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賽玉
自從十年前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統(tǒng)從新英格蘭愛國者隊老板羅伯特·克拉夫特手上軟硬皆施地拿走NFL冠軍戒指后,美國體育界就在醞釀著一次反擊,現(xiàn)在他們成功了。
馬克·庫班頻繁地攻擊布魯克林籃網(wǎng)的俄羅斯老板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為女性生殖器(pussy),說他對自己的球隊一點都不擔心,甚至不知道籃球運動到底是干什么的;自從凱文·加內特加盟普羅霍羅夫的球隊后,安德里亞·巴格亞尼與約納斯·瓦蘭丘納斯這兩個歐洲大個都說KG是個只說不干的軟蛋,甚至在垃圾話對噴上取得過氣勢上的領先;J.R.史密斯去年夏天就說籃網(wǎng)根本不算紐約球隊,因為資質不夠;最近的季后賽系列賽里,布魯克林又被猛龍總經理馬賽·烏吉里號召“干死(Fucked)”?;@網(wǎng)的回應很棒,保羅·皮爾斯說自己壓根不知道烏吉里的存在,還以為猛龍掌權的仍是老爺子杰里·克朗格洛。當挑釁超出了原有的范圍,吉米·巴特勒和內內的武戲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結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也就有了紛爭是非,罵來罵去,摩擦不斷,世間常情。邁克爾·喬丹最經典的挑釁當然是1992年總決賽第一場投中6個三分血刃開拓者后,向場邊的“魔術師”約翰遜擺手聳肩、微笑搖頭,裝作不知發(fā)生什么事的那一幕;拉瓊·朗多和一位穿著印有“勒布朗是個婊子”T恤的姑娘合照,則是當代挑釁史上的經典時刻。挑釁能在球隊和球隊之間發(fā)生,諸如勇士和快船,目前彼此都不喜歡,互相覺得對方打球臟而軟,于是賽前賽后,大家嘴邊都落不下干凈話;挑釁當然也在球員與球員之間發(fā)生,最古典的挑釁,當然就是垃圾話。
翻開加內特輝煌與黯淡并舉、榮譽與罵名交織的19年職業(yè)生涯,你會發(fā)現(xiàn),垃圾話是他職業(yè)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做一項統(tǒng)計,離開森林狼之后的加內特,垃圾話更多、更猛烈、更加肆無忌憚。2009年夏天,加內特來到當時步行者主場康塞克球館,一位步行者助理教練走過來,問他是否介意向當時的新秀泰勒·漢斯布魯和A.J.普萊斯打個招呼,給點鼓勵。加內特邊走邊說,“去你×的新秀。我有時間認識嗎?”這就是最真實的KG,他可以把打爆自己的奇才新秀安德雷·布雷徹罵哭,也能把自負視高的肯德里克·帕金斯罵到“不想再打球”,還會對著查理·維拉紐瓦說他是“癌癥病人”。加內特不僅將垃圾話視為向對手挑釁的一部分,更將這些話看成是壓倒對方氣勢的重要籌碼。當然,隨著競技水平的逐漸下降,加內特的垃圾話也變得分量不足。公認的軟蛋巴格亞尼可以在飚三分之余和加內特對罵,讓KG啞口無言,不得不說出“我不懂意大利語”,可巴格亞尼回過頭來又說一句“我沒不說英語呀”,加內特就真沒著了。
除去言語挑釁,再瞧瞧那些動作挑釁。喬丹和阿倫·艾弗森敲地板代表著自信和霸氣;安東尼·沃克的抖肉舞則輕松又滑稽;除此之外,首先的首先,偉大的“搖手指”肯定是不能被忘記的。1992年2月,迪肯貝·穆托姆博才出現(xiàn)在NBA的賽場上,就開始對球員和觀眾們搖手指(“the Finger Wag”)。在一場比賽中,掘金的對手是當初在選秀大會上擁有狀元簽、卻對穆托姆博無視的黃蜂,而當穆托姆博將拉里·約翰遜(那個讓他被拒絕的人)的扣籃直接摁在籃板上,丹佛的球迷沸騰了。而此時,穆托姆博向約翰遜和黃蜂的板凳席走近一步,搖起了手指。這一幕徹底改變了NBA——要知道,在這個搖手指的動作之前,從沒有“當場”嘲弄對手的情況出現(xiàn)在NBA。穆托姆博的搖手指動作橫空出世之后,雖然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但球迷非常喜愛這個動作,超級球星們則在被“搖手指”后迫不及待地等待機會還擊。克里斯·穆林、喬·杜馬斯、米奇·里奇蒙德、杰夫·霍納塞克、卡爾·馬龍、邁克爾·喬丹都對被穆托姆博搖手指而憤怒,但卻默許了這種行為的發(fā)生。著名體育記者查德·約翰遜認為,穆托姆博為“體育運動領域的拉風主義者開了一扇門”。但聯(lián)盟畢竟不會允許這種情況成為主流,1999年,NBA特地做出規(guī)定:如果球員再出現(xiàn)搖手指動作,將會被吹罰技術犯規(guī)。就穆托姆博本人而言,直到他職業(yè)生涯晚年的2007-08賽季,聯(lián)盟才“特別允許”他自己搖手指,但他仍不能對著球員,只能對著觀眾席或某個角落自娛自樂。在穆托姆博退役后,搖手指在NBA已逐漸處于消亡狀態(tài)。
