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班級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要。班級管理的實質(zhì)是管理學生,而管理學生的本質(zhì)核心是學生人格修養(yǎng)、習慣的培養(yǎng),大多數(shù)家長感到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老師們也普遍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孩子們整天想些什么這可能是老師、家長們最想弄清楚的問題。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學生,讓學生“順”起來,讓學生熱愛班級,健康快樂地學習,是每位班主任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民主、信任、放手與堅持”是班級工作主要措施之一。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者和組織者,是良好班集體的培養(yǎng)者,要對一個班的學生工作全面負責,是每個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小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團體,他們剛剛踏入學校,正在經(jīng)歷著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的洗禮,所以對于小學生的管理、教育、培養(yǎng)要格外耐心。班主任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不僅要在學習上,而且要在生活上、心理上全方位地進行立體式教學。所以說,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至關重要。
四大態(tài)度貫徹管理工作
一、民主
小學生是一個剛開始接觸新鮮事物的群體,所以班主任對他們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馬虎,培養(yǎng)干部時也不能草率行事。我認為,在小學生干部委任時要進行民主的選舉制度,讓他們從小就有民主思想,也給他們一個獨立思考、獨立辨別事情的機會。在選舉時也要適當引入競爭機制,讓所有同學都有被選舉的機會,而不是傳統(tǒng)的依照成績來任命或變相任命班干部。這樣的好處是讓學生深深體會到自己除了課本知識外還有很多方面要學習。所謂的競爭機制不宜過于復雜,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評分系統(tǒng)”、“競爭上崗”等方法來實現(xiàn),在教育的同時也增加班級的學習氣氛。
二、信任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搞好班級管理得講集體意識。如果說一個班是一艘船的話,那么班主任只能充當舵手的角色,他不可能將船上的所有角色都一一代勞。因此,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群策群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觀念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里,才會出現(xiàn)“我為班上獻計策,我為班上添磚瓦”的動人景象。班主任要信任每一個孩子,充分發(fā)揮班干的作用,通過匯報,全面了解全班同學的各方面情況,好現(xiàn)象給予表揚,壞現(xiàn)象及時制止。后進生最忌老師歧視他們,他們需要老師的關懷和鼓勵。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老師以愛和信任的眼光,哪怕僅僅是投向?qū)W生一瞥,幼小的心靈也會感光顯影,映出美麗的圖像。我們要按照學生的不同特點,用愛心去感化他們。
三、放手
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培養(yǎng)一支良好的學生干部隊伍,教會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是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集體的重要保障。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喉舌、左膀右臂,也是班級的核心,班風、學風與班干部作用的發(fā)揮有密切關系,所以班干部的選拔組成、指導培養(yǎng)和根據(jù)變化及時調(diào)整組合是班主任工作的關鍵內(nèi)容。班主任的工作計劃要得以實施,必須得到班委會成員的大力協(xié)作。因此,班主任除了要選好班干部外,更重要的是要指導班干部如何去開展工作,使他們在明白如何處理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的同時,還明白如何去處理自身與同學間的關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學生間容易溝通的優(yōu)勢,鼓勵班干部開展工作,使他們在工作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行解決同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班主任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且要讓學生融于班級這個“大家庭”,展現(xiàn)、張揚自我,在與同學的合作中,學會包容、忍讓,相互學習,共同健康地進步成長。
四、堅持
進行班級管理可以說是班主任及班干部在“執(zhí)法”。要“執(zhí)法”就要“制法”,除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小學生守則》、《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外,每個班也制有自己的班紀班規(guī)。這些都是原則,不能違背。班主任不能“說話不算數(shù)”,更不能“朝令夕改”。因為這些“紀”和“規(guī)”都是“執(zhí)法”的依據(jù),是每個學生的行為準則。失去這個準則,班主任將失信于學生,其結果可想而知。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比绻鍪虑橹恢v“五分鐘熱情”,可以肯定:“那是不行的!”為什么?因為班級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時間。首先需要時間去實踐,其次需要時間去驗證、去擴大。尤其現(xiàn)行的班級和學制密切相連,舉個例子:小學學制六年,那么相應的班也存在六年。因此,我認為:班級管理貴在堅持。沒有堅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于事無補。
五項工作加強班級管理
一、關心愛護每個孩子
想要管理好班級,必須關心、了解每一個學生,使孩子們能自由、輕松地與老師交流,從而把握好時機,自然而然地提出對他們的一些要求,這樣會收到較好的效果。課余時間我會跑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這幾天那里進步了,如手洗干凈了,變得有禮貌了,拼音的發(fā)音比以前準確了等,也會提醒他們那里做得不好,如作業(yè)書寫不夠整潔,和同學吵架,亂扔紙屑等等。這樣,同學們聽到鼓勵后會變得更加積極上進,也會及時地改掉一些毛病和缺點,所以同學們也都很愿意和我交流。因為我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孩子們也會同樣熱愛老師,這樣我們的班級就變得和諧、上進、輕松、活潑,班主任工作也變得不再難搞,而是輕松、有趣。
二、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小學生天生好動,自我約束能力很差,這時我們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因為紀律是教學質(zhì)量的保證,怎樣教育學生遵守課堂紀律呢?可以采用的方法依然是鼓勵表揚法。平常上課發(fā)現(xiàn)某些同學或者某個小組做得好就及時表揚,在班中樹立良好的榜樣,小學生往往表現(xiàn)心理較強,十分渴望獲得老師的表揚與肯定,一旦聽到夸獎后一定會銘記于心,并且做得更好,而沒有得到夸獎的同學也會努力做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畢竟班級中什么樣的情況都有,除了以上方法外,我還要個別輔導溝通。例如,發(fā)現(xiàn)有個小同學經(jīng)常遲到,我了解情況后得知,他是一個留守兒童,由奶奶在家照顧,而這個孩子也比較貪玩,常在路上玩耍,導致上學遲到,我就安排一個和他家住在一起的小朋友每天上學放學和他一起結伴而行,果然,這個同學不遲到了,我又及時表揚了他,告訴他要做遵守紀律的好孩子。從此,這個孩子再也沒有遲到過。
三、培養(yǎng)學生文明禮貌的習慣
行為的養(yǎng)成,要從小做起。我要求學生做到儀表美、語言美、心靈美,教育學生要講文明禮貌。如見了老師要問“好”,接受別人的幫助要說“謝謝”,踩了別人的腳、弄壞別人的東西要說“對不起”等。要求學生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家里都要使用禮貌語言,要有文明的行為,同學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不打架,不罵人,做人人喜愛的好孩子。
四、加強與家長的交流
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經(jīng)常與家長聯(lián)系,取得家長的協(xié)助,讓家長也了解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了解我的教學目標,從而提醒和督促學生怎么做,也請家長在家里輔導和幫助學生完成作業(yè),共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一些較為頑皮的學生,還要和家長溝通,共同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家長和老師共同促進學生進步。
五、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每天抽出幾分鐘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人身安全,不到危險地帶玩耍,注意食品安全等。學生課間玩耍也要求他們注意團結,不打架,上下樓梯靠右走等,以免出現(xiàn)意外事故,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班主任要相信,沒有一個孩子沒有天賦。蘇霍姆林斯基說:“并非每個人都能成為學者、作家、演員,并非每個人都能發(fā)明火藥,但每個人應當成為自己行業(yè)上的能手——此乃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條件?!蔽覀兊膶W生就如要開采的寶藏,要琢磨的美玉,只要精心開鑿,他們就會越來越“順眼”。所以管理學生不應只是壓制,更應是尊重理解。(據(jù)班主任中心教育網(wǎng)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