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娟
摘 要:數學閱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十分重要。通過數學閱讀可以讓學生由現象看到本質,抓住問題的要害,從而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還能使學生具備個性發(fā)展的基本技能,以適應“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理念。
關鍵詞:邏輯思維能力;數學閱讀;觀察力
長期以來,對于閱讀的認識一直停留在語文教學上,而忽視了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孰不知數學閱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也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數學閱讀可以讓學生由現象看到本質,抓住問題的要害,從而有效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時還能使學生具備個性發(fā)展的基本技能,以適應“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理念。數學閱讀因其涉及相關的數學術語、符號等所以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對于數學閱讀需要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正確依據數學原理來分析其邏輯關系,這樣才能達到對課本的正確解讀。
一、以“疑”導讀,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時需要激發(fā)學生數學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并在閱讀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正所謂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數學教材上的概念、公式、定理、規(guī)律等,語言精練、言簡意賅、表述嚴謹,但是對于學生來說則比較枯燥,不易理解。教師在學習之前,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讀,讀要解決什么問題。提出讀的要求后,學生才會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從而在讀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并發(fā)現新的問題。只有老師長期這樣的訓練,學生才能慢慢地形成“在讀的過程中思考,在疑的引導下成長”的良好習慣。
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年、月、日”時,我讓學生在通讀了課本內容后,沒有進行重點講解,而是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編制2008年和2014年這兩年的月歷,我只給出了每年的1月1號是星期幾,其他的則沒有做任何提示。學生對這一任務很感興趣,紛紛動手制作,并討論交流。在學生完成之后進行了展示,我讓學生觀察編制的月歷是否正確,并利用多媒體展示了這兩年的月歷作對比。由此提出編制月歷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通過月歷的編制你發(fā)現了哪些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比老師直接講要強得多,并且學生自己動手操作也能夠記得清、記得牢。
二、以“動”帶讀,手腦并用
數學閱讀重在對其中問題的理解領會,而實現這一目的的關鍵在于進行語言的轉化,將抽象的數學語言轉化為我們可以理解的文字語言,或借助圖形等進行直觀的描述。在教學時我們需要重視的關鍵點就是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將隱藏的關系顯現出來,從而最終解決問題。具體到實際問題,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讀的同時做一做、畫一畫、寫一寫,以動帶讀,實現手腦的共同利用。
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我給學生出示了這樣一個練習題:甲乙兩人同時從A、B兩地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為40 km/h,經過3個小時,甲超過兩地中點25 km,這時與乙還相距7 km,求乙的速度是多少?針對這樣的問題,如果學生只是簡單的看、想,則很難理清關系,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邊讀邊畫線段示意圖,借助示意圖來理清其中的數量關系,從而輕松地完成解題。學生邊讀邊動手,手腦并用學得輕松,記得牢固,是數學閱讀中的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
三、以“思”促讀,形式多變
在數學閱讀時,要注意相同問題的不同表述,并進行多方面思考,在思考中促進閱讀的效果。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同一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解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夠通過比較,把握區(qū)別,從而深層次地對問題進行了掌握和應用。
如在學習六年級上冊“認識比”時,我給出這樣一個例子:某校六年級有540名學生中,男生與女生的人數比是5∶4,問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學生在閱讀題目,理清題意后,我問: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男生與女生的人數比是5∶4”,對于這句的理解你還可以怎么說?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充分利用了已學過的知識進行變換??梢該Q成“男生占總人數的5/9,女生占總人數的4/9”“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4/5”“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多1/9”“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25%”“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0.8倍”等等。這樣讓學生學會把同一種數量關系換一句話說,使題目中的條件變得更加直接,從而使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系直接呈現、一目了然。經常進行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水平,還能使概念的本質特征更為突出,對于以后做題有很大的益處。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方面看問題,雖然形式多變,但是“形變而質不變”,充分突出了事物的本質特性,使學生的思維在一次又一次地在變化中被激活,對于數學知識的把握也一次比一次清晰。
數學課堂教學歸根結底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因此在教學時要想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效性,提高解決問題的準確性,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強化學生的“數學閱讀”。數學閱讀是掌握數學語言的前提,是學生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這樣能夠使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起興趣,在閱讀中提高能力,使數學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在此基礎上也培養(yǎng)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準確的數學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推動了學生的思維得到飛速提升,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王潔.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新課程學習:下,2011(1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