聽力比賽、完形比賽、閱讀比賽。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逐步走入正途。
二、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就氛圍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纱丝梢?,興趣在學生們的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興趣所從何來呢?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總結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源于成就感。明白了這一點,我便不斷地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有的學生字寫得好,我展覽給大家觀賞,并在布置英語板報的工作中讓他們承擔執(zhí)筆人的光榮任務;有的學生天生嗓音好,我鼓勵他/她站在講臺上繪聲繪色地為大家朗讀;有的學生具有組織語言的天賦,我多布置他/她翻譯閱讀的任務,有英語基礎非常薄弱的學生,為了抓住展示自己語言天賦的機會,不辭勞煩地查字典、找英語好的同學幫忙理順難懂的句子……學生們彰顯自己特長的同時,收獲了英語學習。我,以及班級的同學們,理所當然地為他們鼓掌喝彩。這樣一個小小的場面,對于渴求認可度的青少年學生們來說,這種莫大成就感,足以使得他們心潮澎湃,鼓舞并激勵著他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積極更加努力。
三、師生共同彈奏一曲和諧的鋼琴曲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正在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思想、情緒波動性很大。往往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首先要為人師表、嚴于律己。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知識長流水,始終堅持嚴寓于愛,愛寓于嚴的原則。對待犯錯誤的學生不姑息不放縱、不體罰不責罵、不拋棄不放棄、不苛求不溺愛。遇到師生矛盾時,要冷靜地追其根溯其源。如果錯在自己,就誠懇地先向學生道歉,請求學生的諒解;如果是學生無禮冒犯,則要以寬容大度的胸懷去批評教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尊敬和愛戴。
曾經,有一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口出不遜,我強壓怒火,平靜地上完本節(jié)課。告訴他,這件事暫告一段落,一周后再談。這期間,我一如往常地嚴格要求他,并囑咐和他要好的同學跟他談心,有一天下課,他走到我面前很恭敬地說,老師我送你回辦公室。
總之,教學中的這“三部曲”,讓我樂在其中。(作者單位:吉林省永吉縣第四中學)
參考文獻:
[1]王鳳成.英語課堂教學的結尾藝術[J].內蒙古教育,2008(22).
[2]孫厭舒.沉浸理論與外語教學[J].山東外語教學,2005(1)
[3]吳冬芹.淺析沉浸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J].安康示師專學報,2004(6).
[4]梁加強.提高初中生口語能力的策略.《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上旬)》,2014(1)
[5]陳國星.2000年福建省中小學英語教師優(yōu)秀論文匯編[C].福州:福建省普通教育研究室出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