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貴
【摘要】 目的 對急性肺栓塞患者誤診原因進行分析, 為此類疾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本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出現(xiàn)的急性肺栓塞誤診患者29例, 對其臨床癥狀及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9例患者首次誤診為急性左心衰、冠心病10例, 心肌梗死7例, 右心衰3例, 冠心病5例, 結核性胸膜炎3例, 急性支氣管炎1例, 誤診時間為7d~7個月。結論 急性肺栓塞在臨床中誤診率相對較高, 醫(yī)師應不斷提升自身對這一疾病的認識, 盡量展開早期診斷并盡早進行治療, 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關鍵詞】 急性肺栓塞;誤診;輔助檢查
急性肺栓塞是外源性或內源性栓子造成肺動脈或分支堵塞而引發(fā)的肺循環(huán)障礙綜合征[1, 2], 臨床中發(fā)病率并不低[3], 然而因為急性肺栓塞患者缺乏特異性體征及臨床癥狀[4], 因此在臨床中極易發(fā)生漏診與誤診現(xiàn)象。作者通過對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總醫(yī)院出現(xiàn)的29例急性肺栓塞誤診患者的臨床癥狀與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分析, 以期提高此類疾病臨床診斷率, 現(xiàn)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出現(xiàn)的急性肺栓塞誤診患者29例, 其中男18例, 女11例, 患者年齡為43~76歲, 平均為(53.5±2.6)歲;其中有明確的靜脈炎病史或下肢靜脈曲張者14例, 糖尿病3例, 高血壓病史6例, 股骨骨折手術史1例, 惡性腫瘤2例, 腦梗死史3例。
1. 2 診斷方法 對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加以記錄, 并采取血氣分析、血D-二聚體檢查、心電圖、X線、超聲檢查、螺旋CT、肺灌注或通氣掃描、選擇性肺動脈造影等輔助手段展開檢查, 并對患者相應表現(xiàn)進行分析。
1. 3 治療方法 發(fā)現(xiàn)誤診后及時采取有效方法進行治療, 所有患者均展開抗凝治療, 先給予0.1 ml/kg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2次/d;在d1~d3期間給予患者初始劑量為3.0~5.0 mg/d的華法林片口服治療, 之后根據凝血酶指標值對用量加以調節(jié)。當持續(xù)2 d內INR為正常值的2~3倍時將低分子肝素停用, 繼續(xù)服用華法令治療, 治療時間均在6個月以上。
2 結果
2. 1 29例患者臨床癥狀與體征分析 29例患者臨床癥狀為:呼吸困難、胸悶及氣短22例(75.9%), 昏厥3例(10.3%), 發(fā)熱7例(24.1%), 咳嗽10例(34.5%), 胸痛15例(51.7%), 痰中帶血或咯血8例(27.6%), 存在典型的肺栓塞三聯(lián)征(呼吸困難、咯血及胸疼)6例(20.7%);體征:肝腫大4例(13.8%), 肺部啰音13例(44.8%), 下肢水腫8例(27.6%), 心率在100次/mim以上者21例(72.4%), 頸靜脈怒張5例(17.2%), 下肢水腫7例(24.1%), 發(fā)紺8例(27.6%)。
2. 2 輔助檢查結果 ①經血氣分析18例為低碳酸血癥(PCO2為24~29 mmHg), 11例為低氧血癥(PO2為30~47 mmHg);②心電圖檢查顯示15例為ST-T段改變, 5例為右束支傳導阻滯, 9例為竇速。③血D-二聚體檢查可知21例為0.5~20.1 mg/L。④X線顯示7例為胸腔積液, 存在肺浸潤影與肺中陰影盤狀不張, 5例為楔形陰影, 8例橫膈抬高, 3例有心影增大現(xiàn)象, 為心包積液, 6例右下肺動脈增寬。⑤17例患者行螺旋CT檢查, 發(fā)現(xiàn)有12例存在肺動脈不全表現(xiàn);⑥超聲檢查:經超聲檢查29例患者中有5例心臟室間隔左移, 10例右房右室擴大, 在下肢靜脈彩超下可見14例患者下肢靜脈有血栓形成。⑦選擇性肺動脈造影:4例患者接受這一檢查, 均呈現(xiàn)出肺動脈阻塞表現(xiàn), 充盈明顯缺損。⑧肺灌注或通氣掃描, 14例患者栓塞處血流灌注明顯缺失, 12例患者通氣接近正常或正常。
2. 3 誤診及治療結果分析 29例患者首次誤診為急性左心衰、冠心病者10例, 心肌梗死7例, 右心衰3例, 冠心病5例, 結核性胸膜炎3例, 急性支氣管炎1例, 誤診時間為7 d~7個月。
