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芹
隨著“導學式小組合作”在我校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汪清三中教學的一個亮點。與傳統(tǒng)教學組織形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越性不言而喻,增加了許多學生參與的機會,但同時我也常常能看到,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好學生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學困生成了聽眾,這些學困生有時直接把好生的答案借鑒過來,根本就沒有獨立思考,致使學困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較少。由于,回答問題加分,有的小組為了得高分優(yōu)生搶著回答問題,長此以往,學困生就再也提不起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才能使這些學困生也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展示自己的“才華”呢?
一、在組建合作小組中著眼“學困生”
在組建班級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多方面的因素來進行分配。如爭求科任教師意見,在平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diào)整;也可以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分組后還要對學生做好思想教育。因為在上課時常會聽到有的學生這樣說:“老師,我們組連張某某都會了”應多加一分;因為加分問題還有哭的等等。為了避免學困生在活動中沒有參與的機會,我采取了以下的幾種方法。
1. 評分時,既要考慮精彩度,也要注重好帶差。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大部分小組讓好生回答問題,讓寫字好的學生板演。教師或評價小組按精彩度給小組打分,而輕視對個體的評價,這樣也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那些學困生,也許就因為老師的一句簡單的贊揚,一個鼓勵的眼神,使那些學困生樹立自信。例如三年六班孫同學從小腦癱,說話,做題速度都慢,小升初數(shù)學不及格。在初一時我讓每組一名同學上黑板做題,故意讓他做一道簡單的,孫同學做對了,我不僅給他加分了,還對全班同學說:“此處應該有掌聲”。孫同學樹立了信心,每次上課都積極參與小組合作,當他把手舉起時,我一定會讓他匯報,說的不對時我會鼓勵他:“積極動腦,敢于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值得表揚”,他一直堅持學習,數(shù)學每次考試都能及格。看到他的進步,我真的很開心,更讓我開心的是小組合作帶動了班級許多學困生。初三這個班學生坐在教室里學數(shù)學的達到100%。
2. 樹立每名學困生的個人責任感。小組里的每個成員都要有為小組爭光,加分的理念,也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從而激勵自己努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根據(jù)這一理念,我采取了誰認真,誰負責批當堂的課堂檢測題。而且不斷豐富小組合作的內(nèi)容。我利用一些小組內(nèi)部活動,幫助學困生在小組合作時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如每個人輪流到黑板板演,講解,不會時采用一幫一。在小組內(nèi)既要有組長又要有行政組長,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組建學科組長等(每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學科組長幫助組內(nèi)同學鞏固當天學習的內(nèi)容,檢查當天的作業(yè)等等。這樣使學困生也能發(fā)揮自身的特長,展示自我,從而得到更多成功的機會,增強了信心,樹立了自信心。
二、在展示交流中關注“學困生”
在全班交流中,讓每個小組的匯報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匯報,了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教師也要注意、了解每個小組里面學困生的掌握情況;對于學困生提出的疑問,既可以請其本小組的同學介紹解決辦法,也可以在全班交流中讓會的學生給予解答或老師給予引導。但在解決疑問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學習的積極性。
三、在情感溝通中與“學困生”交朋友
好學生人人都喜歡,但是學困生也不能忽視。平時多于他們交談,傾聽他們的心聲,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我常對學生說:課上我們是師生關系,課下我們是朋友關系。學生喜歡我,我也愛他們,在課堂上我們相互探討交流,氛圍非常融洽,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xié)作的課堂氣氛。另外,合作學習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某方面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這方面學習差的學生,知識技能互補。
總之,教師要做好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需要教師的誠心,耐心和信心,需要持久的付出和堅持。讓我們每一位置身教育教學一線的老師們,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多給學困生一句表揚,多一個贊許的目光,把準時機,在后進生的轉(zhuǎn)化中,全心投入,讓人人參與到小組合作中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