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明
摘 要 作文的學習需要日積月累?,F(xiàn)在的作文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完善,小學寫作教學普遍存在重寫作輕口頭、重模式輕能力、重表達輕育人等現(xiàn)象。本文針對以上現(xiàn)象,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些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 小學作文 教學 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7-0048-02
一、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主要問題
1.填鴨式教學,制約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很多老師不能對學生的作文展開實質性的教導,大多讓學生用鳳頭、豬肚、豹尾的形式,用應付考試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必然會束縛學生的思想,進而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比如作文要求學生以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為主題,從“教育”的高度來說方向是正確的。問題出在學生沒有很多的生活體驗,也就沒有太多的生活題材可以挖掘。萬般無奈,學生們只好編造一些無病呻吟的故事來敷衍教師。千篇一律的寫作要求導致學生們寫出了千篇一律的作文,很大程度扼殺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及創(chuàng)造性,此外,學生在思想上會產生一種“虛偽”感覺,這與教育所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馳。
2.學生的生活經歷少,缺乏積累與體驗。小學生的年齡都很小,生活經歷也少,閱讀少,對材料的積累自然也不多。每次老師布置讓寫作文時,都會因缺乏題材而苦惱。因為腦海中沒有內容,所以寫出來的文章顯得空洞無味,安排不好作文的來龍去脈,寫作文鬧笑話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好作文需要想象,但想象來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不斷的積累和體驗才會有素材。
3.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需要提升。寫作能夠提升個人的經驗,一部分語文師不寫作,懶得動筆,是一件很讓人擔憂的事情。經常寫作的老師可以熟悉學生的寫作過程,老師親身經歷了,在教導學生寫作的時候才能得到信服。有的語文老師不花時間去閱讀,導致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漸漸降低。教師是引導者,教師更是模范。
4.作文批改不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寫作的興趣不高,甚至有畏難情緒,這是作文教學中突出而又普遍的問題。這是為什么呢?當然與現(xiàn)在作文評改中的誤區(qū)有關。主要誤區(qū)包括:一是主體意識不強。自古以來批改和評價作文都是老師的事,導致學生很難體會到修改習作中的樂趣,淡化了修改的意識,難以培養(yǎng)自評自改的好習慣。其次是鼓勵少于批評,很多老師在評改學生苦思冥想寫的作文時,不給高分、不表揚、鼓勵少,還有的教師喜歡將學生的作文修改得體無完膚,導致學生挫敗的感受多,喜悅的體驗少,間接地挫傷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三是故意提高要求。很多老師不自覺地就以“中心明確、選材新穎、立意深刻、構思巧妙、結構嚴謹、語言生動、詳略得當”等傳統(tǒng)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文,很多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表露自己的真情實感,結果獲得的是低分。
二、面對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應采取的措施
1.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老師們在寫作教學中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注重教育學生自主學習,點燃小學生思維的火花,打開智慧的大門,感受成功的喜悅。盡量制造生動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鍛煉自己、提高自己,使學生張開思想的翅膀,在文字的天空飛翔。教師應該帶著微笑教學,給學生期望、尊重、寬容,創(chuàng)造和諧歡快的氛圍,使學生樂于參與,在快樂中輕松寫作,在寫作中收獲快樂。例如:課上,老師讓同學們根據身邊熟悉的事物自編童話,可是等同學們完成后,他們的作品不是一些童話名著的翻版,就是不切實際的混談。老師一點也不慌亂,一個個的表揚他們“想象的火花”,然后引導學生,問同學們眼前能看到什么?“講臺、課桌、粉筆……”,同學們說。然后老師告訴同學們要把那些死的事物看成活的東西。后來教室里飛進一只蝴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老師不但不生氣,反而和藹的問大家蝴蝶飛來的原因,有的說:它看到我們上課,心里羨慕”,有的說:“它可能遇到危險,來這里避難了”……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的,很有童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翅膀不是慢慢張開了嗎?
2.教學生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生活是寫作的活水源頭,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體驗生活。授課時要教育學生留心周圍的人和事,及時作記錄,鼓勵學生寫生活日記,為習作積累素材。周末可以布置學生學做家務、招待客人;利用課外時間開展手工制作比賽。和家長一起過節(jié)的時候,讓學生學習搓湯丸,端午節(jié)時學包粽子。讓學生在生活體驗時收集材料,汲取知識,積累生活。
3.教師應積極參與寫作。老師有寫作體驗,才能夠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老師經常練練筆,并適度的將自己的文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美文的誘惑,讓學生們在心靈上觸動,讓他們喜愛寫作,敢于寫作,并在寫作中提升自己。
4.完善作文教學的批改方式。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面批,面批來得直接,也是很多學生夢寐以求的。面批能清楚地傳授學生作文技法,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與此同時學生分明也會感到榮幸,有種受重視的感覺。作文批改也不再一味地強調老師改,的確,在評改的環(huán)節(jié)上沒了學生的參與,提高作文水平便成了空話。學生參與作文批改本身就是提高學生們寫作水平的有效方式。可以讓同學間交換批改,這種方式簡單易行,它有以下優(yōu)點:(1)批改實踐,讓學生準確地記住寫作的基本要求,還會對這些要求認識得越來越深刻。在指導別人應該怎樣寫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作文能力。(2)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看到其他同學的作文,能更好的發(fā)現(xiàn)、學習別人的長處。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育的“半壁江山”,對學生長大后的工作、思維方式以及為人處事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在此,希望一線的語文教師能夠努力學習,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真正做到“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園地滿園春色。
參考文獻:
[1]李亞君.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神州,2012,(26).
[2]肖海霞.淺談特教學校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祖國,2012,(10).
[3]王小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建議[J].小學教學研究,2011,(8).
(責任編輯 全 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