不過,沒關系,球員們還有其他的挑釁動作。2004-05賽季中,當時年輕氣盛的阿馬里·斯塔德邁爾在如日中天的蒂姆·鄧肯頭上完成一次暴扣后,重重摔在地上,并獲得了加罰機會。一時興起的小斯沒有馬上從底線起身,而是若無其事地在地上做了幾個俯臥撐,借以表示對鄧肯的挑釁。這個動作和之前泰森·錢德勒熱衷的拳擊籃架相比,無疑更為有趣。時隔數(shù)年后,2012年東部決賽第三場第二節(jié),加內特準備籃下進攻時,遭遇熱火大前鋒尤杜尼斯·海斯勒姆的兇狠犯規(guī),加內特倒地后并沒有馬上站起來,時年35歲的他模仿小斯,也做起了俯臥撐動作,而且一做就是8個?,F(xiàn)在,俯臥撐已是聯(lián)盟的潮流。
2012年12月3日,在尼克斯主場擊敗太陽的比賽中,卡梅洛·安東尼投進4個三分。每次遠射得手,他就用手指頭,擺出類似槍擊爆頭的造型。在第四次命中后,他的動作幅度尤其明顯。賽后,這個手勢引起了爭議——倒不是就其向對手挑釁的程度而言。原來,就在安東尼做出這個手勢一周前,NFL爆出新聞,堪薩斯酋長隊線衛(wèi)賈文·貝爾徹因槍擊女友導致后者去世后,又飲彈自殺。這一悲劇事件,讓“槍擊”成為美國體育圈的敏感詞,在這一焦點時刻做出這種手勢的安東尼,雖然沒有被吹罰犯規(guī),或被對手還擊,但還是成為了全美眾矢之的。
對此,安東尼表示,這個含義模糊、有暴力傾向的手勢絕對與槍擊無關,“這個手勢和槍擊絕對無關。該死的,真的與槍無關。只是代表投進了三分球?!?/p>
和安東尼一樣,J.R.史密斯也習慣擺出這個帶有一些挑釁意味的手勢,事實上,他的態(tài)度也和安東尼一樣:“大家誤會我們了。真的不是槍擊。”根據(jù)安東尼和史密斯的透露,這個手勢是拉希德·華萊士發(fā)明的。有資料顯示,自2000年之后,“爆頭”手勢就成為了聯(lián)盟的時尚。埃迪·豪斯就曾在比賽中對特雷西·麥格雷迪做出“爆頭”手勢;此外,表示自己手感火熱、對對方防守不屑一顧的“吹槍口”、“拔槍”、“放槍”等動作,更是層出不窮,拉塞爾·韋斯布魯克就是“放槍”動作的代表者之一。不過,在雷霆主場附近發(fā)生過槍擊事故后,韋斯布魯克的動作幅度小了很多。
在美國黑人文化中,“Dirty off your shoulder”通常指的就是一個用以表示輕蔑對手的動作:用手輕輕地拍抖隊友肩膀,仿佛幫他彈掉附在肩上毫不起眼的灰塵一樣,用于暗示對方,“干掉你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在2006-07賽季西部季后賽中,勇士以4比2在首輪淘汰小牛,完成“黑八神跡”。當拜倫·戴維斯帶著一班匪幫球員們用三分將小牛擊垮時,球迷們總能看到斯蒂芬·杰克遜一次又一次沖到戴維斯身邊,為他“Dirty off shoulder”,也就是這個動作幾乎引發(fā)了兩隊的沖突。
我們再來看一個尖銳的挑釁動作:鎖喉。2011-12賽季季后賽東部半決賽第三場,坐在板凳席上的蘭斯·史蒂文森朝罰球不中的勒布朗·詹姆斯做出了一個鎖喉手勢。在這個動作出現(xiàn)幾天后,電視上一直在重復播。詹姆斯表示,他一直不怎么看電視,所以并沒有看到這個鏡頭。他的回應很酷:“蘭斯·史蒂文森?你們想花時間談談蘭斯·史蒂文森?我不打算花時間談他?!?/p>
史蒂文森的“割喉”動作或許是從雷吉·米勒那學的。1994年6月1日,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步行者與尼克斯東部決賽第五場比賽最后一節(jié)開始前,雷吉徑直走到尼克斯鐵桿球迷、大導演斯派克·李面前,出人意料地對著他做出了一個割喉禮。隨后的比賽中,米勒三分球5投5中,末節(jié)一人獨自得25分,成功率隊逆轉尼克斯,斯派克·李的臉色灰得仿佛被真正割斷了喉嚨。
籃球的世界里,當你想惹怒一個人時,方法實在太多。那些最經典的動作和話語,會長久地存在我們的記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