2. 4 確診依據 本組29例誤診患者結合臨床癥狀、查體和常規(guī)輔助檢查結果與螺旋CT檢查確診11例, 經選擇性肺動脈造影確診4例, 肺灌注或通氣掃描確診 14例。在確診后經及時給予對癥治療, 患者均好轉, 治愈后出院。
3 討論
急性肺栓塞是常見的肺血管疾病, 目前已在歐美國家得到了充分重視, 相關調查表明, 肺栓塞發(fā)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據第3位, 該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也不斷提高[5]。急性肺栓塞具有多種臨床表現(xiàn), 且其表現(xiàn)多缺少特異性, 而臨床癥狀嚴重程度差異很大, 因此該病自臨床癥狀至血流動力學方面均不穩(wěn)定, 很容易出現(xiàn)猝死現(xiàn)象。在本次研究中, 只有20.7%的患者有典型肺栓塞三聯(lián)征表現(xiàn), 且在超聲診斷、心電圖檢查、血氣分析等輔助檢查下也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 變化較大, 且其誤診率及漏診率相對較高。
本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有2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誤診, 首次誤診為急性左心衰、冠心病者10例, 心肌梗死7例, 右心衰3例, 冠心病5例, 結核性胸膜炎3例, 急性支氣管炎1例, 誤診時間為7 d~7個月。通過對本組29例患者誤診情況進行分析, 可知急性肺栓塞患者誤診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缺少對肺栓塞疾病的警惕, 基本認識不足。靜脈炎及下肢靜脈曲張均是急性肺栓塞的好發(fā)因素, 而在本次研究中有14例患者存在明確的靜脈炎病史或下肢靜脈曲張者, 而只有6例患者出現(xiàn)典型的肺栓塞三聯(lián)征(呼吸困難、咯血及胸疼), 醫(yī)師在診斷時若局限在急性肺栓塞的典型表現(xiàn)上, 則很容易會造成誤診。②對輔助檢查缺乏全面認識。血漿D-二聚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且特異性較低, 當患者血漿D-二聚體檢查結果正常時, 可將肺栓塞可能性排除, 在此類疾病診斷中有較高價值。然而老年患者通常合并有多種疾病, 故而D-二聚體大多不正常, 因此這一指標在肺栓塞診斷中的意義較小。③年齡上的局限性。醫(yī)師認為急性肺栓塞多在老年患者中發(fā)生, 而在40歲之下人群中較為少見, 而本組有8例患者年齡均不足60歲。④心電圖可用于對肺栓塞患者診斷加以輔助, 然而也可能會造成誤診現(xiàn)象, 最易將急性肺栓塞患者誤診為心肌梗死或冠心病, 特別是胸前導聯(lián)心電圖的T波倒置現(xiàn)象更是肺栓塞診斷中的常見干擾。當患者出現(xiàn)此類心電圖改變時, 醫(yī)師應予以重視, 在展開鑒別診斷時應對肺栓塞可能性予以充分考慮, 而不能直接將其判定為心肌梗死或冠心病。⑤X線胸片檢查時有多種表現(xiàn), 本組29例患者中僅有5例表現(xiàn)為楔形陰影。⑥小病灶肺栓塞的血氣分析中PO2無明顯下降, 故而無法通過低氧血癥將肺栓塞患者排除。鑒于急性肺栓塞的誤診原因, 醫(yī)師應不斷鞏固自身基礎理論知識, 對臨床經驗加以總結, 從而對肺栓塞常規(guī)輔助檢查局限性及非典型性表現(xiàn)予以障礙, 同時在查體時要認真、仔細詢問患者病史, 迅速展開輔助檢查, 盡量做到全面、正確分析。另外, 還應和醫(yī)院各科室加強合作, 為急性肺栓塞患者盡早診斷、盡早治療, 為患者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保證。
綜上所述, 急性肺栓塞在臨床中誤診率相對較高, 醫(yī)師應提升自身對這一疾病的認識, 盡量實現(xiàn)早期診斷并盡早展開治療, 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潘永貴.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在急性肺栓塞中的應用.重慶醫(yī)學, 2012,41(25):2660.
[2] 李銀平.急性肺栓塞患者76例診治分析.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1,14(1):96.
[3] 郜玲.急性肺栓塞的心電圖表現(xiàn)與診斷.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0,12(11):1055.
[4] 謝蕓芝.急性肺栓塞的急診處理(附86例報告).重慶醫(yī)學, 2012,41(35):3756.
[5] 丁筱雪. QT離散度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臨床意義.中南大學學報, 2013,38(4):395.endprint