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榮
夏夜,陣陣涼風把清脆的蛙聲送到窗前,蕩起了我心中的層層漣漪。
老宅門前是一望無垠的稻田,近水樓臺先得月,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先聞到蛙鳴的人。我的一生與蛙有著深深的情結。數(shù)十年來,我是陪伴著蛙鳴和書香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讀完了《三字經(jīng)》《道德經(jīng)》、唐詩宋詞……同時也不辭艱辛地“爬格子”,形成了自己的拙作,汗水、淚水一路澆灌著我人生的四季。在我的人生歷程中,沒有跌宕起伏的碧浪,也無大紅大紫的喧囂。雖談不上春風得意,絢麗多彩,但總能心安理得地捫心自問良知:人生無愧,人生無悔!這一切我都得感謝益友———蛙!
每每清脆的蛙鳴,總能帶給我最大的啟迪———人的一生要學會感恩、包容,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切莫學“井底之蛙”,坐井觀天。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語于冰者,篤于時也。井底之蛙所見不大,螢火之光,其亮不遠……一句句蛙中格言,難道不是世相生動而真實的寫照?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與蛙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滴滴答答”,窗外的雨淅淅瀝瀝,打濕了荷花,潤綠了秧苗,濺濕了農夫的夢境,我的心平和舒展多了。雨嘩啦啦下個不停,蛙鳴漸漸地漸漸地消逝了。
風聲再次響起,大有摧毀萬物之勢,然而,它只是一瞬,其實它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一種人們看慣了的風景。我在靜靜地思考,井底之蛙與荷塘之蛙叫聲的兩種差異,以及它們觀望天地視野的不同,畢竟后者見過世面,也經(jīng)歷過塵世紛爭的生死殊斗,體驗了生存的艱辛,可謂有點知識,有點文化,算得上一個通靈士也。然而,它囿于狹隘的圈子,再加上它固有的稟賦、天分、性情,別奢望和苛求它們的視野能有多么寬闊。因此,在一起隨波逐流,興風作浪,只是一種習以為常的集結號罷了。雖則如此,我也感謝蛙鳴,讓我人生不再迷茫;感恩關心幫助過我的人,讓我知恩圖報;感激傷害過我的人,讓我學會思考,讓我成熟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