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曉曉
內容摘要:《蠅王》是寓言體小說,其通過賦予故事中人物和實物以象征意義對現(xiàn)實社會進行折射,充分表現(xiàn)了社會中人類內心善良的一面是由于后期教育、社會習俗以及法律法規(guī)等文明的因素所賦予的,這些善良因素一旦缺乏了文明的束縛,人本性的邪惡將會暴露無遺,導致社會的滅亡。
關鍵詞:《蠅王》 人物象征
《蠅王》創(chuàng)作于1954年,是英國著名小說家、詩人威廉戈爾丁所著的第一本小說。故事的描寫的是在未來世界核戰(zhàn)爭爆發(fā)時期,一架飛機帶著一群最大年齡只有十二歲孩子逃難,然而飛機不幸被炮彈擊中,大人們都遇難了,孩子們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被困在了一座荒島之上,從此,他們開始了脫離文明社會,脫離了大人的們管教的“自由生活”。讀者從作品中可以看到荒島上的社會其實就是現(xiàn)實社會的縮影,荒島上的孩子們其實就是現(xiàn)實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類。作者通過假托故事人物形象和帶有諷刺性的故事情節(jié)來“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出來。以下筆者對作品中帶有象征性的實物、人物進行描述,剖析主要人物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象征意義。
1.拉爾夫的象征意義
拉爾夫的父親是海軍軍官,他外表英俊受過良好的教育,是社會中文明和智慧的象征。故事開端他最先找到了代表權威的海螺贏得了荒島上的領導地位,他在島上初步建立了規(guī)章制度、社會分工,積極地組織孩子們點燃代表求助和希望的篝火,搭起遮風避雨的窩棚。然而作者在塑造拉爾夫時并沒有把其理想化,表現(xiàn)在:信念不堅定,經常搖擺在善和惡之間。比如當孩子們圍打羅伯特時,他也在突如其來的情緒作用下參與其中,也迫不及待地想分到一份烤豬肉;當人們誤把西蒙當做“野獸”圍攻時他也參與其中,造成了西蒙的死亡;性格軟弱,經常在惡勢力面前束手無策。比如:當杰克闖入他的住所搶豬崽的眼鏡時他沒有采取任何反擊行動;在杰克的追殺壓力下倉惶逃走,而不是奮力抵抗。在這里,作者想告訴人們現(xiàn)實社會所建立的文明在面對人類內心無休止的邪惡欲望面前是何等的不堪一擊,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是何等的脆弱和渺小。
2.豬崽的象征意義
豬崽出身于英國底層工人階級家庭,卑微的身份導致他身上有許多弱點,比如嚴重的哮喘病、又矮又胖、高度近視、口齒不清、缺乏自信心等,但是他知識淵博,聰慧過人,相信科學反對迷信,是現(xiàn)實社會中知識分子的代表。比如:他向領袖拉爾夫建議怎樣在島上防止風暴;用自己的眼鏡給島上來了火種;但是隨著島上文明逐漸被破壞,豬崽的理性和智慧也向現(xiàn)實社會做了妥協(xié),比如他也參加了謀殺西蒙的活動。此外,豬崽的眼鏡象征著科學的力量,搶奪眼鏡導致了島上兩派勢力的徹底決裂,導致了豬崽死亡的悲劇。豬崽的象征意義就在現(xiàn)實社會中理性的知識分子過于理想的看待了人類社會,希望用科學來拯救社會,然而他們不知道人類社會的命運和發(fā)展方向絕非僅僅由科學所決定。
3.杰克的象征意義
杰克是基督教會唱詩班的首領,然而正是這為每天唱天使之歌的圣童成為野蠻、暴力、強權主義的象征,這是對基督教多大的諷刺呀!起初杰克也倡導文明社會,比如站崗放哨,保證救命篝火不滅。但是隨著狩獵隊能提供給其他孩子們本能的物質需求,杰克得到越來越多的人擁護,這也引發(fā)了他對權利的欲望。這種欲望刺激了他內心邪惡面的浮出,使這個原本看到血便害怕的孩子淪落為用泥巴涂面,崇拜迷信,嗜血如命,喪失人性的惡魔。他把豬崽和海螺摔下懸崖,象征著黑暗戰(zhàn)勝了光明,野蠻除掉了民主和科學。
4.西蒙的象征意義
西蒙是人性善的代表,他的善良是與生俱來,不隨社會動亂改變的,比如幫年齡小的孩子采摘野果。與此同時他也是現(xiàn)實社會中先知、預言家、思想家的象征。他熱愛生活,崇尚自然,對未來生活充滿積極態(tài)度,但是他不善言談,經常一個人思考社會問題,尋求真理。比如他夜晚一個人跑到森林深處發(fā)現(xiàn)那個孩子們一直害怕的“野獸”其實就是一具腐爛的飛行員的尸體;又是他發(fā)現(xiàn)了“蠅王”(布滿蒼蠅的豬頭)并通過與其對話徹底了解了邪惡其實是人性中固有的東西。
西蒙之死象征了在完全喪失文明的小島上善良的天性是那么的不堪一擊,進一步凸顯了失去了文明的約束之后,人本性中的邪惡、野蠻會逐步釋放出來直至摧毀整個社會。
《蠅王》是體現(xiàn)人性惡論的代表作,它在承認人本性邪惡的同時也呼喚文明的回歸。為了使社會不斷進步,人們有責任通過后天教育和學習努力抑制人性中邪惡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戰(zhàn)爭,減少對我們賴以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
(作者單位: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