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小娟 鄧王艷 王征 岳琴
【摘 要】 目的 觀察我院自制中藥膏劑外敷腰部對腰腿痛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72例腰腿痛患者,給予腰部中藥膏劑外敷治療,觀察其臨床癥狀及體征的緩解情況。結果 治愈38例,顯效30例,有效4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結論 中藥膏劑外敷治療腰腿痛,具有安全、有效、經(jīng)濟、方便、不良反應少等特點。
【關鍵詞】 中藥膏劑;腰腿痛
【中圖分類號】 R944.2+1 【文獻標識碼】 B
腰腿痛以腰部和腿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傷科病證。主要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椎管狹窄癥等。腰腿痛多因扭閃外傷、慢性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所致。輕者腰痛,經(jīng)休息后可緩解,再遇輕度外傷或感受寒濕仍可復發(fā)或加重;重者腰痛,并向大腿后側及小腿后外側及腳外側放射疼痛,轉(zhuǎn)動、咳嗽、噴嚏時加劇,腰肌痙攣,出現(xiàn)側彎。病型有慢性勞損,風寒侵襲,退行性病變。我院采用自制中藥膏劑外敷腰部治療腰腿痛72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72例,均來自2012年6月—2013年10月門診病人,其中男32例,女40例,病程最短半個月,最長2年,均有不同程度腰部鈍痛、酸痛、脹痛、麻痛、放射痛、牽涉痛、擴散痛、關聯(lián)痛、持續(xù)性痛等,排除嚴重心腦血管疾??;伴嚴重肝腎功能損害患者,過敏體質(zhì)者;局部皮膚有破潰者。
1.2 方法
1.2.1 處方 伸筋草30g、透骨草30g,羌活15g、乳香15g、沒藥15g、川芎15g、元胡15g、木瓜20g、肉桂15g、懷牛膝15g,桑寄生15g,生地黃20g,連翹10g,川斷續(xù)15g。
1.2.2 中藥膏劑的制作 將上方中藥入白酒2000ml,浸泡7天以上,制成藥酒,再配同樣處方中藥研末混勻,使用時中藥粉劑加藥酒調(diào)成粘稠狀,取適量膏藥攤于15cm×15cm棉墊上,再蓋一層紗布,可加熱,貼敷于腰部疼痛明顯處。1次/d,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2d,治療兩療程后評定效果。
1.2.3 注意事項 治療期間出現(xiàn)局部皮膚瘙癢、皮疹及破潰等情況需停藥。
1.3 療效評價 治愈:主要癥狀或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顯效:主要癥狀或體征明顯改善;好轉(zhuǎn):主要癥狀或體征有好轉(zhuǎn);無效:主要癥狀或體征無明顯改善。
2 結果
給予中藥膏劑外敷腰部治療兩個療程后,治愈38例,顯效30例,有效4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3 討論
腰腿痛屬中醫(yī)骨痹范疇,《素問·長刺節(jié)論》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腎主骨、藏精、生髓,肝主筋,筋附骨,筋的靈活有力、骨的生長發(fā)育均賴肝血腎髓的滋養(yǎng),《靈樞·營衛(wèi)》篇指出:“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風寒濕邪凝結于關節(jié),使氣機阻滯,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發(fā)為本病,腰腿痛的發(fā)病與肝腎不足、風寒濕邪外襲有關,故治療當以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活血蠲痹止痛,標本兼顧。方中桑寄生、懷牛膝、肉桂、生地、川斷補肝腎、強筋骨以固正氣,伸筋草、透骨草、羌活、木瓜散寒凝、祛風濕以除邪氣,乳香、沒藥、川芎、元胡行氣活血、疏通經(jīng)絡,方中配伍少量連翹以散寒濕所化之郁熱,諸藥配伍,共湊扶正祛邪之功。中藥酒劑加中藥粉劑外敷腰部通過局部用藥可使患處達到有效藥物濃度,而進入全身循環(huán)系統(tǒng)很少,提高了療效、降低了藥物的副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