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燁
【內容摘要】國家未來發(fā)展需要綜合型人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當前各階段基礎教育的重點內容。尤其是初中階段,學生進入思想發(fā)育的快速成長時期,在這時候做好德育工作,導正意識,是很有必要的。除了思想品德課程的主導,班主任的德育輔助工作也是有效的途徑。本文圍繞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怎樣建立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結合教實踐經(jīng)驗,提出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效力 提升策略
學生的德育建設包括道德意識、政治思想、個人素養(yǎng)等方面的內容,班主任要有德育思想規(guī)劃。從自己的德育意識提升做起,發(fā)掘德育培養(yǎng)的深層次目的,要堅持以人為本,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
一、轉變觀念,建立德育意識
新時期教育倡導關注學生綜合素質,但是集中于抓學習、關注班級平均成績和排名的傳統(tǒng)班主任工作思想,仍然為加強德育工作效力帶來了不小的阻力。要想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教師一定要首先轉變自己的觀念,完成從重成績到重品質的過渡。比如,筆者在轉變德育觀念過程中就通過看相關書籍、聽教育講座等來豐富自己的德育理論知識;此外,也轉變了班主任日常工作計劃。以前,每周的班會,我主要用來總結一周的學習情況,追蹤考試成績;而現(xiàn)在,我增加了總結一周好人好事、帶領學生關注政治時事等內容。通過轉變關注學生發(fā)展側重點,讓學生感覺到了輕松的德育氛圍,逐步樹立德育意識。
二、情感交流,促進德育滲透
初中是學生思想情感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德育建設中,班主任對學生的情感關注是增強德育效果的直接途徑,包含了人性化的教學思想。情感交流中要注意師生的平等角度與思想牽引方式。
1.深入了解,導正思想方向
新時期教育要從對學生的了解入手,只有掌握了學生心理,才能夠設計出學生接受度最高的教育策略。一方面,學生在思想成長時期容易遇到各種煩惱,及時溝通開解,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師生間年齡、認識方面的代溝也需要通過相互了解來消除隔膜。比如,在一次校級運動會自愿報名時,筆者發(fā)現(xiàn)愿意參加的同學很少,為此我和學生們進行了溝通,鼓勵大家大膽說出自己的理由。有的說參加比賽會耽誤學習,有的說每次都拿不到名次,想想都沒興趣。了解想法后,我對學生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集體榮譽感來激發(fā)學生,用體育精神來鼓勵學生。最后,不少學生都報了名,全班還一致通過了“堅持到底”的運動會口號。
2.以身作則,樹立道德典范
不少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注意了方式方法的調整,卻忽略了自身的言行修正。教師以身作則,不僅是德育工作中的本職要求,還要利用自己的言行與內涵對學生產(chǎn)生感染作用,建立起積極的精神牽引。例如,有段時間,學生的衛(wèi)生意識比較差,經(jīng)常出現(xiàn)亂扔垃圾的現(xiàn)象,勞動缺乏積極性,甚至在批評后也效果不大。于是我采用了精神感染的方式,看見教室里的垃圾總是隨手撿起,在帶領學生參加集體勞動的時候,積極做最累最臟的活,而且總保持著樂呵呵的態(tài)度告訴學生:“你們看,大家一起勞動才最有意思,勤勞是美德,也是習慣,撿垃圾也就是一抬手的事?!币欢螘r間過去,學生們果然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
三、重視實踐,培養(yǎng)德育習慣
德育光靠理論灌輸是不夠的,通過實踐行動的結合讓學生對德育思想親身體驗,才能夠讓理論認識更加深入。特別是初中學生,實踐能夠增進興趣,在這過程中要注意實踐的發(fā)散面和多樣性。
1.活動競賽,調動實踐積極性
學生的積極性是德育工作開展效果的直接因素,德育實踐的方式雖然很多,但活動競賽無疑是實施最方便,激發(fā)性最高的。班主任在活動計劃和安排方面一定要注意活動內容是否有新意?活動主題是否有深意?比如,學校提倡培養(yǎng)新時代節(jié)約精神,要求以班為單位展開活動。我對班級設計的活動主題是:比比誰是節(jié)約能手,要求學生做好每天的節(jié)約日記,活動結束,評選出“班級節(jié)約能手”。這個讓學生感到新鮮的活動獲得了熱烈的響應。學生記錄和表現(xiàn)了各種節(jié)約事跡,換節(jié)能燈、吃飯不剩飯、隨手關燈等,甚至還有學生自制了過濾器節(jié)約用水。積極的活動實踐讓學生們的節(jié)約品質在活動結束后仍然延續(xù)下來。
2.聯(lián)系社會,加深道德體驗
德育實踐不能只局限于校園,教師對德育意識的深入啟發(fā)還必須通過社會角度的體驗,讓學生認識到更多人的想法,感受到更深層的意義,從而提高社會責任感、完善自我認知,熟悉道德標準。比如,我會在公眾紀念日或是社會活動舉辦日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包括學雷鋒紀念日去慰問聾啞學校等特殊群體、國際禁毒日去參觀禁毒知識展覽、清明節(jié)去烈士陵園掃墓等。雖然活動規(guī)模不大,但是卻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到了社會的大熔爐,體驗到了不同人群的苦樂。在實踐中,學生也懂得了作為健全人能夠正常生活學習的幸福;對社會不正之風應該堅決拒絕;還有珍惜生活努力奮斗的愛國主義情懷等。對于學生規(guī)范自我、認識世界、道德覺悟都有很大的啟發(fā)。
四、塑造精神,沉淀道德涵養(yǎng)
思想道德與人文環(huán)境有著不可分離的關系,而學生的德育思想也需要升華為個人修養(yǎng),轉化成精神力量。因此,學生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極為重要,建設班級文化,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有精神感召力的集體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必要內容。為此,我開展了“最美班級”打造計劃,帶領學生從樹立最美愛心、凝聚最美信心、創(chuàng)造最美開心等幾個方向塑造團結、熱情、互助、快樂的班級。在一點一滴的集體文化建設中,學生們漸漸地變得懂事了、有愛心了、熱愛集體了,而突出的班級表現(xiàn)也贏得了“優(yōu)秀班級”的榮譽。學生從對集體的道德貢獻中也享受著集體精神的熏陶,提高了自身思想層次,蓄積了涵養(yǎng)。
初中階段的德育培養(yǎng)工作對學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尤其班主任作為離學生最近,對學生最了解的人,有著不可推卸的德育引導責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自己班主任的優(yōu)勢,協(xié)調教育活動時間、爭取社會實踐機會,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德育培養(yǎng)環(huán)境。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結合先進教育理念,發(fā)揮個性思想,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持之以恒,如此才能實現(xiàn)工作效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宋玉珍. 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的措施[J]. 教書育人,2012 (10).
[2] 潘建華. 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 教師,2013(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常青藤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